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綜合治理水資源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科學實施,全省水資源工作成效顯著
1.1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強力推進
國家確定在我省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以來,在廳領導的強力推動和相關處室的大力支持下,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一是建立分工負責機制。省綜治辦將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分解為32項工作,我處將涉及水利的27項工作進行了細化,明確了主管領導、牽頭處室、工作內容、時間節點、質量要求和保障措施,定期按任務分工督導進度。二是組織編制實施方案。成立4個技術工作組,歷時5個多月,協調300多人次參與,經過深入項目區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多次修改完善,于5月8日通過國家四部委專家審查,5月26日省政府第23次常務會審議通過,6月3日印發實施。三是突出創新體制機制。重點開展了農業水價、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和小型水利工程運行管護機制改革,出臺了《河北省水權確權登記辦法》、《地下水壓采效果評估辦法》等8個體制機制創新政策文件。確定了生活、非農生產、生態環境用水以取水許可,農業用水戶以水權管理的新模式,打造了東光縣、成安縣水權確權典型引導示范縣。四是狠抓項目督導協調。主動協調省直有關部門,出臺政策文件,下撥項目資金,督導項目進度,研究推進措施。參與了省政府推進會、現場觀摩調度會的組織與實施,建立了項目進度統計制度,打造了一批工程項目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先行示范縣。與市、縣密切工作聯系,形成工作合力,保障了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1.2水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明顯加大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精神,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高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提供重要保障。一是加強重點區域環境治理,積極督導協調北戴河及相鄰地區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水利項目建設。邢臺、邯鄲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順利通過水利部組織的專家評審,承德市被列為第二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承德、張家口市被列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二是探索建立水生態補償機制,積極推進灤河流域水生態保護工作,針對潘大水庫網箱養魚,認真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開展了潘大水庫生態補償機制調查研究。三是加強城市飲用水水源安全保護,組織開展了國家確定的7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核準了全省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開展了安全保障檢查評估工作,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
1.3京津冀協同發展水資源工作成效顯著
河北省與京、津兩市山水相依,同處嚴重缺水和水生態脆弱、水環境惡化地區,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駛入“快車道”,加強水資源保護、推進水環境改善,成為合作發展、同創共贏的時代所需。一是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全面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積極推動河北省與京、津兩市“6﹢1”和“4﹢1”戰略合作文件簽署,把共同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二是加強與京津兩地水務部門溝通,開展多層次的協調對接工作,在灤河綜合治理、水生態補償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在許多方面達成共識。三是積極實施21世紀首都水資源規劃項目,有力保障了首都用水和水環境安全。2014年下達資金6087萬元,重點開展了3個輸水河道治理工程和3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項目建設,各項工程進展順利。四是組織向北京集中供水工作。從2003年開始,連續12年向北京官廳、密云水庫集中輸水2.7億m3。2014年,對張家口友誼、響水鋪等水庫蓄水情況、輸水線路、渠道現狀和輸水意愿等情況進行摸底和調查,從我省云州水庫向北京集中供水1121萬m3。
1.4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進展順利
為加快推進全省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我廳組織力量編制完成了《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河北省技術方案》和《河北省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確立了我省“四網一平臺”建設的框架體系和主要建設內容。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河北省部分省水資源監控中心、國控點和部分水環境監測實驗室投資已安排到位。省水資源監控中心初步建設完成,省水環境監測實驗室的設備已采購完成,具備了水質監測條件,石家莊、邯鄲等市國控點及前期建設的張家口、廊坊等市地下水位監測數據已經接入省級平臺。結合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工作,我廳在南水北調受水區7個設區市,布設地下水位監測站1690處,新建非農取用水戶水量監測點2843處,力爭2015年第一季度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1.5節水型社會建設深入推進
河北省水利廳始終將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通過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節水技術改造升級,實施農業、工業、生活節水工程建設,深化水權水價改革,大力開展節約用水宣傳,節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顯示,2013年河北省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2010年的0.646提高到0.662,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農業用水量逐年下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逐年下降;城鎮居民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90%以上。為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節水工作,安排了《河北省節約用水規劃》編制工作,并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完成河北省用水定額修訂工作。
