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美術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它偏向于精神層面,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情感教育與美術教學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對于藝術創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是學生進行創造的基礎,在中學美術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對開展美術教學有推動作用。實施新課程標準不僅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還提出了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本文闡述了當前情感教育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及滲透策略,以供參考。
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發現美、感受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教學產生興趣,使情感教育與美術課堂教學充分融合,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踐行新課程改革思想的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美術教師應該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美術修養。因此,教師應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真正踐行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思想[1]。(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當今教育教學領域應該積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初中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術教學既承擔著德育的重任,也肩負著美育的使命,應該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進一步完善素質教育,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展現美術教育功效。
(三)是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審美素養的必要途徑
傳統的美術教學側重灌輸理論知識,教師的教學方式只有單一講解,不讓學生自己動手,導致很多學生喜歡美術卻不喜歡上美術課,對美術課產生抵觸心理,對美術教學提不起興趣,只會被動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卻不知道怎么運用。還有一部分美術教師雖然教學手段多樣,卻只側重傳授與美術相關的知識,在講完理論之后就指導學生直接進行創作,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這是提升學生審美素養的必要途徑,可以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踐行素質教育理念。
二、中學美術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美術教育意識
應試教育長期以來一直占據我國教育體制的主導地位,學校和家長只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認為美術、音樂、體育等是副科,可有可無,他們盲目認為學生只有學好文化課將來才會有出息,而音樂、美術等課程只會浪費時間。部分教師也產生了這種錯誤觀念,認為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對學生發展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就占用這些課程時間上文化課。對此,這些副科的教師也沒有辦法解決,長此以往就失去了教學的熱情,上課時消極應付,不認真想怎樣才能上好課,導致教學效率低、教學質量差。學生覺得上美術課沒意思,也不仔細聽講,致使美術教學陷入死循環。美術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卻經常被忽視,這主要是因為教育工作者缺乏美術教育意識[2]。
(二)師資力量薄弱
當前我國中學的美術教師數量較少,無法充分滿足美術教育的需求,農村地區更是極度匱乏,甚至美術教師都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專業水平明顯不足。教師缺乏美術專業素質就會影響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降低,喪失學習的主動性,不利于開展美術教學。
(三)教學內容單一
美術通常不在中考必考的科目范圍之內,只有專門學習美術的學生才會接受專業的美術技能培訓。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教授的內容都偏于簡單,對于缺乏美術基礎的學生來說,基礎美術知識沒有連續性,內容單一、枯燥而且和實際生活沒有聯系,學生很難學得進去;而對于美術基礎稍好的學生來說,基礎知識又無法滿足他們提升自身能力的訴求,學不到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學習內容過于單一,導致美術教育失去了本來的作用。
(四)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
大部分美術教師都是根據美術教材設置的內容進行課堂教學,沒有靈活變通教材內容。美術教材中有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沒有太大學習的必要,所以教師要以實際生活為準,根據當地特色選取合適的上課內容,讓美術課變得更加豐富、有特色。比如,陜北地區學校的教師就可以把農民畫和剪紙融入美術課堂,這樣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易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進一步滲透情感教育。
三、在中學美術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要素
美術教師要想實現在美術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首先應該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要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美術教材是最不能忽略的教育元素。科學設計的美術教材中蘊含著各種各樣的優秀要素,教師應該深入探究、努力挖掘,極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作用與價值,進一步實現情感教育的目標。從藝術角度來看,美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從本質上來講,美術是一種無意識形態的存在,藝術家在創作出藝術作品之后,人們需要展開審美欣賞活動才能最終賦予美術作品審美意義和價值。對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凸顯學生與美術作品、藝術家之間的銜接性,在多個主體之間架起橋梁紐帶為學生開辟通暢的學習思路,以此不斷促進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順利達成情感教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整理教材中蘊含情感教育元素的素材并將其融入美術教學內容。美術教材多以圖片為主,這些圖片表達了各種各樣的情感,如對冬日景觀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血濃于水的親情、堅不可摧的友情等。教師在進行美術學科情感教學的過程中應合理使用教材中的情感要素為學生建立情感教育基礎,提升情感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適時地利用這些情感素材,讓學生切實感受情感教育對人的沖擊和影響作用,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學生的思想情感與美術作品產生碰撞的火花,經由學生的想象力實現藝術作品的再創作,賦予學生獨特的情感學習體驗,相較于直白地學習理論知識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育人效果。例如,中學美術教材中令人印象深刻、難忘的一幅畫是“父親”,畫作展現的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父親,他皮膚黝黑、皺紋深邃,但眼神中卻透露著堅定的信念。欣賞完這幅畫之后,相信很多學生都會為之動容,內心會產生深深的觸動。此時教師應當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欣賞完作品之后,教師可以趁機提問“大家欣賞完以后有什么感受?看完畫中的父親,你們是否也會想到自己的父親,父親做過什么事情讓你們念念不忘呢?可以暢所欲言地談一談自己的想法。”這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切身經驗和感受體會作品的思想意蘊,可以幫助他們更深層次地理解作品。在學生分享完之后,教師再繼續講解這幅作品的創作技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美術的理論知識,還能引發情感共鳴,加深對作品的印象和理解,能有效將情感教育滲透到美術教學過程中。
