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欣賞課的課堂教學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初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培養音樂藝術修養等方面的問題,結合作者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總結的方法經驗,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分析。通過培養學生的聽力、結合舞蹈和器樂演奏、參與分析評論等方法,使學生在教學互動中提高音樂欣賞的教學效果和欣賞能力。
關鍵詞:音樂欣賞;教學效果;課堂互動
音樂欣賞是一門重要的音樂學習課程,但由于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對音樂發展歷史的了解不多,在學習音樂欣賞課時就顯得抽象難懂,對教師講解的歌曲分析也感到枯燥乏味。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學就會感到困惑和厭倦,對音樂欣賞課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欣賞欣賞教學目的就難以實現。如何提高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效果,是音樂教師需要思考解決的教學難題,我在長期的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方法和經驗,供大家參考。
一、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聽力
音樂是一門有關聽覺感受的藝術,訓練聽力就成了學習音樂欣賞課的基礎內容,敏銳的聽覺能力放是能夠通過課堂培養訓練而獲得的,培養了“音樂的耳朵”就為以后的音樂學習打下來很好的基礎。“聽力”的訓練是要有目的,重點培養學生對要學習音樂欣賞作品全面了解,通過“聽”能夠分辨出音樂的基本節奏旋律、速度力度、和聲調式等各個創作藝術細節,感受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創作情感,感受作品演唱和演奏者的內心世界,讓音樂作品的美感流傳到學生的聽覺感受中,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從而完成對音樂藝術的享受共鳴。
二、在音樂聽覺中培養想象力
音樂是一門需要依靠聽覺器官來完成的感知藝術,與繪畫、舞蹈、雕塑等視覺藝術有著很大的區別。音樂的表達要通過旋律、節奏、模擬聲響等各種要素,來表現具體的情景和故事,通過把控聽眾的想象力,來一步一步引導進入虛擬音樂場景,完成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所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是欣賞音樂學習的前提。如:在欣賞古典二胡曲目《春江花月夜》時,應引導學生注意聆聽樂曲中關于寧靜月色的情景表現,舒緩的曲調好似平靜的江水,柔美的月色,微風吹動的花叢,腦海中出現一片祥和的畫面。
三、在音樂聽覺中學習分辨參與演奏的樂器
音樂是由樂器演奏出來的,有的音樂是單一的樂器演奏而成,有的音樂是由多種樂器合奏而成,樂器又分中國傳統樂器和西洋樂器。學習音樂欣賞課程,首先要從學習樂器開始,讓學生們掌握樂器的種類和演奏方法以及演奏音色特點。在中國的傳統樂器中,最簡單的器樂是打擊樂器,如:鑼、鼓、缽、镲、擊板、梆子、碰鈴、木魚、三角鐵、手鼓、腰鼓、編鐘等;吹奏樂器有:笙、簫、笛子、巴烏、嗩吶、喇叭、管子豎笛等,民族樂器分彈撥樂器:琵琶、三弦、古琴、古箏、揚琴,冬不拉、熱瓦普、等;弓弦樂器有:二胡、板胡、高胡、京胡、馬頭琴等。西洋樂器分:鍵盤樂器,主要有鋼琴、風琴(手風琴、腳踏風琴)、電子琴等;管樂器,主要有單簧管、雙簧管、巴松(這些也叫木管樂器),小號、圓號、長號、長笛、短笛、薩克斯等(這些也叫銅管樂器);弦樂器,有小提琴、大提琴、貝斯、豎琴、吉他等;打擊樂器,有軍鼓、爵士鼓、鑔等;另外還有電聲樂器,如電子琴、電吉他、電貝司等。讓學生熟練的掌握辨別各種樂器的聲音和演奏特點,是音樂欣賞課程的基礎,同時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樂器的興趣。
四、借助舞蹈和音像課件幫助理解音樂的內涵
音樂和舞蹈是一對孿生姐妹,在音樂史上歌舞是并存的,并且共同發展成為人類的業余生活元素。學習音樂欣賞,更要借助音樂做動視屏音像共同學習,利用體態語言去表現音樂,培養學生對的深層次理解能力。比如:在欣賞世界名曲管弦樂《四小天鵝舞曲》時,可讓學生觀看歡快的芭蕾舞音像,讓學生更生動的了解西洋樂器和西洋樂曲的知識,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促進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音樂視野。讓學生觀看相應的音樂作品背景圖像,能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同時參與到音樂欣賞作品的學習中,更好的達到欣賞音樂作品的目的。如:在欣賞學習《船工號子》這首曲目時,可輔助播放解放前船工拉纖的圖片,把具體形象的事物與抽象的樂曲融為一體,把歌曲創作背景和音樂旋律一起展示出來,更能激發學生們對音樂創作的思考。
五、課堂提問與思考
在學習欣賞音樂課時,教師應根據播放學習的曲目,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比如:作品的年代背景與社會狀況,作品的旋律和表現的主題,作品的演奏樂器與風格等。在思考中學習更能讓理解記憶和產生感情共鳴。比如:在欣賞歌曲蒙古歌曲《嘎達梅林》這首歌時,要提問“嘎達梅林”是什么樣的人物?音樂有什么特點?在學習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這首歌時,要提問并介紹新疆的自然風情及新疆各民族的生活特點,新疆歌舞的特點等等。通過提問讓學生參與思考和學習音樂背景,把握音樂特點,再次欣賞音樂時就會有自己的感性認識了。
六、參與演唱和分析討論
在欣賞音樂時可以帶領讓學生學習演唱這個曲目,在演唱過程中學生將會更直接的理解音樂的美感和特點,通過演唱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演唱能力和對作品的表現能力,從而加深了對作品的審美能力。分析評論是音樂欣賞的目的,通過交流觀感心得,矯正學生對作品的鑒賞偏差和不足,讓學生了解傳統音樂和世界名曲的魅力所在。
七、結語
一堂成功的音樂欣賞課,能夠激發學生對傳統音樂和世界名曲的欣賞興趣,從好的音樂作品中獲得美妙的音樂享受,養成聆聽高雅音樂的良好習慣,培養對名曲名著的分析能力,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提高音樂素養,實現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
作者:黃帥武 單位:商丘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