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網絡輿情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民越來越多,而大學生是網民的主要隊伍之一。大學生對網絡輿情的認知將會影響整個網民的看法,特別是影響年輕一代的身心發展。根據相關資料了解,大部分學生都喜歡沖鋒在網絡輿情前線,有時能夠發揮積極正面的作用,但有時也會被事件所誤導,做出一些消極的網絡行為?;诖?,將研究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管理與引導,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出現惡性群體事件,培養活躍、積極的輿論領袖。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輿情;管理;引導
在信息時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將在網絡上迅速形成網絡輿情,然后不斷發酵傳播。基于此,充分認識高校網絡輿情的管理與引導,能夠有效減少不和諧、消極的輿情引導。大學生是新時代網民標桿,如果能夠做好大學生群體的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能夠為維護國家公共秩序提供重要保障。
一、大學生網絡輿情概述
網絡輿情指的是網絡上網民對社會現實的主觀反應,能夠綜合反映出該群體的意見與要求。大學生網絡輿情就是大學生在互聯網上對現實社會的各種現象及問題表現出影響力和傾向性的態度、意見的總和。
(一)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特征
1.即時性和突發性。維處于活躍期,且非常喜歡討論熱門話題,這意味著當發生重大事件時,大學生更容易接觸到網絡上的新聞事件,而且大學生也喜歡將自己的意見與看法表達出來,迅速形成校園輿情和網絡輿情。2.內容多元且分散。網絡輿情的內容具有任意性,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主題和話題,也能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造成大學生網絡輿情具有隨意性和內容多元化。在網絡上,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及道德規范下降,而且網絡具有虛擬性和匿名性,大學生可以自由發表意見,且傳播的想法受到法律約束較低,很多時候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這就會造成網絡輿論的活躍,使得大學生的網絡輿情內容更加豐富、多元。3.互動性強、影響廣。互聯網具有雙向傳播的功能,傳播者與信息接收者可以交互式傳播信息,這是與傳統傳播渠道最大的不同之處。大學生的思想非常活躍,經常會在網上就事件發表意見,而且會就網民的觀點和看法發表意見和進行評論,導致事件的影響不斷擴大。而且,大學生群體在線上線下都會討論事件,使其范圍不斷擴大,然后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都產生影響。
(二)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影響
1.反映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大學生的網絡輿情是學生思想的直接體現,能夠體現出大學生的思想激進程度,同時也能反映出學生思想的特點、變化及個人需求。如果能夠掌握大學生群體對相關事件的態度、情緒和行為動向,就能了解學生群體的價值觀及思想追求,進而為大學生群體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提供方向。2.挑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大學生網絡輿情給高校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便利,但同時也給高校輿情管理帶來新的挑戰。主要表現在網絡輿情涉及的內容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網民的意見帶有較強的個人情感色彩,且互聯網上存在網絡謠言,會導致在事件真相被澄清前存在具有傾向性的網絡輿論,攪亂網絡秩序。高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度,思想的波動性較大,一些突發的偶然事件都可能成為輿情的激發點,進而誘發不良輿情,給高校管理工作帶來困難。
二、大學生網絡輿情管理與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科學發展觀。大學生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需要以四項基本原則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樹立以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將學生的發展作為管理方向,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三觀”指導,積極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公民道德,增強學生的網絡道德感,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維護網絡秩序穩定中。2.貫徹系列講話及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深入貫徹有關學校安全的系列講話,以相關系列講話精神和治國新理念作為指導思想,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健全學校安全管理體系,提升校園安全防線。另外,將《高校網絡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作為指導思想,提高學校的網絡輿論引導能力,健全高校網絡輿情集中,增強高校輿情回應效果。
(二)原則
1.主動出擊、及時控制?;ヂ摼W世界魚龍混雜,不僅存在虛假的不實信息和具有導向性的錯誤信息,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網絡上散布非法言論,通過謠言、虛假信息擾亂網絡秩序。大學生作為網絡活躍群體和知識代表人群,要加強對網絡的把控能力,牢牢掌握網絡思想政治輿情的引導,在各大熱門話題中主動出擊,以積極、主動的態度積極應對網絡輿情。2.疏堵并舉。要想提升大學生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和引導,高校需要采用多種手段多管齊下,既要做好抑制不良信息、非法信息的傳播,又要提高學生自身的信息辨別能力,提高大學生自覺抵觸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同時,高校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積極拓寬大學生訴求表達渠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發表與回應相關看法,做到疏堵并舉。3.建設輿情管理隊伍高校要積極建立專業的網絡輿情管理隊伍,深入大學生群體生活,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并將優秀的大學生納入高校輿情管理隊伍中,提高學生的輿情應對能力和處理能力。
