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原創文學的價值導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學藝術的進步總是與科技進步是相互影響而存在的,尤其會受到科技進步的影響。互聯網是21世紀最重要的發明,在如火如荼的互聯網應運大潮下,網絡文學就此誕生,經過了10年發展,我們發現網絡文學已經擁有了驕人的成績。而稀缺就是對于網絡原創文學研究性文字,對之價值的分析和倡導的則更少。通常意義上講,網絡文學給人的概念就是并不怎么高端,并且在研究和評論中也褒貶不一,很難形成較好的價值引導傾向,成為相對公允的價值評定。由此,此文就從新媒體視域的角度,對網絡原創文學的價值導向予以研究,從文化產業本身特點以及發展與規范研究其,解決部分人對網絡原創文學的誤解,對網絡原創文學作出深入的分析,進一步推行合理性預測,創造更具有前沿性的學術研究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原創文學;價值導向
一、新媒體視域下網絡原創文學的顯著特征
新媒體視域下網絡原創文學的特征有很多,一目了然的特征便是即時性和互動性,乃至傳播性、超文本性都很強,但這不是最顯著的特征,從文學和文化價值來講,它與產業緊密結合,當然也有商業價值的體現。版權帶動了交易發展,形成產業鏈化現象。起初的網絡文學只是個人興趣留言,比如像榕樹下和黃金書屋這樣的網站就是在這個時候發展起來的。之所以后期有了更好的發展,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絡上閱讀,網民的支持率越來越高,再加上網站的維護費用增加,促使文學網展尋找自我發展的模式與路徑,不至于被沖垮和被淘汰。之后起點中文網獲得成功嘗試,VIP付費閱讀模式很大程度上被讀者認可,隨之大量的網絡作家加盟,熱門作品也就此產生,熱熱鬧鬧的文學網站就如此興起了,而起點中文網也因此而獲得暴利,確定了文學第一把椅子的地位,其他文學也應聲而起。網絡文學的商業化模式就在眾多能人的推動下誕生,并在逐步發展中探索了新領域。網絡原創文學從數量上是十分可觀的,因為有大量的作家和蜂擁而至,本身的低門檻讓作品在一時間眼花繚亂,對于很多人認可的文學判斷和選擇上就成為了難題。因為剛起步,發展亂象叢生,因此網絡文學被認為是粗制濫造的作品,根本與文學無法匹配,但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作家隊伍不斷強大的背后,網絡原創文學的價值不斷凸顯出來,文學價值也可以值得評說,一些高質量的作品隨處可見,這些作品不光成為傳統圖書出版的生力軍,以至后來成為主導性力量,并未游戲和影視等產業提供原始優質資源,逐步走進大眾的視野,成為大部分認可的具有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比如網絡小說《誅仙》和《杜拉拉升職記》都在網絡線上獲得了不少關注,后結集出版,成為不少讀者的炙手可熱的讀物,前者經過游戲版權的出讓,在游戲產業領域也大獲全勝;后者則走進了影視版權,被熒屏外的觀影人所熟知,成績斐然。不管是哪種模式都是文化價值的再次渲染,是文學為基礎的價值的衍生,由此可見,網絡原創文學存有價值,它憑借多媒體的作用,獲得了更廣意義上的傳播,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只要作品本身的文學價值凸現出來,被廣大讀者所認可,那么其附屬價值和衍生文化價值一定就會被認可。其產業鏈的分布大體是,文學原創線上作品,線下策劃出版作品,影視漫畫游戲其他產品,從創作到發行已逐漸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形態,因此,將有價值的文學內容推行和宣揚下去已經不再是難事,最終文藝價值會受到市場的認可,擁有巨大的升值空間,這是傳統文學所不具備的收益狀態。注重版權,才是產業鏈獲益的基礎,只有用心保護版權才能吸引各種資本的入駐,以確保產業規范化運轉,最終使多方利益得以保全。而相反版權的保護不當,或者缺乏相關意念,則會引起行業亂象,也會進一步造成行業形態不好的狀況。對于原創網絡作品的作者當然更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有版權保護的,這樣他們就能更加安心的堅持創作,而不是陷入煩亂的糾紛中。新媒體在移動、電信、廣電的基礎供應上,對網絡作品作以宣傳。網絡文學推向讀者就是提供了精神產品,即內容服務。電腦和手機登多種應用將內容與讀者連接起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文學的魅力更加突出,這也宣傳了網絡文學的形象,讓更多人對之充滿了好奇。