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園體育文化下高職體育教師學養提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與體育文化的融合,是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融合。校園體育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身心健康和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對校園體育文化現狀的分析,論述提升高職體育教師學養的意義,提出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提升學養的具體思路:培育學習型體育教師團隊,開辟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養新載體,制定提升體育教師學養制度,形成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體育教師學養教育的新范式。
關鍵詞:校園體育文化;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養
校園體育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以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體育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也是在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等條件下,由學校廣大師生在實踐過程中共同創造的體育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與體育文化的融合,是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融合,有著深刻的內涵和豐富外延,體育價值觀、信念、態度等體育精神文化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靈魂,包括體育場館、圖書資料、運動器材、雕塑等校園體育物質文化是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發展的載體。校園體育文化具體包括體育文化價值、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文化理念等[1]。教師具有傳道、授業和解惑職責,做好傳道、授業和解惑,首先需要豐厚的學養,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是引領和傳播體育專業先進理念的文化高地,是體育專業教育新思潮的領軍者,加強高職體育教師學養建設,促使體育教師成為校園體育文化自覺踐行者,營造高職院校特有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人人參與體育,顯示出體育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對人才塑造所起的積極作用,加強對高職體育教師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學養教育活動,達到知行合一,賦予體育文化以新的意義,至關重要。
一、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養現狀
首先,許多高職院校不重視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沒有構建學習型體育教師團隊,體育教師學養參差不齊,高職院校提升體育教師學養教育缺乏長效機制,校園體育文化學習觀扭曲,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把握不合理,甚至有的體育教師有盲目性學習和功利性學習傾向,缺乏體育文化品位,許多高職院校沒有開辟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養的新載體,一些高職體育教師根本不讀體育專業的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持讀專業書無用論觀點,甚至認為不讀專業書照常能應付教學工作。其次,許多高職院校沒有提升體育教師學養的制度,有的高職體育教師誤認為照本宣科也能混下去。再次,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形成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體育教師學養教育創新,部分體育教師學習上簡單地搞形式主義,部分高職院校推進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出現形式化、表面化、政績化現象。最后,缺乏產學研結合形成互動雙贏的提升體育教師學養局面,欠缺理論和實踐創新學習能力。
二、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養意義
(一)有利于踐行大職業教育思想
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學養教育是體育教師牢固樹立正確的體育文化價值、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文化理念的堅強保障。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養是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和諧發展、繁榮昌盛的精神法寶。[2]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每一位高職體育教師的個人價值觀都和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大發展相得益彰,高職體育教師靠淵博的知識做依托,博覽體育專業圖書,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學養教育是體育教師牢固樹立正確的體育文化價值、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文化理念的堅強保障。拓展體育教師知識視野,保持體育教師讀書樂道的情懷和常學常新的態度,不斷提升體育教師學養,有利于踐行大職業教育思想,全力助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助推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有利于弘揚高職院校人文精神
快樂體育、陽光體育的理念都是關注人的個性的發展。體育文化的傳播過程是弘揚人文精神的過程。校園體育文化是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園精神、營造尊重人的個性發展的人文氣息和氛圍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校園體育文化不僅是傳授體育文化知識,也是促進體育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享受體育文化,具有豐富的人文意義。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建設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與時俱進,提升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影響力及核心競爭力,必須通過推進體育教師學養教育,豐富體育教師學養,以深厚的體育專業知識底蘊做鋪墊,不斷提高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創新力、服務力、凝聚力和領導力,提升體育專業文化軟實力,打造體育專業獨特的人文精神,要不斷提高體育專業文化軟實力,這一切是靠豐富體育教師學養來實現的。
