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高專通信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校企合作模式概述
校企合作具有教育性、開放性、實踐性、技術性、流動性等特點,以培養合格的應用型專業人才為目標。校企合作是否成功的評價不是看科技成果的多少,不是看產品開發的成果,而是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生能否在走向工作崗位時直接能夠上崗操作,企業就業實現“零轉接”,從而盡快地投入到工作崗位中,為企業和社會服務。
高職高專院校應該根據通信技術行業和企業發展的狀況,根據通信技術的崗位能力需求與企業緊密合作,共同構建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在通信工程或產品開發的基礎上建立實習實訓環境,創建崗位培訓基地,并以此為載體建立通信技術專業技能課程和考核標準。同時根據崗位能力要求,從職業分析的角度建立高職高專教育通信技術人才技術和能力培養的知識結構提攜,開發課程,滿足典型崗位對人才技能的要求,構建全面、完善的通信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教學體系。
2.1校企合作的課程體系建設
從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出發,根據通信行業發展的現狀以及產業鏈職業崗位對人才技能的要求,從職業分析的角度入手,以培養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核心,建立通信技術高職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根據職業技能鑒定和評價標準,根據企業崗位需求開展課程體系的建設,以通信行業產業鏈的數據網絡、程控交換網絡、移動通信網絡、傳輸網絡崗位群為核心,構建“校企深度融合,課證相互融通”的通信技術工學結合課程體系。
2.2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建設
要保證校企合作的有效實行,需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校外頂崗合作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每年至少一個半月以上的頂崗實習機會,同時為專業教學的教師提供一個月以上的企業實習機會,以了解崗位發展的狀況以及最新的技術和要求。高職院校定期與通信企業合作,學校與企業共同建立生產性的實訓基地,集生產、銷售、維護于一體的通信產品的產業鏈,為學生提供有真正意義的產品研發崗位、銷售崗位、維修崗位的實訓環境,同時為教師的科研立項提供實驗環境,更為校企合作的課程設置、教材開發、科研項目的研究提供便利。要將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重點的位置,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為學生實踐創設環境和機會,使學生成為企業生產服務第一線急需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2.3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
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真正的體驗崗位實踐。在頂崗實習期間,對學生要以企業正式員工來看待,按照企業員工的標準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崗位能力要求,這對于學生工作能力的培養和經驗的積累十分有利。學校可對學生進行短期的崗位初步培訓后,按照崗位要求安排學生參加頂崗實訓,企業可給予學生相應的實習補貼和福利待遇。一般來說,對于崗位實習的補貼標準可參考企業的試用期和非試用期標準來給予。在合作企業批準的情況下,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可以實行崗位輪換制,以使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各種崗位的要求,為后續的學習和就業提供參考。
2.4校企合作師資隊伍的建設
校企合作的師資隊伍建設可通過企業引進、在職進修、崗位實踐等方式打造一支具有高專業水平、高實踐能力的專職教師隊伍。一方面,學校通過校企合作,聘用企業的技術能手或者資深技術人員擔任學校的專業兼職教師和企業實訓、崗位實習的指導教師,打造一支企業內部的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學校將本專業的專職教師選送到合作的企業中進行實訓鍛煉,經過一線的強化培養,提高教師的職業敏銳度,促進其職業技能和技術研發能力的提高,同時還可以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成為企業通信技術的骨干。學校要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崗位實踐中,增加實際操作的經驗,承接企業研發項目,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
作者:趙新亞 單位:沈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