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特殊教育學校讓學生學習小學語文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中國有一定數量的殘疾兒童,為了使有特殊問題的兒童能夠正常地接受教育,設立了特殊兒童教育學校。語文是特殊兒童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語文藝術的教學對學生學習語文具有促進作用,可以使特殊兒童增強與他人溝通和社會適應能力。文章針對特殊學校的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小學語文知識的講解。
一、引言
開展特殊教育是為了滿足特殊兒童的受教育需求,進一步開發和培養特殊兒童的學習潛力。學習語文可以幫助特殊兒童逐步具備相應的溝通能力,讓特殊兒童與社會接觸,與他人交流。語文藝術教育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之一,特殊學校因為學生的不同,在教育方式以及內容上面也會不太一樣。因此如何讓學生學習語文成為特殊學校教育的學習重點。
二、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學習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對母語了解的開始,對于特殊兒童來說,小學語文是打開他們心靈的一個方法,有效地學習小學語文可以加強特殊兒童與他人溝通和對社會適應的能力。小學語文是特殊兒童覺著難度最大、不易掌握的學科之一。在特殊兒童中,有很多都是聾啞兒童以及智障兒童,這些兒童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的困難,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去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以及學習語文的興趣。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根本區別在于學生的特殊性,因此對特殊兒童的語文教育不能像常規課堂教育一樣,他們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相關人員進行一定的重視,并且采取相關有效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適當地應用語文藝術教育方法,從而達到提高特殊兒童學習語文的目的。如果按常規課堂教學的話,特殊兒童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出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興趣等問題,因此影響特殊兒童的學習狀況,間接導致特殊兒童對社會適應能力差。語文藝術的教育對于特殊學校教育的教學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面與常規的教學不同,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因此在特殊教育當中,小學語文的教育非常的重要。
三、特殊學校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方法
特殊教育學校對特殊兒童的教育課程內容以及教育手段有特定的方法,教師對特殊兒童的教學也各有不同,每一個特殊兒童對于學習的態度以及興趣也不一樣,因此語文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要做到“具體事情具體分析”,針對特殊兒童的語文教育采取一些更加有效的方法。語文藝術教育對于特殊兒童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直接提高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因此語文藝術教育是特殊學校教育的一大重點,文章提出了特殊學校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幾個方法。
(一)提升特殊兒童的語文學習興趣
特殊兒童相對于普通兒童來說,情緒更加脆弱,心理更加敏感,他們會更加在意生活以及學習當中的細節,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直接影響特殊兒童,觸碰著他們的神經。教師對于特殊兒童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充分培養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以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促進特殊兒童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方法,可以適當地采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如音樂教學方法、繪畫教學方法等許多方法。特殊學校的語文教師應該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特殊兒童對學習語文充滿興趣。語文藝術的教育可以直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進行語文人教版教科書的講解過程中,可以采用音樂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解《小燕子》的課文時,教師可以采用播放小燕子的兒歌、視頻以及動畫片等,讓學生在聽小燕子的兒歌時,可以體會小燕子片頭曲的歡快和春天來臨的喜悅,讓特殊兒童可以感受到萬物復蘇、鳥語花香的意境和氛圍。教師可以帶著特殊兒童在樂曲中朗讀,一邊聽樂曲一邊給學生講解《小燕子》課文的內容,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有趣的教學,不僅讓特殊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小燕子,還可以增加特殊兒童對課文的理解。從而起到提高特殊兒童學習興趣的作用。也可以采用繪畫的教學方法,教師帶領特殊兒童一起進行繪畫,讓學生根據《小燕子》的課文內容進行創作,不僅讓特殊兒童發揮豐富的想象力,還可以提高特殊兒童的動手能力。學生通過自己對《小燕子》課文的理解,展現在繪畫當中,教師可以在學生的繪畫作品中講解《小燕子》這篇課文,還可以對特殊兒童進行適當的鼓勵。這些都會讓特殊兒童對學習語文充滿興趣,因此語文的藝術教育對于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閱讀的方法促進特殊兒童的學習
