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練模式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是小學體育教學的終極目標。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運動需要,設計針對性、具體化的自主學練模式,使學生真正掌握體育運動技能。
[關鍵詞]小學體育;自主學練;設計;模式
所謂自主學練,指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要位置,設計多元化活動,使學生主動探究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突顯他們的學習主體地位。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學練模式符合教學需求,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活動進行科學設計,讓學生在自主學練中掌握相關的運動技巧、方法。
一、激趣導學,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體育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習得相關的運動方法和技巧,還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運動中來。小學階段,學生好奇心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創設趣味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例如,教學“排球傳球”時,教師通過激趣導入:“她是世界第一的主攻手,扣球命中率接近50%;她是球迷口中的‘鐵榔頭’,是女排隊員口中的‘媽媽’,是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大家知道她是誰嗎?”很多學生對郎平有所了解,都能回答出來。教師接著講述關于郎平的小故事:“在1984年洛杉磯的奧運會上,郎平單場比賽最多扣球96次,其他人最多50次,比別人多了近兩倍……”學生聽得格外仔細。在這樣的故事聆聽中,學生對郎平有了新的認識,對中國女排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對排球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這里,教師改變以往排球示范導入的方法,從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的故事導入,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使教學過程自然流暢。夸美紐斯曾說過:“一切都是從感官開始的。”為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借助故事創設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運動熱情,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二、創編導練,促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讓學生真正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學會運動技能,提升運動欣賞能力,這是體育課程的價值所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跨度大,個體差異明顯。以往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全班學生都要做統一的運動,而且每個學生都要完成相應的運動指標,這樣的“大一統”教學方式缺乏創新,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多元化思維的發展。例如,教學“韻律操”時,教師先讓學生觀看相關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感受韻律操的魅力。學生在觀看中身心受到感染,學習熱情高漲。接著,教師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對韻律操進行創編練習。有的學生將彩帶纏繞在手上,跳韻律操時彩帶不停地飛舞,非常好看;有的學生則利用小品的方式進行展示,將韻律操穿插在小品表演之中。形式多樣的創編活動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在觀看中逐漸掌握了韻律操的技巧和方法,自然獲得好的運動效果。因此,在體育課中,教師要豐富教學形式,通過創編游戲等途徑開展教學。另外,由于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深入調研,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樣才能制定科學的運動指標,確保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上述教學,教師給出一個主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思維,創編不同形式的游戲,使學生在創編中掌握了所學的技能。
三、競賽導評,提升學生的運動素養
《體育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體育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必須滲透游戲競賽,使學生在游戲競賽參與中凸顯其價值,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進而提升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和運動素養。”小學生好勝心強,引入競賽是小學課堂教學的現實需求,更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對營造課堂學習氛圍、提升學生運動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教學“上兩步投擲壘球”時,教師示范動作后,讓學生兩人為一組進行練習。在巡視過程中,教師發現有的學生步伐掌握得不是很好,有的學生的投擲動作發生了變形。為了讓學生盡快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讓學生進行互評,指出對方存在的問題。學生在互評中相互交流經驗,教師繼續巡視指導。其中一組學生起了爭執,教師發現后主動詢問,及時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改進意見:“你們這次的步伐比上次有了很大進步,如果能放松些,把步伐再加大些,你們的表現會更完美。”通過這樣的競賽評價,使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有了新的認識。這里,競賽只是載體,競賽活動過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傳統的教師評價方式已不適應課堂教學的需求,課堂評價必須多元化,如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都可以作為教學評價的方式,這樣能夠讓學生對自身有更全面的認識,獲得好的教學效果。總之,自主學練模式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了范式,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教師應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等特點,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激發他們主動參與運動的熱情,提升學生的運動素養。
作者:曹晨佳 單位:江蘇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