網絡文學作品的出版方式與傳統文學的出版方式不同,擁有圖文并茂,文字塊音并舉,文字與動畫皆行的模式,這在某種意義上促發了讀者閱讀的興趣,也成為全方位閱讀的重要形式,而移動手機端和電子閱讀器因為具有方便瀏覽和攜帶等優勢,適應了當下年輕人的時間分配狀態,而深受大多數年輕人的喜歡,于是,網絡文學得到更大范圍的發展和興起。電子閱讀在前十年就已經達到70多臺,2010年又呈現爆炸式的增長,銷售額一下沖擊到60億人民幣,可見,國人閱讀還是存在,只是在電子閱讀上花費了更多時間而已。文學網站對于文學價值的保存和使升值,無疑是整合文學作品作品,尋求電子書品牌結盟,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讀一本的價格不高,但對知識版權的保護是一種有力舉措,因此,也受網絡創作者的信賴。
二、多媒體視域下網絡文學行業規范性加強
傳統文學力量對網絡文學的抨擊已經逐步淡卻了,人們對于網絡文學的認可度更加深入內心,并且,網絡文學的行業體制變得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政策規定范圍內,進行有效的運行,而且還設立專門的法律法規作管理和規范。網絡文學在此基礎上變得更加制度明確,規劃化更強,對網絡文學的空氣凈化帶來新鮮的空氣,帶來了行業的有序推進,網絡原創作品的文學和藝術價值也逐步被規范化的認知、推廣、尊崇。此外,新聞出版相關部分還對文學網站和小說內容作以嚴格的審查,規避一些低俗的作品,大浪淘沙加上激烈競爭,再加上嚴格審查,最后能進入人們移動客戶端和電子閱讀器的作品通暢是具有廣泛好評的作品,文學價值也就凸顯出來,對于文學作品的監督和參與者也越來越多,多媒體的傳播也基于文學作品本身的價值點出發,而不是單純為了利益服務,更加理性,人文情懷更加濃厚。
三、多媒體下的網絡原創作品藝術價值自顯
網絡文學的興起與規范,吸引了很多評論者和文學批評家的入駐,表現最明顯的就是人們對網絡接受度增大,興趣更加濃厚。而相應的網絡文學作品被言論的越來越逗,對文學作品的內涵和價值的思考者也隨之增加。于是,在2009年,起點中文網召開了“四作家作品研討會”,彰顯了網絡原創文學作品本身的文藝價值,而且很多傳傳統文學的評獎比賽中也將網絡文學作品納入參評范疇,提高了網絡文學的社會地位,只能說網絡文學本身存在相關價值,而不單純因為社會影響力增大導致的結果。網絡文學當中很多有趣的作品深受讀者歡迎,其流行和好評程度完全不亞于傳統出版暢銷書或傳統模式的創作優秀作品,比如《第一次親密接觸》《鬼吹燈》《宦海浮沉》系列都走進大眾視野,成為好幾代年輕讀者炙手可熱閱讀的文學作品。網絡文學還憑借其他模式而開拓途徑或模式,各種文學網站是一種,還包括文學論壇,以及新浪博客、微博、貼吧、文學APP、公眾號等模式都成為網絡文學的承載模式,讀者在不同模式中接受各種風格的文學作品,并也產生了社會公共話題和輿論傾向,帶動了全民對于社會時事,以及文學領域的內容加以思考,引發劇烈的討論,這無疑是當代文學的熱烈表現,并未被完全邊緣化,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文藝價值也在人們的品評中誕生和流傳。網絡文學日益精進,才從量變達到了質的飛越,種類繁多的文學作品滿足不同需求的讀者的閱讀體驗,而題材廣泛性,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突發,傳統小說無法比擬。
四、結語
新媒體是視域下的網絡文學經過十幾年時間的磨練與發展,越來越成熟,進入了所謂的網絡文學的白銀時代,在這樣的發展中,網絡文學的版權規范化程度和保護制度越來越強,作者的權益也越來越有保障,在產業鏈發展的遞進中,新媒體促使具有文藝價值的優秀作品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傳播,逐步影響著讀者的閱讀和感知體驗,成為新時代文學價值承載的重要模式,也預示和代表著未來文學發展的程度了路徑,乃至前途。文化產業革命已經爆發,并發展較為穩妥,相信文學和文化產業的欣欣向榮也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匡文波,王湘寧.網絡文學版權走向世界[J].對外傳播,2009(7):40-41.
[2]葛艷奇.數字化時代里的網絡文學景觀.[J].時代文學,2009(12):6-8.
[3]葛紅兵.正午的詩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關宇 單位:遼寧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