對于特殊兒童來說,閱讀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環節,也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閱讀能夠打開語文知識的大門。小學的學習關鍵時期,也是特殊兒童語言發展的敏感階段,小學時期的教育對于特殊兒童的語言能力以及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些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學生汲取知識,而閱讀是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有效的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課內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從而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果只是閱讀就過于枯燥,采用語文藝術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讓學生進行閱讀,語文藝術教學不僅可以增強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特殊兒童對閱讀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特殊兒童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內容以及困難時,教師可以采用語文藝術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對內容進行理解。教師在組織特殊兒童進行閱讀時,可以采用書法教學的方式,讓特殊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摘抄,在學生摘抄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解書寫的由來,從而慢慢滲透書法知識,讓學生對書法產生興趣,進一步增加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還可以采用視頻教學的方法,學生在閱讀名著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結束之后,適當給學生播放名著的影視作品,讓學生在觀看影視作品的時候,進一步理解閱讀的內容。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名著內容。
(三)采用技術教學的方法來輔助課堂教學
多媒體在特殊教育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輔助。多媒體的使用主要是以教師為主,使用多媒體對于特殊兒童來說難度相對較大,但是教師可以簡單地設計操作環節,降低操作的程度,簡單的連線、點擊圖片、找不同等活動,可以適當改變特殊兒童的被動的學習態度。另外,學校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設備,練字的軟件、讀書的軟件等輔助器材,使特殊兒童能夠進行有效的語文學習。特殊兒童可以利用這些輔助軟件,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從而增強學習語文的樂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特殊兒童利用軟件進行學習,還可以緩解教師的工作量,教師充分利用輔助軟件對特殊兒童進行教學,使教學藝術化,輔助教學的器材對于教師進行藝術化教學具有推動作用,所以適當地采用輔助器材,是采用技術教學方法的手段之一,也是特殊兒童學習語文的一種有效方法。
(四)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特殊兒童本就與其他兒童不同,缺少與教師的溝通。在課堂上,特殊兒童與教師的互動性極少,這個時候就需要增加開放性的問題來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特殊兒童發揮想象力,答案的豐富性會讓特殊兒童開動腦筋,進行思考,從而達到與教師溝通的目的。教師進行圖片提問不僅是語文藝術教育的一種方法,也是提高課堂互動的一種方法,教師可以問語文書中的插畫,“《小燕子》課文中的背景插畫是什么啊”等類似的問題,讓特殊兒童可以開動腦筋。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提問教學活動設計得有趣,從而讓特殊兒童能夠抓住問題的重點,進行思考,使特殊兒童積極地參加活動,讓特殊兒童在游戲中有效學習,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達到與教師有效的交流,這也是促進語文藝術教學的一種方式,也是特殊兒童有效學習小學語文的一種有效方法。
(五)學習藝術化
藝術化的教學,是語文總體教學中的一種方法。教學藝術化,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講解,教師把枯燥無味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在課文講解時,教師可以讓特殊兒童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自己所喜歡的角色,然后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既可以讓特殊兒童體會到閱讀的興趣,還可以增加特殊兒童對課文的理解。在角色扮演時,可以增加特殊兒童之間的交流,讓他們之間相互溝通。同時還可以促進教師與特殊兒童的互動,讓特殊兒童逐漸地與他人溝通,與社會接觸。或者采用表演的方式,來增加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找一些簡單有趣的課文片段,讓特殊兒童在閱讀完畢之后,憑借自己的理解,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表演,把閱讀變成表演,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間接促進特殊兒童的學習,讓特殊兒童在表演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六)教師細節化
特殊兒童是一個敏感、脆弱的群體,他們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愛。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教學進行細節化,會讓特殊兒童從心理上喜歡教師,從而喜歡學習。教師常常在學校可以帶著學生一起進行游戲或者折紙之類的活動,讓特殊兒童從心底感受到教師的善意,從而使學生愿意主動與教師親近,間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態度在教育的過程中是非常的重要的,特殊兒童不像正常學生那樣好管理,所以教師在教學管理方面要有一定的耐心,要細心。
四、結語
特殊兒童的教育也是中國教育的一大重點,語文是特殊兒童學習的重要學科。語文藝術教育是進行語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增強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特殊兒童與他人的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語文作為學習重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教學手段與方法,尤其在特殊學校教育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董雁鴻.淺談特殊教育學校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J].黑河教育,2019(8):85-86.
[2]陳麗娟.家校融合理念下的人文關懷:淺析特殊教育學校小學語文教學[J].文教資料,2019(9):60-61.
作者:林玩華 單位:福建省漳州市陽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