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進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增加體育選修項目,使內容豐富化
初中生群體中學生有的個性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征。不同性別的女生所喜歡的運動項目也是不一樣的。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在生活習慣及興趣愛好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所以說,為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務必要為他們創造出更好的條件、為他們提供更加充足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能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樂趣,促使他們通過體育運動激發潛能,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體育運動中,還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元素,如游戲、舞蹈、定向越野、自行車以及滑板運動等,這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還能深化他們對體育的認知。對于條件容許的學校來說,還可引入一些國外比較流行的體育項目??傊跅l件允許的情況下,以尊重學生興趣為基礎,自主、自由、科學地進行體育教學,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并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1.2課改的內容體系與考核評分方式
在安排學校的體育教學時,應緊緊圍繞著學生的實際需求,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為目標。教師在執行教學大綱時,應靈活變動,同時,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學生應具備自主權??傊?,要從學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可借鑒大學的做法,制訂出選修課和必修課,以供學生選擇。但是,由于學生各種各樣要求的增多,隨著體育課內容的不斷擴充,會導致體育教師教育工作負擔的加重。但由于這種方式能取得不錯的成效,還是值得采用的。在最初的時候,可適當多安排些內容,供學生選擇時,再少羅列些,待具備一定經驗后,再慢慢推進。對于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應進行優先安排,在安排時,應合理、多樣,在具備娛樂性的同時,還應擁有健身作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應基于過程評價,并在其基礎上進行終結評價。不僅要考慮達標的成績,還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成績的提高幅度。這樣的評價才是合理的、全面的,能對學生起到激勵和督促作用,以便能對學生的態度、情感、能力等身心素質進行綜合反映。
1.3轉變教學的理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體育的主要目標不是為了競技,而是為了健康和快樂。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應正確貫徹體育的意識,促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出良好的運動習慣。開展體育運動時,應遵循“健康第一”的遵旨,競技不是體育的目的,體育的目的應為發展。所有學校在體育教學中均有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這類學生在常規教學中是極難達標的。但是,教師可根據其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指導,使其達標。在經過長時間系統而科學地訓練之后,這些學生不僅達標,甚至還能取得驕人的成績。于是,在健身過程中,他們會充滿了自信心,并找到了運動的樂趣,從而對體育運動充滿熱情。
1.4改革體育教學的方式,倡導個性化教學,避免簡單化、呆板化的教學方式
我們原有體育教學方式的簡單化和呆板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照本宣科,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模式,不注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學和練脫節;二是不講教學藝術,體育教師往往表現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特征,課堂的即興發揮,往往是徒增笑料,沒有教學內容,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講解,卻是枯燥無味,學生毫無反應,一人唱獨角戲;三是傳統的考試以分數論成績也有失公允,并且實踐證明,也一定程度上扼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而新的教學方式,倡導個性化得教學,要求教師能別出心裁,特別要注意教學藝術,注意教師在課堂的情緒,語調,舉止、風度、儀容、服飾等,要求做到熱情,大方、端莊、優雅、活力,在教學中把樂觀進取、奮力拼搏的精神潛移默化給學生,感染學生,帶動學生,不僅言傳之,而且身教之,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1.5完善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方法
這并非否定傳統教學方法不可取,在傳統教學方法里,我們有許多好的方法,如發現法、示范法、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自主學習法等,但如果死守傳統教學方法不放,不知革新,就會僵化和單調,教學效果不會太理想。而隨著時展和技術進步,尤其是多媒體方式的運用,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我們在教學中應該也不斷增添更多、更新的方法,嘗試新的思路。例如,我們在講解技術動作時,既可以采取教師示范法,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或者兩者交叉使用,這樣教學方法更生動有趣;又如,講解體育規則,技術動作要領,我們可以通過觀看比賽直播或回放來進行,通過教師的解說,輔以慢鏡頭分解,學生能更生動地了解相關的體育知識。多樣化的手段,特別是現代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更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時候,感受到體育所蘊含的樂趣,使他們從不喜歡體育,到愛上體育,再到樂于體育,最后變成享受體育。
1.6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
要想讓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首先,應在思想上對其加以引導。要切合教師的特征,量身定做培訓計劃,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要注重體育教師的人文素質培訓,基于學校的實際情況,采用分散與集中、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與方式開展培訓,以期全面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尤其是對教師的業務,培訓更應悉心,使得教學水平得以不斷提升。此外,學校還應提供鍛煉及參與競爭的機會,通過舉行教學競賽、學術報告會等方式,多元化、多角度地提升教師的素質。同時,還應轉變學生的教學觀念,讓其堅持“以人為本”,把學生當中主體,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當前,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因此,很多學生參與了各種各樣的體育興趣活動。那么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體育教師更是有必要知曉各種體育活動,雖然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他們有強壯的身體,但未必樣樣體育運動都擅長。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誰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到樣樣精通。但面對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體育教師雖然不能做到“樣樣精”,但必須做到“樣樣懂”。例如,在一個班級學生群體中,有人喜歡足球、有人喜歡游泳、有的喜歡跳繩、還有的喜歡觀看各種體育賽事,如CBA職業籃球聯賽,所以作為體育教師要給這些同學講清楚比賽的要求,比賽的規則。讓他們能夠沉浸在觀看體育賽事的樂趣中,從而熱愛體育運動。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做到一專多長,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游刃有余,得心應手,而不至于出現教學的失誤。為了全面發展,體育教師也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點,積極參與各種進修、培訓等活動。同時也要與時俱進,了解新興的體育運動,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的方法,把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著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注重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樂于上體育課。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一定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創造一個良好的平臺,通過教育使學生真正地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2結語
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重視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體育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健康的人為宗旨,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改變過去傳統的觀點: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可上可不上。要讓體育教育作者引起足夠重視,不斷創新體育教學的內容與方式。此外,還要尊重體育教師,加大對他們的培訓的力度,豐富他們的理論,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作者:崔瑩 單位:天津科技大學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