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盲校語文課堂教學表情教育滲透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盲生由于視覺缺陷,難以通過視覺來模仿和學習情感的表達方式。在盲校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表情教育,培養盲生的言語表達和情感表現能力,能夠對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產生積極影響,從而提升盲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關鍵詞】盲校;語文教學;表情教育;缺陷補償
表情是情感的外部表現,也是人們判斷他人情緒、情感的客觀依據,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語表情三種。隨著閱歷和修養的增加,人們可以根據當下所處的環境,有意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表情,這一過程中視覺所起的作用相當重要。在生活中,明眼人可以通過視覺觀察世界,模仿他人,建立情感與形象的直接聯系,從而形成豐富的表情。由于視覺的缺失,盲人缺乏對情感表達的形象認識,從而導致他們的情感發展受到限制,難以在認知事物時激發特定的情感。這是盲生表情冷淡的一個重要原因。表情的控制與調節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盲生由于視覺缺陷,難以通過視覺來模仿和學習情感的表達方式,但可以通過其他感官學習加以補償。2016年教育部頒布了《盲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肢體語言、表情和語氣的使用提出了明確要求。盲校語文教育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資源,在盲校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表情教育對盲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能對盲生今后的生活、社交、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為盲生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一、盲生表情發展問題現象分析
為了在后續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優化表情教育,筆者首先對盲生表情發展的主要問題進行了針對性分析。一是面部表情能力普遍較差。在長期的教學和管理實踐中,筆者發現,不論年齡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盲生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呆板、冷漠的,同時,他們經常會做出“不合時宜”的表情。例如,有學生歌唱得很好,但缺乏表情,無法使人感受到聲情并茂;有學生相聲說得不錯,但面無表情,手勢也很少,想引人發笑卻常達不到預期效果;有學生犯了錯,老師批評他時,他臉上卻一直卻掛著“笑容”;等等。二是身段表情能力總體不佳。筆者對某盲校高年級39位盲生(其中全盲學生18名,低視力學生21名)進行觀察與測試,結果發現:90%的全盲學生、25%的低視力學生不會做擺手、握手這兩種動作;僅有23%的低視力學生能較正確、自然地做這兩種動作;其余的學生能做這兩種動作,但較為生硬、不自然。可見,盲生在身段表情上存在嚴重的不足。三是言語表情能力亟待提升。盲生在說話時語調大多缺乏變化,講話速度較為緩慢;發音時嘴唇動作少,音調普遍低沉;經常出現“語義不合”的問題,將許多沒有切身經驗的詞語概念不求甚解地任意套用。此外,盲生在各種場合與人交往時,言語表情大多單調且不合時宜。可見,盲生在言語表情方面同樣存在著明顯不足。但在盲校,朗誦、合唱等社團活動非常豐富,經過練習,很多盲生在言語表情方面提升較大,能夠較好地掌握言語表情技巧。總體而言,盲生表情發展問題主要集中在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兩個方面,言語表情能力在經過一定的練習后會有較大提升。因此,盲校語文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的教育,同時繼續抓好言語表情的指導,從而全面有效地增強盲生的言語表達和情感表現能力。
二、盲校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表情教育的步驟與內容
《盲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6年版)》在第四學段“口語交際”的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提出,要“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注意表情和語氣,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新課標在中高年段提出表情發展方面的要求,充分考慮了盲生能力發展特點和盲校教育教學實際。然而,盲生的表情教育應是全學段都要注重的內容,盲校語文教師要抓住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契機,從中挖掘表情教育的資源,從認識詞語詞匯入手逐步開展表情練習,使盲生在理解表情詞語詞匯的基礎上逐步增強表情管理能力。
(一)注重對表象詞語的理解表情是一種視覺直觀,由于盲生缺少對視覺形象的認知加工,在了解表情時需要借助直觀學習。因此,要提升盲生的表情管理能力,首先應當培養他們對表象詞語的理解能力,引導他們逐步增強直觀表象能力和感性想象能力。教師在盲校語文課堂上教授蘊含感情色彩的表象詞語,如麥穗、波浪等時,要為盲生進行詳細的解讀,引導他們努力去感受表象。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制作一些盲文凸點圖或搜集一些表示喜、怒、哀、懼等基本面部表情的泥塑品,方便盲生使用觸覺感受詞義中蘊含的情感,逐步提高盲生對表情及其所對應的情感的感知和認識水平,拓寬他們的知識面。
(二)重點強化姿態、神態詞匯的練習在盲生有了一定的直觀感受之后,教師要就姿態、神態方面的詞匯開展重點強化練習,引導盲生去感受和理解自己或他人表情的變化。在教授如“抬頭、搖頭、挺胸、招手、揮手、微笑、皺眉、屈膝”等表示基本面部表情或姿態的詞語時,教師要準確地描述,并做示范表情或動作讓盲生觸摸,鼓勵他們嘗試模仿。在盲生模仿出相關表情后,教師要及時做出評價,幫助盲生建立正確的表情概念。當盲生掌握這些基本面部或身段表情后,可以在教學中滲透一些表示神態心情的詞語,如“喜出望外、動人心弦、垂頭喪氣、大喜過望、情不自禁、聚精會神、忍俊不禁”等,幫助盲生將相應的情緒情感與姿態神態詞匯形成正確的對應關系,強化對這些表情的理解。
(三)開展豐富的表情教育活動對于盲生來說,抽象詞語詞匯練習必須與親身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師還可以開展角色扮演等豐富的表情教育活動,讓盲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并運用面部、身段以及言語表情來表達。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荷葉圓圓》這兩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角色扮演貫穿整節課堂,讓盲生分別帶上各種小動物的頭飾,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聲音,利用身體姿態的變化以及豐富的面部表情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這樣不僅可以使盲生充分掌握課文內容,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盲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練習了對表情的控制和調節。
(四)重視多種表情的綜合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各種表情需要綜合運用才能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因此,課堂上僅僅教會盲生運用某一種表情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高度重視培養盲生綜合運用多種表情進行溝通的能力。例如,盲生在表情達意時容易出現動作生硬的情況,做不到各種表情的自然配合與協調運用。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表情朗誦法對盲生進行指導,讓盲生在言語表情外再配以適當的面部與身段表情,既加深盲生對文本的理解,又使其練習綜合運用多種表情進行表達。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后時間和社團活動,鼓勵和引導盲生綜合運用多種表情,不斷優化日常的溝通交際。
三、盲校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表情教育的成效與思考
通過一學年的實踐研究,筆者發現表情教育確實能顯著改善盲生的情感表現,使其在精神面貌、待人接物、情感發展等方面有較大的提升。盲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覺地運用一些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原來盲生很少運用手勢與人交談,現在他們已經能夠比較自然地運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與明眼人的交往中,也不像以前那樣縮手縮腳了;經過表情教育的盲生,在詩朗誦時,會自然地加入一些身段表情,同時也會注意面部表情的變化。當然,實踐中筆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并做了進一步的思考。如:對于不同學段的盲生,如何更科學地確定表情教育的側重點;表情教育與學科知識教育之間如何更好地協調配合,從而不影響語文學科教育的目標任務要求;如何提高全盲生和低視力學生的表情教育實效等。這些問題需要盲校語文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加強探索實踐,以進一步增強盲生的情感表達能力,為盲生更好融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孫建國 徐文秀 單位:河南省鄭州市盲聾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