(二)創新教學手段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學美術教師應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讓情感教育滲透進美術課堂,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要想在課堂上極大限度地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中學美術教師不僅要注重在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還要把這種教育延伸到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和全階段[3]。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搜集資料運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人物、風景、物體等作品并解析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引導學生用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美術理論知識和創作技法,還可以選擇合適的機會組織學生參觀美術館、博物館、展覽會等,在欣賞美的同時提升學生個人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對美術產生熱愛之情,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美術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而需要進行深度教學,中學美術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讓他們真正領悟藝術的真諦。在如今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學生可以從各個網絡平臺上看到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如素描、油畫、水彩、沙畫等,其中無不蘊含著獨特的思想情感,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等信息化手段的優勢展開多元化教學,積極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例如,在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搜索、收集大量優秀的剪紙作品給學生展示并制作相應的PPT給學生講述剪紙的來源、發展歷程以及剪法技巧,讓他們體會剪紙中蘊含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在這樣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開始自己的剪紙創作,通過實踐感受剪紙的魅力[4]。在學生正式開始創作之前,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優秀剪紙藝人的剪紙過程,讓學生對剪紙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與印象,從而產生創作的興趣。接著再組織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合作交流學習,也可以共同完成作品。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可以培養團結合作的意識,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創作自己理想的剪紙作品并嘗試展現出來,這樣把課堂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學會享受生活的樂趣。
(三)激發學生的情感想象力
美術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美術理論基礎才能用畫筆譜寫優秀的作品。但更重要的是美術也是一門藝術,學生學習美術知識也是在接受藝術的熏陶。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才能領會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從而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筆觸將腦海中的想象具象化,與美術作品產生情感共鳴。所以中學美術教師要想在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就一定要激發學生的情感想象力。因此,美術教師應多加引導學生,如在欣賞梵高等印象派畫家的作品時,學生由于缺乏想象力,無法對作品展開有效的聯想。此時,教師最好不要將作品的內容和要表達的主題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一步一步地理解作品內容。比如,在欣賞文森特·梵高知名畫作“星月夜”時,這幅畫用冷色調展現了一個寧靜、美麗的夜晚,但星空卻用暖色調點綴,學生可能不明白這樣處理色彩的意圖是什么,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想象從畫作上看到了什么,然后說出自己對畫作的理解,這樣學生就可以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把情感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學美術教師很容易發現激發學生情感想象力的妙處并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與思想情感。教師可以結合美術教學內容及要求綜合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情感實踐,促進思想情感與理論實踐的有機結合。一方面,教師自身要蘊含豐富的思想情感,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學生的思想和具體行為,充分激發學生的情緒力量;另一方面,教師應當積極適應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凸顯美術教育培養人格的功能,加強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元素,充分挖掘美術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元素,從而順利實現有效傳遞審美情感信息。
(四)增添美術課堂的感染力
中學階段的美術教學包含許多美術知識和藝術種類,并不是只有畫畫,還包含雕塑、書法、工藝等。也就是說學生要學習的東西比較復雜,很可能無法面面俱到,甚至會產生無所適從之感。所以,中學美術教師應盡可能地增添美術課堂的感染力,保證學生參與美術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從多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藝術鑒賞能力。中學美術教師可以科學設置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按照課時制訂短期目標和長期計劃,確保每一節美術課堂都干貨滿滿,能夠真正感染學生。例如,在給學生教授雕塑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小型雕塑讓每一個學生觀察、欣賞并搜集著名雕塑的圖片以便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接著準備一些與雕塑相關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為學生創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課堂富有感染力。在這期間教師可以穿插講解理論知識,帶領學生動手實踐,如此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中學美術教師也可以在合適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戶外寫生,讓學生到戶外描摹、繪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發現大自然的美,促使學生在戶外課堂欣賞美,發揮美術的審美功能。當學生受到藝術感染之后就能進一步發揮美術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從而陶冶學生性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四、結語
教師要想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就要從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符合中學生身心健康綜合發展要求的美術教學計劃,促使中學生在良好、健康的教學氛圍中增強美術學習的綜合技能。教師要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把審美教學和情感教育滲透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讓學生時刻感受美育帶來的樂趣,充分釋放自身的情感。
參考文獻:
[1]陳征燕,徐美芬.中學科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2]張斌.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9(36):161.
[3]譚孝會.淺談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美術與情感教育的融合[J].考試周刊,2019(25):181.
[4]朱春風.區域環境資源融入中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探究———以校本選修課《閩南傳統工藝美術課———剪紙》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12):56.
作者:劉睿瑩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