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糖尿病足潰瘍愈合不同灸治時間臨床療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灸治時間對糖尿病足潰瘍愈合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醫院60例糖尿病足潰瘍的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艾灸15min組及艾灸30min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對潰瘍創面進行外科清創換藥,2~4d換藥1次。艾灸組按對照組方法清創后,分別給予艾灸15min及艾灸30min治療。結果:艾灸15min組與艾灸30min組患者潰瘍面積較對照組患者明顯縮小,創面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艾灸15min組與艾灸30min組相比,患者潰瘍面積及創面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艾灸15min組與艾灸30min組臨床有效率均為95.00%,高于對照組65.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艾灸15min與艾灸30min均能明顯縮小糖尿病患者潰瘍面積,并降低其創面評分,促進潰瘍愈合,艾灸15min即可對糖尿病潰瘍患者起到較好的臨床療效,艾灸時間過長反而可能增加患者燙傷的風險。
關鍵詞:艾灸;糖尿病足潰瘍;臨床療效
糖尿病潰瘍是慢性難愈性創面中最常見的一類缺損性創面,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據報道[1],中國糖尿病發病率為9.7%,糖尿病總人數超過9000萬人,其中,糖尿病足部潰瘍是其常見的并發癥,而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愈合困難,嚴重者可引起廣泛壞死須截肢,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目前,艾灸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療效得到充分肯定,但艾灸時間及艾灸部位的選擇對糖尿病潰瘍治療效果的影響目前還尚無定論。因此,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采用不同艾灸治療時間治療潰瘍創面,比較組間的療效差異,探討不同艾灸時間對糖尿病潰瘍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借鑒與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5月-2020年3月在湘南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住院并同意相應治療方案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及《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2]。根據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艾灸15min組及艾灸30min組,每組各20例。收集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BMI等一般情況,一般情況資料的均衡性較高,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1.2病例選擇
1.2.1診斷與納入標準①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及《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2];②年齡40~80歲;③能接受艾灸治療。
1.2.2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內臟疾病及腫瘤晚期等;②已診斷廣泛壞死須行截肢術者;③不配合治療者。
1.3治療方法
艾灸組與對照組均給予糖尿病基本治療,并根據病情應用抗生素等。對照組對潰瘍創面進行外科清創換藥,2~4d換藥1次。艾灸組按對照組方法清創后,進行艾灸治療,將艾條點燃對準創面,距離皮膚4~6cm,溫和灸,每日1次,15min組每次灸15min,30min組每次灸30min。在施灸過程中以術者手指放于施灸部位,感知艾灸溫度,防止燙傷患者皮膚。7d為1個療程,連續干預3個療程。
1.4療效評價
觀察指標:潰瘍面積及創面評分。潰瘍面積(cm2)=潰瘍長度×潰瘍寬度。采用《貝茨-詹森傷口評分標準》[3]對患者潰瘍面進行創面評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臨床療效評價:治愈:潰瘍創面完全愈合,臨床癥狀消失;顯效:潰瘍面縮小50%以上;有效:潰瘍面縮小50%;無效:潰瘍面無縮小,甚至惡化。
1.5統計方法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等級資料比較應用Mann-WhitneyU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珔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患者治療前后潰瘍面積及創面評分比較
治療前,艾灸15min組、艾灸30min組與對照組患者潰瘍面積及創面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艾灸15min組、艾灸30min組患者潰瘍面積較對照組患者縮小明顯,創面評分較對照組患者降低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艾灸15min組與艾灸30min組相比,患者潰瘍面積及創面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這提示艾灸15min與艾灸30min均可顯著促進患者創面愈合。
2.2臨床有效率比較
艾灸15min組與艾灸30min組臨床有效率均為95.00%,高于對照組65.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討論
祖國醫學認為,糖尿病潰瘍屬“脫疽”范疇,多因氣血凝滯,經脈阻塞,肢節失養所致,而艾灸具有透達經絡、溫行氣血之功效?,F代研究表明,艾灸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環,改善感染狀況,減少創面炎性滲出,從而加速潰瘍創口愈合。運用艾灸治療創面不愈合臨床早已有之,研究[4-6]表明,艾灸能促進糖尿病潰瘍創面愈合,直接在糖尿病潰瘍創面艾灸的臨床療效亦得到充分肯定。中華中醫藥學會的《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規范:艾灸》提出,溫和灸每次10~15min,以皮膚出現紅暈為度,但并未對艾灸治療糖尿病潰瘍的灸治時間制定相應的標準。目前,在艾灸治療糖尿病潰瘍的臨床研究中,艾灸時間15min、20min、30min均有選用[7-10],艾灸時間對糖尿病潰瘍治療效果的影響目前暫無確切定論。本課題發現,艾灸15min與艾灸30min均能明顯縮小糖尿病患者的潰瘍面積,并降低其創面評分(P<0.05)。艾灸15min組與艾灸30min組相比,患者潰瘍面積及創面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這提示艾灸15min即可對糖尿病潰瘍患者起到較好的臨床療效,艾灸時間過長反而可能增加患者燙傷的風險。
參考文獻:
[2]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糖尿病足病分會,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部糖尿病足病專家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血管外科.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1):19-27.
[4]葉建輝,蘭花蘭.紫草油合并艾灸在糖尿病足中的療效觀察[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13(1):18-19.
[5]孔俐丹.糖尿病足的中醫外治法[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5,7(6):320-322.
[6]馬春霞.艾灸輔助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足潰瘍寒邪凝滯型創面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5):40-41.
[7]陳俊歐.紫草油聯合艾灸對糖尿病足傷口潰瘍的護理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7):169-171.
[8]王如意.中藥配合艾灸治療糖尿病足潰瘍60例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2,8(7):55-56.
[9]劉迎春.復方四黃液配合艾灸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療效觀察及對策[J].中醫臨床研究,2011,3(8):87-88.
[10]翟春濤,田岳鳳.針灸時效-量效關系對機體免疫調節作用的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7(8):873-877.
作者:侯玉桃 彭璐琪 胡麗萍 肖麗 陳菁 謝菊英 單位:湘南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