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化時代網絡文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為文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國文學必將拉開新的發展序幕,電子媒介和數字網絡也必將納入文學理論的視野中。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就已經出現了網絡文學的概念,其在問世之初飽受質疑,但卻在短短幾十年之內,迅速走進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充分利用網絡這一新型技術載體,將文學與技術結合在一起,促使傳統文學發生了極大變化。在當今社會,數字化技術正不斷進步和發展,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學必將朝著網絡文學方向轉變。
一、數字化時代網絡文學的生存現狀
文學作為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媒介和載體,因此,傳播媒體的變化也必將帶動文學的變革。隨著我國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文學也逐漸脫離了傳統媒介的框架,轉而順應數字化時代背景的發展需求,將網絡作為載體和媒介。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文學媒介經歷了數次變化和發展,新的文學現象也層出不窮,例如比特文學、移動文學、數字文學、手機文學、彩信文學、博客文學、短信文學、網絡文學等。總體而言,在眾多的文學發展形態中,網絡文學最具生命力,最能代表當前文學發展的趨勢。網絡文學以數字化技術為依托,為文學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目前,部分網絡文學甚至已經走出網絡,以紙質印刷形式進入市場,豐富了傳統紙媒的文學資源。例如漓江文學社和春風文藝出版社每年都會從網絡上搜集部分文學作品,整理印刷出版,這一方面豐富了出版社的文學資源,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途徑。此外,網絡文學的發展和普及也為一些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展示平臺,成就了一批網絡文學紅人,許多網絡作家已經在網絡上取得較大成績,受到了許多讀者的認可,如安妮寶貝、寧財神、痞子蔡、慕容雪、李尋歡等。他們儼然已經成為文學發展的新生力量,其影響力甚至已經超過一些傳統文學作家。由此不難看出,網絡文學在我國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年的發展歷史,卻已經憑借其獨特地傳播和資源優勢,迅速占領市場,為我國文學發展帶來了新鮮元素,是我國文壇呈現出新的發展氣象。
二、數字化時代網絡文學的技術表征
計算機促使傳統文本逐漸轉化為電子文本,促使文學軌道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傳統文學通過電腦轉化為電子形態呈現在讀者面前,這為傳統文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活力,但卻并未觸及其發展本質。真正顛覆傳統文學文本概念的是由網絡所帶來的超文學文本。從某種程度上看,網絡文學就是指這種超文本文學。在形成之初,這種超鏈接方式常被設置于文本底部,與情節的結合比較生硬。之后經過不斷的發展、演變,其與文本情節的結合越來越緊密,這些超鏈接逐漸出現在文本的各個章節中,將文本中的一些句子或詞語標上特殊顏色或線條,并使之成為超鏈接按鈕,供讀者翻閱或參考。這種超鏈接模式雖然是供讀者自由選擇鏈接,但若讀者未進行選擇,閱讀便無法繼續進行。這無疑對讀者的閱讀形成一種阻礙。另外一種超鏈接形式則彌補了這種不足,它具有定時跳轉功能。即在文閱讀文本時,讀者不需要選擇超鏈接,文本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自動跳轉到另一個鏈接頁面,以機械方式控制讀者的閱讀進程。當然,跳轉時間可以由讀者自行設置和修改,這無疑極大地增強了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自主性和便利性。總體而言,超文本鏈接改變了傳統文學封閉、單一、平面的狀態,賦予其網狀輻射、立體交叉的特點,極大地擴充了文本容量。這些鏈接的不同組合使文本演變為多種獨立形態,豐富了文本的意義內涵。因此,相較于傳統文本,超文本鏈接改變了文學的解讀、傳播和創作過程,使文學散發出新的藝術魅力,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三、數字化時代網絡文學的精神內核
互聯網構建了一個人人都可以自由參與的交流平臺,這種網絡空間極大地消解了等級制度,體現了鮮明的平等精神。網絡特有的開放性解除了傳統媒介的所有限制,人們在這里可以自由言論,信息在這里可以快速傳播,正是網絡的這種平等性賦予了網絡文學鮮明的自由特征,這無疑對傳統媒介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傳統文學的壁壘逐漸被數字化技術打破,文學作品的問世也不必再經歷編輯、出版社和市場等的重重把關。同時,網絡的全民性也使文學呈現出全民創作趨勢,在網絡空間中精英和平民擁有同樣的話語權。此外,網絡特有的匿名性也使所有的贊揚和指責都失去了效力,這無疑極大的消除了人們在文學創作中的心理顧慮。除此之外,網絡特有的便捷性和互動性也凸顯了讀者的主體地位,使網絡文學的精神內涵更趨于自由化。這種自由不僅指讀者在閱讀前的選擇自由,還包括讀者在閱讀之后的評論自由。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意愿,在眾多的網絡文學作品中選擇符合自己心意的。在閱讀完之后還可以通過跟帖、發帖等形式,對作品進行點評討論,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作者:趙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