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企合作的投資學實習基地建設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就業為導向的實習基地成為大學教育中重要的一環。本文基于教改項目,對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的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分析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不足,提出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基礎的實習基地建設思路,以期對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供幫助。
關鍵詞:以就業為導向;就業市場;供給與需求;實習基地;建設
自上個世紀90年代高校擴招以來,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造成了就業難的問題。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近800萬人,比2016年多出30萬。從2001年開始,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上升明顯。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僅有114萬,到2016年的15年間,畢業生人數增長了651萬。實習是大學生與未來崗位連接必不可少的紐帶,不同于傳統的實習模式,以就業為導向實習基地的建立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趨勢。我校投資學專業自以來,就在實習基地的建設問題上不斷嘗試和尋找,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意識到傳統的實習基地的建設和使用方法并不適合我們當前的情況,如果不對我們建設實習基地的思路進行改革,投資學專業的實習基地建設很難有重大突破,因此,我們從理論和實務上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和研討。
一文獻綜述
1.對于實習基地建設的必要性研究方面,邵伯樂[1]、姚美岑,李明玉[2]中都提到辦學定位、學生就業、企業和學院互補及就業率方面的要求都使得實習基地建設至關重要。2.對于當前高校實習基地建設中存在的障礙研究方面,閆寧寧、劉冰峰[3]認為障礙主要在:實習基地公司缺乏主動性;高校對外出實習的學生管理存在問題;學生實習不能按部就班進行;經管類專業學生實習與所學相差甚遠,起不到實習應有的鍛煉效果。苗雯娟[4]中還提到學生的實踐意識不強、參與校外實習的熱情不高、學校對實習生的實習評價體系建設不完善等問題。3.對于實習基地建設途徑研究方面,陳李宏、彭芳春[5]指出嚴格規范實習基地管理、增加實習基地的經費投入、加強學習與實習基地的互動等途徑。李躍鵬等[6]中提出了通過提高學生在校內實踐的力度、聘請企業人員進行知識講座、指派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進行考察、校企協同管理等多元化的建設思路。4.在實習基地建設模式上,劉俐[7]中提出了多種形式的金融保險專業校外實習基地模式,分析了各種模式的主要優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實習基地模式可升級為“雙向性”實習實訓基地,在校企互動的過程中建立互惠互利、優勢互補、雙休互動的工作機制。5.關于實習基地管理和評價指標體系方面,陳宏敏[8]中提出構建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用動態管理的方法建立6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在實習基地建設的各階段對實習基地進行評價和管理。6.除了以上對校外實習基地的研究外,校內實習基地將成為實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周穎越等[9]中論證了校內實習基地建設的必要性、構建了校內實習基地建設的規劃、明確了校內實習基地的管理及后續建設等問題。
二本專業學生就業意愿與市場需求的研究
通過向南京地區四所高校的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專業發放問卷1200份,收回1092份,有效回收率達91%。針對選擇金融專業的原因、對目前所學專業培養模式的認同度、未來的就業預期、擇業考慮因素、職業生涯規劃、就業信息獲取等問題進行了多維度的調查。通過大量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總結在就業取向上存在自身定位不準、就業機制不健全、獨立性較差、可供選擇的職業范圍較窄、個人專業技能素養缺乏和缺乏實踐經驗等問題。與此同時,通過校招和社會招聘兩個途徑,收集了大量金融企業的招聘崗位、招聘要求、人數分布等信息,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應屆畢業生可以從事的崗位大多是理財專員、客戶經理等初級的工作崗位,且招聘要求中多會涉及需要1-2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相關證書持有者優先、大專或本科以上學歷、踏實肯干、上進心強等要求。供給和需要的差異進一步論證了大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尋找機會參與實習活動,積累工作經驗的重要性。
三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
為了適應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本科專門人才的要求,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投資學專業建立了校內和校外實習基地。在校內與投資專業有關的實驗基地,除了兩個可以同時容納120人左右的校內實習基地外,同時也建立了涵蓋與當前金融投資發展最密切相關的金融大數據、現貨與私募理財、期貨交易、上市公司證券部門等領域的四個校外實習基地,并實現了與傳統名校的成熟金融專業錯位競爭的目標。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穩步推進,部分實習基地已經承擔了學生校外實習的重要作用。校內、校外兩級實習基地互相補充,有利于實習工作的全面開展。同時,為了更好地學以致用,我院充分利用校內實習基地完成投資學專業學生在校內的實習活動,而且利用寒、暑假時間往各個實習合作單位派遣若干名學生進行相關實習。與此同時,投資學專業多次開展與各實習基地聯合進行的培訓、講座、座談活動,深入了解實習基地各公司的用人需求,聘請實習基地的相關負責人擔任客座教授、大創指導老師等,增加與老師、同學的接觸機會,互有補益的同時尋求更多合作機會。
