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技能培養契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體育教師是整個體育課堂的核心,其教學技能是決定體育課質量的關鍵。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學技能是一名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因為體育課本身是以身體活動示范為主的教學科目,所以教學技能就顯得格外重要。這就要求體育教育專業在師資培養上除了重視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還應關注學生在體育教學技能方面的訓練。
一、體育教育專業師資培養重運動技能輕教學技能
長期以來,高校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主要放在運動技能上,把重心停留在個人技能的提高與完善。進入新世紀后有些學校專項課開設的時間已從大學三年級提前到大學一年級,課時也從每周4學時提高到6學時??梢娬n時量的增加,對學生專項運動技能的提高意義重大。另外,因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對其他運動項目進行專業化學習后,基本都能掌握各項技能。然而,由于教學重心偏向運動技能的提高,導致大部分學生形成了一種“會做不會教”的尷尬局面。在教育實習過程中,這種教學技能的不足嚴重影響了實習的質量,無法滿足實習單位的要求,也給實習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惑,這也是目前體育教育專業在師資培養方面的缺失。
二、中小學體育師資應具備的教學技能
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指體育教師為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傳授體育知識和機能所應具備的基本職業才能。主要有知識素養、課堂實施能力、體育拓展能力、體育指導能力、教育能力。本文主要指課堂實施能力,包括課前設計、課堂實施、課后反思。1.體育課前的設計。體育教師課前有“三備”———備教案、備學生、備場地器材。一份高質量的教案設計不但能有效地強化體育教學的計劃性,而且還是體育教師高質量上好一堂體育課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更是體育教師教學思路的體現,同時也是衡量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的一個指標。所以體育教師在深刻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精神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校現有場地器材條件,認真鉆研教材,制定恰當的體育教學目標,設計一份具體的、可行的教案是課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2.體育課堂的實施。一節體育課效果如何,關鍵是課堂實施過程。這個過程是對教案設計的動態展現,靠師生雙邊活動共同完成。教師的教主要體現在口令、講解、示范、糾錯、調整隊列隊形等行為;學生的學主要表現為聽講、觀察、身體練習、互相幫助保護等。這些行為以教師為主導,顯然,體育教師的組織能力、教學方法的選擇使用能力、對時間的掌控等,直接影響到最終教學目標的達成。3.體育課后的反思。課后反思指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和效果,教師對自己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再認識和思考,并進行教學經驗教訓的總結和歸納。通過課后反思,及時發現教學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避免以后課堂中重復出現,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為提高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和能力指明了方向。
三、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技能的途徑
一些研究結果已說明,一個運動技能好的學生未必是一個具備良好教學技能的教師,從中體現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性不能應用到師范性當中的這樣一種現狀,這就提醒培養方案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在本科的教育過程中,讓學生在掌握了夯實技能的基礎上適應“由學生向教師”這樣一個角色轉換的過程是多么重要。
1.端正學生態度,提高其對體育師資職業的認知度。不少學生認為當體育老師很容易,自己已經掌握了一些項目的運動技能,只要拿到教師資格證,就可以上崗。正是這樣的錯誤認識,導致他們忽視了教學技能的提高。管理者和任課教師均有責任告知提醒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應具備的能力,讓學生對體育教師職業有清晰的認知。
2.加強相關體育理論課的學習和培訓。在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中《學校體育學》是體育人文社會學類必修課程之一,它是研究學校體育現象,揭示學校體育運行規律,闡明學校體育工作基本原理與方法的一門學科。是培養各級體育師資,組織和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所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所以,在培養體育師資的過程中,《學校體育學》起著重要作用。這門課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體育教學規律、原則、方法及體育課教案的設計與編寫等,這些恰恰是體育教師必備的素養和能力。有條件的學??梢栽谶@門課開設的第二個學期,再開設《體育教材教法》和《體育游戲》。因為有了相關教學知識的基礎,這兩門課的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目標,加大實踐比例,大膽讓學生進行教學方面的嘗試。比如在《體育教材教法》課中編寫教案、模擬上課、說課等。這些實踐可以提高學生課前設計編寫教案的能力,在模擬上課時,檢驗其教案合理性的同時培養學生講解、示范、糾錯等教學方法的綜合使用能力和隊列隊形變換、分組等組織能力,以及對時間分配、練習次數安排、運動負荷的調控能力。課后進行的教學反思,也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體育游戲》中通過創編游戲、講解、分組組織游戲等實踐活動,學生在深刻體會游戲教學法魅力的同時,知道如何有效激發興趣、如何有效表達、如何快速組織教學。這些教學環節,為學生創造親自參與教學的機會,將理論的知識通過實踐操作出來,感知理解何為教學,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教學技能。
3.提高專項課和其他術科課中教學技能的培養。任課教師應根據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在學生“會”的基礎上,重視培養學生“教”的技能,本文中的“教”指“教什么?如何教?”很多學生設計編寫教案時,基本部分教學內容一欄里往往只有兩個內容,即動作要領和某某技術練習。這說明學生對“教什么”(教學內容)的理解是淺薄的、陌生的,對動作技術內在結構是不理解的。那么,“如何教”(選教學方法)就更不知所措了,對應的右側欄教學方法的選擇當然也就很簡單:講解法、動作示范法,有些學生還知道用糾錯法。教案編寫如此簡單,那么到真正實踐時一定是枯燥的一節課。究其原因,與師生在術科課堂中偏重學習提高運動能力,忽視對動作技術的深入理解,忽視教學能力的提高是分不開的。所以,術科教師應在課堂中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讓學生親自參與的教學實踐環節,并對他們的操作加以指導,使學生不僅運動技能得以提高,也能在教學技能方面有實質性進步。
4.加強教育實習工作的監管力度,提高實習質量。體育教育專業的教育實習工作是學生成為體育教師前一個重要的實訓環節,也是對大學前三年校園內學習情況的大檢驗。這本應是學生身份向教師身份轉換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塑造體育教師的關鍵過程,卻由于認識和管理不到位,最后往往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教育實習質量:一是全面落實崗前培訓,增加培訓時間,改變培訓內容。增加符合中小學實際的專項技能的培訓,并延長培訓時間。實習生做好心理、業務的準備。二是加強與實習學校之間的信息交流,構建高校與社會之間的人才信息反饋機制。通過反饋信息獲取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情況,隨時了解學生實習情況,督促學生認真實習。三是舉辦教學技能大賽、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小學體育教師論壇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形成學生主動學習,求真務實的良好教學氛圍,為學生成為社會應用型高級體育人才打下堅實基礎。高校對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對于塑造符合時展的體育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學體育師資依然是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自2011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2017版《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頒布執行后,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也相繼進入了新的階段。這其中教師的角色至關重要,體育教育專業除了培養學生具有嫻熟的運動技能,還應考慮到體育教師必備技能中的教學技能更應契合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需要,為各中小學及社會輸送更多合格優秀的體育師資。
作者:樊姝皎 單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