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防范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初中體育教學也越來越被重視,已經成為初中重要科目之一。在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屬于不良教學事件,可能對學生造成一定的損害,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還需要更加重視傷害事故的防范,通過有效地防范來減少傷害事故發生。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然后探究其具體的防范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學生傷害事故;防范策略
與其他科目不同,體育本身實踐性比較高。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時候,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發生傷害事故,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就需要認識到防范傷害事故的重要性,積極分析造成傷害事故的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防范對策,將傷害事故扼殺在搖籃中。為學生提供更加安全的學習環境,從而更好地保證體育教學質量。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全面了解初中體育教學中引起學生運動傷害事故的原因,是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措施,降低教學中運動傷害事故發生的基本前提。因此,想要更好的防范傷害事故,教師就需要充分了解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以下針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傷害事故發生原因進行具體分析:第一,學生安全意識不強。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很多學生的意識中,對體育鍛煉了解不深,重視度也不高,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本身競爭意識比較強,參與體育鍛煉的時候,更與自我化,安全意識不強,也不懂得自我防護,從而導致傷害事故發生[1]。第二,教學不科學、不嚴謹。除了學生的原因之外,部分傷害事故也是由于教學因素引起的,很多教師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沒有對體育教學進行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自身專業性也不強。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教學的不科學與不嚴謹,很容易造成傷害事故。尤其是體育教學都是在教室以外的空地上進行,教學過程中有部分教師可能會散養式教學,讓學生自由活動,以及對學生的監管不足,更是引起傷害事故的主要因素。第三,教學設備問題。很多體育運動都需要配備專門的運動設備。如果設備質量出現問題、存在安全隱患等,導致很容易造成傷害事故。但是當前很多初中學校對體育教學設備管理方面重視度不足,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也沒有對體育設備定期檢查和換新,加大了學生傷害事故發生概率。例如,足球教學需要專門的足球場,部分學校由于資金不足,直接利用非足球場開展足球教學,導致學生磕傷、摔傷等。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傷害事故的防范策略
防范體育教學中學生傷害事故是保證初中教學安全的關鍵,以下針對具體的防范策略進行具體分析:第一,更加重視學生安全意識培養。在誘發學生傷害事故的因素當中,學生安全意識不足屬于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初中體育教師還需要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在學習體育過程中,做好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減少傷害事故,提高體育教學安全性[2]。教師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更加重視生本理念,然后在生本理念下,融入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安全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從而開始自我保護,盡量避免安全傷害事故。例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將安全意識融入其中,并且給學生展示一些常見的安全防護方式與訓練技巧。同時,為了讓學生對傷害事故的危害性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和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給學生展示一些傷害事故視頻,類似某足球課上,學生跳起來掛足球門欄,結果足球門欄翻到,導致學生內臟受到嚴重的擠壓,發生傷害事故。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就能很好地了解其中的嚴重性,并且對傷害事故的危害有一個更加直觀和形象的認識,從而更愿意主動配合完成自我防護,提高自身安全意識。第二,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在這個階段很多學生叛逆心理比較強,而體育教學大多又是室外教學,學生對教師產生叛逆心理后,出現安全事故的概率將會大大提升[3]。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防范學生傷害事故的時候,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引入更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入趣味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度,減少學生的排斥心理,通過這種方式來做好安全教育。例如,在熱身運動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枯燥的熱身方式,設計一些熱身小游戲,類似“傳球接力跑”“熱身操”等,讓學生更愿意自主熱身,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概率。再比如讓學生了解常見的安全傷害事故時,教師可以采取情景劇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扮演傷害事故中的人物,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參與積極性更強,對體育傷害事故也會更加防范。第三,提高教師的專業性和責任心。在學生傷害事故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師教學不規范不科學引起的。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想要更好的預防學生傷害事故,還需要更加重視教師專業性的培養。也就是說,教師需要更加了解體育鍛煉動作的要領與規范性,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等[4]。
而提升教師專業性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學校方面,做好相關培訓與安全意識宣傳,讓教師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嚴重性,同時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需要強化安全培訓,將社會主義教學觀融入體育教師培訓當中,讓教師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更加明確自身減負的責任感,從而在安排教學任務的時候,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具體的安全防范措施進行合理安全,更好的保護學生安全,減少傷害事故。第二個方面就是教師本身方面,體育教師應當增強責任心,提高業務水平,盡力避免因為自己的教學失誤而導致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教師可以利用工作之余主動去了解安全事故的防范策略。在安排準備活動的內容時,要根據教學內容而定,要有一般性的準備活動,也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專項準備活動。對運動中負擔較大和易傷的部位,要特別注意做好準備活動。還可以主動學習和規范自己的運動動作,減少因動作失誤引起的傷害事故。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做好熱身,讓學生的身體充分適應,同時也需要嚴明紀律,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管理,當學生出現不按照動作規范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應該及時制止,以免造成傷害事故,影響學生身體健康。此外,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之前,應該自行檢查活動中需要涉及的設施和場地,確保體育設施和場地的安全性。以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宗旨開展教學,從而更好地保護學生。第四,加大體育資金投入力度。很多體育鍛煉都是需要器材和場地的,而在建設體育設施的時候,加強安全防范能夠很好的防范安全事故,除此之外,選擇一些質量過關、適用性強的器材與設施,也是防范安全事故的主要措施[5]。因此,為了更好地防范安全事故,學校還需要加大對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選購一些安全的、合乎規范的器材。在建設體育場地的時候,設立一些安全防護措施,同時平時體育場地與設施管理當中,加強日常的巡查與管理,一旦發現質量問題或者安全隱患,應該立刻記錄并且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通過這種方式,保證體育教學的安全性,減少安全事故發生概率。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還需要重視教師后備人才的培養,除了體育教學設施方面,還可以從人力方面進行投入,增加一些高素質的體育教學人才,減少體育運動傷害。例如,學校可以設置專門的體育教學投入資金,這些資金用于日常體育設備的購入、維修、保養,同時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每天對體育設施和場地進行排查,一旦發展設施出現松動、不牢固等情況,立刻安排專人維修。一些球類設備,需要保證質量,從而更好地滿足教學需求。在招聘體育教師的時候,需要對教師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以及教學專業性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加強崗前培訓與在職培訓,通過這種方式,更好的預防體育傷害事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做好學生傷害事故安全防范十分重要。因此,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通過重視學生安全意識培養、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專業性、加大體育設施建設力度等方式,更好地完成安全防護,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參考文獻:
[1]李浩楠.華亭縣第二中學體育教學的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J].體育風尚,2018,25(5):177.
[2]張喜轉.中小學體育課傷害事故產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學教學參考,2019,17(9):40-41.
[3]劉安寧.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防范策略分析[J].小品文選刊(下),2019,6(4):0077.
[4]湯世垚.探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策略[J].體育風尚,2018,25(5):157.
[5]方萍.談小學體育教學傷害事故成因和預防策略[J].體育風尚,2018,13(10):149.
作者:沈臣亮 單位:杭州市臨安區青云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