三、大學生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機制
(一)建立輿情預防機制
要想做好大學生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網絡輿情引導預防機制,做好輿情預防管理。1.預測網絡輿情。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高校,高校要積極建立輿情采集組織機構,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深入大學生生活,負責校園內網絡輿情的專項監測工作。要明確輿情監測部門的工作職責,選擇合適的大學生擔任校園輿情監測工作,及時了解身邊學生的關注事件,在各個教學院系都設置專業的信息采集隊伍,就能有效預測網絡輿情。2.對網絡輿情進行實時監控。在收集到相關輿情信息后,高校要及時監控網絡輿情的發展,在各大新聞門戶網站、校園貼吧、微博、抖音等信息平臺全面、系統地收集資料。同時,高校要積極培養相關大學生的政治敏感度及信息鑒別能力,這樣才能夠提高大學生對網絡輿情的捕捉能力,對網絡輿情進行實時監控。3.分析網絡輿情。對收集到的網絡輿情信息進行分析和研判能夠提升對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管理和引導。分析網絡輿情是高校管理輿情的關鍵,高校相關人員通過對輿情相關信息進行匯集整理和數據深入挖掘,能夠有效了解大學生網絡輿情的本質,進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4.大學生網絡輿情的處理。在大學生網絡輿情發生后,高校相關管理人員能否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件擴大很重要。高校管理人員要主動引導輿情方向,在相關網絡媒體平臺進行輿論引導。如果校園內的網頁上出現不良信息,管理人員要立即進行技術干預,屏蔽、刪除相關信息,并組織工作人員根據實際大學生網絡輿情進行處理,一些主流話語,巧妙化解矛盾。5.加強大學生網絡輿情的跟蹤反饋。對網絡輿情進行持續跟蹤關注,能夠及時了解輿情是否發生新的變化,進而能夠及時進行相關輿論引導,避免出現輿論反轉、事態擴大的情況,并及時將最新情況反饋給學生,有效化解學生的疑惑。
(二)構建積極的校園網絡文化
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發展與校園網絡文化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高校能夠創造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就能提升大學生的政治敏感度,使其盡可能正面看待事件,做出積極、正確的輿論引導。1.高校要積極發揮校內黨團組織和教師的引導作用。要構建將服務性、趣味性、思想性集為一體的校園網絡平臺,為校園學生提供網絡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就自己的疑問在網絡上進行提問,學生間、師生間都能在平臺上交流、溝通,讓高校成為宣傳思想教育的主陣地。這樣,就能讓校園網成為引導和教育大學生的重要載體,在校園網中積極宣傳體現大學生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2.擴大校園網絡覆蓋面。網絡是學生上網的必要條件,高校應提高校園網絡覆蓋率,為學生提供更加便利的上網條件,這樣能夠降低學生對校園網絡文化的不滿度。另外,高校要從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結合大學生的閱讀需求與信息需求構建校園網絡文化,主動創辦一些能夠引起學生關注的論壇和專題報告,使校園網成為宣揚高校網絡文化的主陣地,給學生提供健康的成長載體。
(三)提高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質
造成大學生網絡輿情的關鍵因素就是“人”,因此需要提升網民素質,也就是校園內大學生的素質。1.高校要積極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建設。將提升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質作為教育主要內容,使高校變成提升學生網絡道德素質的主要陣地,積極引導大學生,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2.高校要深入學生內部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調查,拉近學生與社會的距離,能夠正確認識到社會現象的本質,就能在遇到網絡輿情時正確應對,做出正面、積極的引導。3.提升大學生的網絡自律能力。大學生經常涉足網絡,喜歡將自己的看法自由表達出來,因此要提升大學生的自律能力,幫助大學生明白哪些意見和看法屬于可表達的,哪些涉及政治敏感事件,并引導大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做出違法事件,讓大學生自己約束自己,建立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樹立網絡道德意識,增強網絡信息辨別能力,正確對待網絡輿情,建立健康的網絡人際關系,這樣才能有效改善大學生對網絡輿情的應對效果,做好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管理與引導。
(四)建立制度保障機制
為了促使每項與網絡輿情相關的政策及措施能夠有效落實,高校要積極建立制度保障機制,結合有關學校安全的系列講話,確保網絡輿情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1.加大網絡輿情管理人員培養力度,建設專業的人才隊伍。2.加強校園各部門聯動。建立網絡輿情保障機制不只是網絡部及宣傳部的工作,還需要教務部、后勤部、政務部各部門共同參與,積極建立多部門、全方位聯動機制,這樣就能提升高校對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的統籌效率,做到全方位校園輿情大格局。3.加大資金投入。高校要加大對先進技術及設備的投資力度,增加輿情監管軟硬件設備,加強對原有設備的維護工作。4.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改善網絡校園環境,給學生提供良好的上網條件和溝通渠道。5.加大對高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建立績效管理機制,提升管理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王賢卿,吳倩倩.全媒體時代重大輿情網絡輿情的特征、影響及引導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0(3):102-106.
作者:汪偉 單位:揚州大學廣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