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究體育教學中的德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體育教育中德育的內容與培養
德育的內容包括: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道德作風、意志品質、民主和法律、人際關系、社會適應等。
1.1愛國主義教育的培養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教育學生怎樣為國爭光,國家的榮辱就是個人的榮辱,懂得國家的富強、繁榮、穩定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和奮斗。
1.2集體主義教育的培養教育學生關心集體、助人為樂,使學生在集體中發展個性,施展聰明才智。教會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團結友愛,培養他們互助協作的精神和良好的群體意識。
1.3道德作風、意志品質教育的培養培養學生高度的組織性、自覺的紀律性和良好的社會品德;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勇敢頑強、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創造精神。
1.4民主和法律教育的培養利用體育課的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以及通過游戲、比賽的方法,結合在游戲比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民主、平等、公平競爭教育。通過著名運動員由于違反法律法規而受到法律制裁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教育。
1.5人際關系與社會適應教育的培養體育活動中學生之間難免有摩擦、碰撞,產生一些小矛盾,個別好斗的男生甚至還會打架斗毆,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教育學生如何調整自我,教育學生自尊、自強,謙虛謹慎,誠實正直,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2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有利條件
體育教學不僅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更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培養的重要手段。比如利用中長跑培養學生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利用游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利用競賽培養學生的榮譽感。我們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結合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和不同教材的特點,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既是“新課標”的基本任務之一,也是保證體育課順利進行的有效措施。
3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的途徑
“德育是靈魂,體育是基礎”,體育與德育緊密相聯,所有的思想品德內容幾乎都能在體育教材中找到。比如:體育基礎知識教材中的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簡介,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和成就,優秀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等,均是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結合隊形隊列練習,向學生進行組織紀律教育;開展各種游戲或競賽,進行集體主義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和文明禮貌教育;在進行中長跑、體操器械教學時加強對學生意志品德、拼搏精神的培養;在拔河、接力比賽時培養學生的人際關系、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
4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的實施方法
體育教學中德育的基本特點是它的寄寓性、滲透性,實際上“教養”和“教育”是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兩者是同步的、緊密結合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一般可以從以下幾種方法入手。
4.1結合教學的特點
體育教學有著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實踐性、競爭性和社會適應性。由于體育課大多在操場上進行,學生有強烈的求動、求樂、求知和自我表現的欲望。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始終是處于興奮和動的狀態中,存在各種思想,這就需要教師認真觀察、及時發現,抓住好的典型,及時表揚、鼓勵;對錯誤的言行要及時給予糾正。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優勢條件,要求學生自覺克服同集體需要與運動規則相悖的個人欲望,按照集體的思想來調整個人的行為方式。體育教學還是一項具有個性化的肢體表現活動,有著突出的美育功能,有助于學生塑造與表現肢體動作的美,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格,高尚的情操。因此,在教學中應以人為本,以形象美、姿態美、藝術美、韻律美和心靈美的事例為素材,努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4.2結合教材的特點
寓思想教育于體育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結合教材的特點,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思想性,善于發掘其潛在的教育因素,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德育。例如,在中長跑教學中,激勵學生克服困難、挑戰自我、挑戰極限,培養堅毅的性格,發揚頑強的拼搏精神;在球類運動教學中,多安排集體項目的活動,要求學生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任務,實現集體目標;在游戲中,游戲教材一般都有一定的主題、情節、競賽因素、游戲規則,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特點,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維護集體榮譽、自覺遵守紀律、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教育;在教學競賽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團隊精神;在障礙跑教學中,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體驗勝利的喜悅,增強學生必勝的信心。
4.3結合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
由于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還不成熟、穩定,在教學中應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特點,對德育進行全盤計劃:(1)要注意學生生理、心理特征和個體差異,從實際出發,做到正確對待;(2)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善于啟發引導,熱情耐心;(3)以正面教育為主,以表揚為主,以鼓勵為主,樹立典型,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尤其要注意用生動形象、準確精煉的語言進行教育,寓教于樂。
4.4嚴格執教,積極引導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只有嚴于律己,才能教育學生;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給學生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更能體現出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只有這樣,學生才更能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才更能體現出集體主義精神,從而體現出班級的精神面貌和團隊精神。同時,要采用引導方式,把學生向團結、協作、進取、向上的方向轉化,形成良好的學風。例如:在跨欄跑教學中,鼓勵引導學生敢于挑戰自我、挑戰極限,克服困難,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儀表、儀容、言行、文化修養、道德品質、工作態度等都給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關鍵時刻教師的一句“你能行”、“你很棒”、“你能做到”都會給學生無窮的力量和信心,激發他們的斗志和完成任務的決心。
4.5結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對隊列的常規教學、教材安排、教學要求、組織形式、隊伍調動、練習隊形、場地布置等做周密考慮與安排,并運用這些環節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德育。例如:利用隊列隊形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自覺性;利用接力跑比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
4.6善于處理突發事件
體育教學是一個動態的教育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難以避免的突發事件。教師應隨時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言行要正確對待;善于抓住教學中的突發事件與典型事例,進行適當表揚與批評。這對于表彰先進思想與行為,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制止不良傾向,分清是非界線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常用的方法。體育課是以行為為主的教學活動,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形式來代替單純的說教,做到靈活、適時地結合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德育,并保證這種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每位體育教師在重視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性,開動腦筋,挖掘教育素材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使自己的理論水平、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使德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才能更好地結合體育教學實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在學會健身強體的同時,學會做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
作者:徐洪秋 單位:連州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