(三)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體育文化強調“健康第一”的理念。體育教師不僅要傳授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還要不斷拓展體育文化的內涵。體育教師是高職院校體育專業發展的核心,只有不斷提高學養教育,堅持“以人為本”,達到學以致用的境界、學以修身的水平、學而樂思的語境、學而不厭的態勢、學以經世的局勢,樹立正確的體育文化價值、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文化理念以及科學的教育觀,才能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人格魅力。
三、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養具體思路
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要嚴以律己,為人師表,要以良好的師德、精湛的技藝去教育啟迪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和信賴,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與威望。
(一)培育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學習型體育教師團隊
構建學習型體育教師團隊,加強對提升全體體育教師學養的組織領導,把“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體育教師的學養和體能以及對職業崗位的適應能力,促進身心全面發展”作為首要目標。建立校園體育文化的共同愿景,組織體育教師觀賞體育比賽活動,培養對體育的興趣,陶冶欣賞體育美的情操[4]。打造體育專業學術生態語境,開展多種形式校園體育文化學習交流講座,介紹國內外體育文化、體育形勢、體育賽事等,體現學以致用,形成體育文化語境,激發體育教師學養情趣,拓展體育文化視野,挖掘體育文化創新潛能,豐富體育教師學養。緊密聯系體育專業發展的新特點,運用校園體育文化學養所學的理論指導實踐,解決新問題,打造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品牌形象,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和諧發展。
(二)開辟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養新載體
開辟新載體,充分發揮微信互動功能,以網絡為載體宣傳體育專業政策理論。在網上開辟“校園體育文化學養”專欄,推動體育專業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不斷推出具有前沿性和思想性的校園體育文化信息。邀請體育專業名師微信在線導讀校園體育文化,鼓勵體育教師學習與履職行責相關的專業理論,豐富學養,加強對高職體育教師校園體育文化價值觀的引導,通過微信傳遞相關校園體育文化信息,升華體育教師的體育文化價值、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文化理念,學習體育專業知識,在體育文化學海中遨游,堅決抵制盲目性和功利性體育文化,提升體育教師文化涵養。以科研為載體提升體育教師學養,提高科研檔次。在體育教師當中開展校園體育文化課題研究、校園體育文化科研成果展示匯報等科研活動,以科研為載體提升體育教師學養,提高履職盡責能力,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大繁榮和大發展,助推書香體育教師團隊、文化體育教師團隊、和諧體育教師團隊建設。
(三)制訂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提升體育教師學養制度
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規章制度建設有利于提高高職體育教師學養。建立健全體育教師學養指導督查制度,確立相關體育教師學養目標責任制,量化體育教師學習任務,鼓勵體育教師帶頭樹立全新的讀書學習理念,以新常態、舉措新、常態思維來解放體育教師思想觀念,成為人生追求的一種境界和一種時尚建立。體育教師教育培訓制度,著眼于國際化戰略,制訂長期規劃,并形成長效機制。完善提升體育教師學養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發揮先鋒模范體育教師的帶頭作用,把提升學養教育貫穿于高職院校體育專業教育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系列工作的全過程。把體育專業理論學習和工作創新緊密結合,切實提高體育教師履職行責的能力。
(四)形成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體育教師學養教育新范式
融體育文化創新于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舉辦內容和活動形式多種多樣的體育文化節,鼓勵體育教師參加競賽項目,鼓勵體育教師參加增進身心健康的趣味活動;舉辦基于校園體育文化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競賽和講座,定期對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文化攝影、體育文化征文、體育文化漫畫比賽等活動,運用多種媒體如標語、廣播、錄像等滲透體育文化,使體育教師認識到校園體育文化的魅力。培養體育教師了解、參與、享受校園體育文化的情趣。圍繞文化育人理念,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體育文化教育。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舉辦體育教師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系列體育文化微講座、體育書香專題微課講座、體育文化專題報告、專題視頻、體育文化沙龍等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教師文化生活,開闊體育教師的文化視野,樹立“體育文化”的理念,形成體育教師共同參與的喜人的校園體育文化生態局面。
四、結論與展望
校園體育文化通過傳播豐富體育知識,傳播健康方法,對學校體育的發展以及體育教師素質培養起著重大的作用,促進體育教師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校園是開展體育運動的主要陣地,為體育教師搭建了充分展示才華的平臺。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體育教師的組織能力、團隊意識、品德修養都得到提升。在校園體育文化熏陶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升華人格。抓好體育教師學養的各項工作,打造永無止境的崇尚校園體育文化的生態語境,探索有效地提升體育教師學養的措施,轉化為校園體育文化的創新力,形成卓有成效的工作格局,推動體育專業生態文化和諧發展。在提升校園體育文化教師學養中增添體育教師學養的厚度,強化工作責任,加強學習型和創新型體育教師團隊建設,促進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繁榮發展[5]。
【參考文獻】
[1]范冬燕,湯倩.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路徑及對策研究———以黃山學院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4(15):110-111.
[2]王凡.高校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研究與發展[J].科技展望,2014(14):91.
[3]張程.探討籃球運動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J].才智,2014(30):140.
[4]郭德英.籃球運動對高校體育文化影響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35):174-176.
[5]趙俊榮.校園體育文化在大學生終身體育態度形成中的意義[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96-99.
作者:葉鷹 馬瑩心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