1.6水資源立法工作不斷強化
圍繞提高立法質量、創新立法形式,河北省水利廳扎實推進《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條例》和《河北省水功能區管理規定》立法工作。積極配合省人大、省政府法制辦全力做好兩部法規規章的起草、修改、調研、論證、座談和協調等工作。目前,《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條例》已經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河北省水功能區管理規定》已經省政府第四十一次常務會研究通過,兩部法規規章均將于2015年3月1日正式施行。年內,省政府還印發或批準印發了《關于公布平原區地下水超采區、禁采區和限采區范圍的通知》、《關于印發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河北省受水區地下水壓采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立法工作的重大突破,為我省加強水資源管理保護,推進依法治水管水,提供了堅強的法制保障。
2.統籌謀劃,開辟燕趙人水和諧新格局
2014年,水資源工作之所以能夠取得新進展,重點領域之所以能夠取得新突破,一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廳黨組的關心重視和正確決策;二是得益于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精心組織實施、層層落實責任;三是得益于省直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省內外水利科研、勘測設計等技術支撐單位的智力支持,以及廳機關兄弟處室的鼎力幫助;四是得益于社會各界的關注、輿論的宣傳和群眾的積極參與。2015年將是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和加快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的關鍵之年,水資源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新時期重要治水興水思想為指引,著力破解水資源困局,優化水資源配置,不斷加強各項制度和基礎能力建設,加大《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條例》和《河北省水功能區管理規定》宣傳力度,爭取在新的一年再上新臺階。
2.1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嚴格水資源論證,新上項目實行關口前移,將水資源論證作為項目立項、審批的剛性前置條件。繼續推進規劃和工業園區水資源論證工作,加大水資源論證監督管理力度。嚴格取水許可,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新增取水的建設項目。同時,結合南水北調引江水使用和水權確權登記等工作,開展好取水許可證換發工作。加強水資源費征收管理,加大征繳力度,加強監督檢查,規范水資源費使用管理。強化水資源統一管理,對城鄉供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環境治理和防洪排澇等實行統籌規劃、協調實施。組織好2014年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以“三條紅線”控制指標為重點,進一步健全相關制度,細化任務和責任分工,強化工作措施,確保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到實處。積極做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省內期末考核和國家年度考核試點驗收工作。
2.2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
加快《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方案(2015年度)》編制和報批工作,根據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總體目標,結合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形勢與2014年試點區地下水超采治理情況,合理確定治理范圍、壓采目標、治理措施等內容,確保完成年度壓采任務。編制完成《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中長期規劃》,確定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近期、中期、遠期的壓采目標、治理范圍和具體措施等內容,對壓采效果進行合理分析。建立并完善全省水資源使用權登記制度。探索開展工農業生產新增用水水權轉讓,鼓勵水權交易,通過水市場取得水資源使用權,實現轉讓有償、超用加價、節約有獎,為治理地下水超采探索新路子。
2.3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文明建設
完成水資源保護規劃編制,全力推進規劃實施。組織開展城市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檢查,加強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組織開展水功能區、入河排污口、水源地專題調研,提出監督管理意見,加大監測力度。依據國家法律和行政許可有關規定,做好水利水電項目環評預審工作。配合環保部門做好“水十條”實施。指導邯鄲、邢臺、承德市搞好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灤河流域國土江河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積極探索水資源水生態補償機制。繼續實施21世紀首水項目,爭取國家資金,用于河流生態修復治理和河道治理項目的實施,保護和改善上游地區生態環境。
2.4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水平
全面完成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河北省部分建設,實現與水利部的互聯互通。多方爭取資金,加快推進地表水監測站網、地下水動態監測站網、水質監測站網、重點取用水戶監測網和省水資源信息管理平臺“四網一平臺”建設,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效果評價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健全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水資源管理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為推動水利改革發展做出新貢獻。
作者:王英虎 單位:河北省水利廳水資源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