四在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實習基地數量仍然偏少、尤其缺乏典型的傳統金融機構。在實習基地的建設過程中,我們也考慮了傳統的證券、銀行、期貨、基金等金融機構,并進行了多次洽談,但這些金融機構的地方部門沒有權限簽訂實習基地協議,總公司認為實習基地協議過于嚴苛、需承擔責任較多,不同意簽署,而且也提出學生的差別化培養并不將他們這樣的公司作為主要就業目標,不符合市場現狀,所以經過反復論證,我們沒有在這一方面再多加強求。2.參與實習的學生總體數量偏少、實習深度略有欠缺。投資學還沒有畢業生,受限于課程安排,學習期間的校外實習較難開展,暑期留校條件苛刻,幾無可能以實習為由留校,在校外住宿需考慮安全問題,指導教師無法全面監控,實習單位更不愿意承擔這方面的責任,所以只能少數實習,指導老師全程跟蹤。大部分的工作以講座、參觀為形式開展,此外,由于金融、財務業務的特殊性,學生直接進入核心部門的難度較大,實習深度難以得到保證。3.獨立運作校企合作項目有困難。在實習基地的使用過程中,我院教師以參與的形式參加了個別校企合作橫向課題,但為從實習基地獲得獨立的課題和經費,一是本專業教師以年輕教師為主、研究基礎尚且薄弱,二是和金融相關的研究課題需要較多實操經驗支撐,本系老師也缺乏相應積累。
五建議
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新模式。隨著社會經濟體系結構的進一步調整,社會對投資人才的雇傭標準也在不斷提升,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式也應跟隨時代變化進行相應的改革。本科院校在培養投資學專業人才時,應從總體目標出發,進行學科教育向創新化教育的轉型,以滿足社會對投資人才的需求。2.開設多元化課程,凸顯人才培養特色。除了開設基礎經濟理論知識作為投資學專業學科平臺課外,還應注重與國際接軌,開設拓展課程。引進國外先進的投資學理論在強化學生經濟理論知識培養的同時,更加要注重學生的投資實務能力培養,以達到均衡發展。應及時了解經濟市場投資發展動態,進行專業核心課程的調整,針對不同年度入學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課程計劃,在選修課程的設置中需要增加與社會就業崗位對接的課程,滿足學生的創新發展需要。3.構建“立體化”實驗平臺,拓展實踐教學新途徑。“立體化”的實驗課程體系應凸顯出“立體化”的性質,可以把實驗課程分為兩大部分、四大層次、四大模塊。其中包括:校內實驗和校外見習兩大部分;基礎經濟實驗、綜合投資實驗、金融企業實踐以及行業投資綜合實踐四大層次;課程基礎實驗、投資技能實驗、綜合與創新實驗、企業實習四大模塊。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投資學人才培養的要求,“立體化”實驗課程體系的構建不但要重視經濟理論與實驗的綜合,更加要注重實驗教學內容的綜合性、互動性、啟發性、完整性,進而形成適合投資學專業的實驗教學體系,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綜合能力。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教學科研水平提升。針對師資結構不健全和年輕教師培訓滯后的現狀,補充高素質、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進入本團隊,并完善對專任教師的培訓制度。如與相關單位建立穩定的關系,為年輕教師掛職實踐提供機會;結合學校的訪問學者計劃,出臺鼓勵教師出國交流訪問的規章;繼續進行外聘教師計劃,通過外聘名校教授,定期舉行學術講座或對本科生聯合授課,實現借智辦學,資源共享;邀請具有博士學位、在相關領域有一定成就的金融企業或金融管理部門專家學者作為課外教授,與本校老師聯合課程教學,增加實踐的機會,完善學生培養環節。以教學科研團隊為支撐,打造精品課程,推動學院整體教學科研水平再上臺階。
參考文獻
[1]邵伯樂.職業教育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16):3870-3871.
[2]姚美岑,李明玉.以就業為導向的實習基地管理模式創新[J].陰山學刊,2017,(04):1-3.
[3]閆寧寧,劉冰峰.基于就業導向的經管類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2,(24):46.
[4]苗雯娟.經管類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7,(24):168-169.
[5]陳李宏,彭芳春.加強金融學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的途徑——以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為例[J].當代經濟,2012,(4):98-99.
[6]李躍鵬,雷霖,孟源.校企合作的本科實習實訓基地建設[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31(3):50-54.
[7]劉俐.構建高職院校金融保險專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新模式研究[J].商界論壇,2013,(23):331.
[8]陳宏敏.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實習基地群建設與管理評價探討——以經管類專業長隆實踐教學基地群為例[J].當代企業教育,2014,(12):113-114.
[9]周穎越,曹劍敏,俞駿,等.本科專業校內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33):131-132.
作者:吳敏玨 單位:三江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