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稅制下制造業納稅籌劃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近年來納稅改革力度極大,制造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制造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需要根據現行的政策法規改善自身的納稅籌劃水平,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幫助企業節約更多的生產成本,幫助企業在制造行業中立于激烈市場的不敗之地。新稅制下的制造業開展納稅籌劃對于企業的日后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首先對新稅制與制造業納稅籌劃進行概述,其次對新稅制對制造企業納稅籌劃的影響進行分析,最后對新稅制下的制造業納稅籌劃策略以及納稅籌劃防范措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稅制;制造企業;納稅籌劃
一、新稅制與制造業納稅籌劃概述
(一)新稅制
1.所得稅
新稅制對企業所得稅過渡期進行全新規定,即原有享有低稅率優惠政策的企業能夠得到更長的5年所得稅過渡期,此外新稅制還對有關過渡期優惠政策和相關規定進行再次明確。新稅制中新增小微企業的所得稅率為20%,進而給予小微企業更多的發展政策支持,同時通過實現小微企業的節稅空間最大化,繼而給予小微企業資金鏈調整的空間,全面提升小微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制造企業需要緊緊抓住新稅制全面實施的發展機遇,了解新稅制與以往稅法之間的改變趨勢,抓住制造企業內部依據新稅制改革的改革要點,在法律政策允許的范圍之內最大限度地節約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
2.增值稅
從我國近幾年來的稅制改革政策中可以了解到,我國增值稅納稅范圍正處于不斷增加的趨勢下,新稅制中有關增值稅改革的最具代表性改革政策就是“營改增”政策,即實現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規定。這一規定的出現有效解決我國以往出現的重復性征稅問題,減輕納稅企業的納稅負擔,有效優化我國的稅收結構。當下我國有關增值稅的相關稅收規定仍舊處于試點修改階段,因此不同領域行業的增值稅征收政策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從當前增值稅改革試行情況來看,我國增值稅規定解決以往重復征稅的問題,而不同行業稅率的規定極易導致個別行業的稅率征收過高,造成該行業納稅負擔增加的問題。整體來看我國的增值稅改革較為明確,制造行業企業需要對增值稅改革趨勢進行全面細致分析,根據考察相關稅收政策,進而制定全新的納稅籌劃策略,實現制造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二)制造業納稅籌劃
制造企業開展的納稅籌劃主要是指企業為了降低自身的納稅成本,減少企業的稅務資金支出,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開展相應節稅設計方案,進而實現企業節稅發展目標。制造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策略是必要的,由于當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瞬息萬變,制造企業要想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屹立不倒,就要打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學會在轉瞬即逝市場危機中發現可推動企業長久發展的商機。企業資金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資金流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因此制造企業需要利用納稅籌劃合法節約自身的開支成本。制造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策略的可行性,企業整體層面考慮實現企業稅后利潤最大化以及企業稅負最小化的發展目標,為此企業需要在不損害國家利益以及企業自身利益的條件下,有效應用稅收體制改革發展機遇為制造企業的合理納稅籌劃發展奠定基礎。
二、新稅制對制造企業納稅籌劃的影響
新稅制對于制造企業的納稅籌劃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轉變制造企業的納稅主體形式,同時制造企業的制造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調整,制造企業需要借助產業結構調整形式實現制造企業納稅形式的轉變。第一,幫助制造企業向服務型企業的方向發展。新稅制前的征稅政策的征稅對象為制造企業的銷售總額,制造企業中所有的生產產品以及購買的技術都是需要被征收營業稅的。制造企業在納稅過程中需要根據產品服務提交相應數額的稅款,在這種稅務體制下的企業納稅行為極易出現重復納稅問題。而企業要想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競爭發展水平,納稅籌劃管理人員在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需要實現納稅籌劃管理向服務型企業納稅籌劃管理方向轉變,確保企業能夠有效開展新稅制的下納稅籌劃工作。第二,督促制造企業實現發展技術的有效創新。制造企業與其他服務型企業仍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制造企業在新稅制下需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需求,將企業的內部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轉變,明確新稅制對于企業發展規劃的影響,明確制造企業在納稅過程中并不需要擔心重復納稅的問題。此外企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新稅制將企業納稅籌劃管理重心進行轉變,將省下的部分納稅資金用于企業技術發展創新,全面提升企業制造技術水平。
三、新稅制下的制造業納稅籌劃策略
(一)增值稅優惠政策
制造企業針對增值稅開展的節稅措施較多,第一,利用免稅政策來分析制造企業內部主營業務中是否存在免稅項目,借助這一政策規定實現對企業內的相關免稅項目進行免稅,進而全面節約制造企業的納稅成本資金。第二,利用即征即退稅務政策實現制造企業的節稅,即征即退稅務政策是對制造企業極具針對性的政策規定,即征即退政策就是利用廢棄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能夠節約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同時企業利用廢棄材料生產出的產品還能享受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制造企業的納稅壓力。第三,增值稅政策中對于錄用殘疾人的制造企業也有相關的優惠政策,即制造企業錄用殘疾人員達到一定數量后,即可享受即限額即征即退優惠政策。
(二)營業稅改增值稅
新稅制中的改革關鍵點就是“營改增”,營改增政策對于制造企業的納稅籌劃策略有著極大的參考借鑒作用。新稅制中的交通運輸服務僅按照9%的稅率征收增值稅,為此制造企業的運輸費用抵扣也就有6%的提升空間,進而有效降低制造企業的納稅金額,減輕制造企業的納稅負擔。
(三)所得稅優惠政策
第一,所得稅優惠政策中指出,企業研發產生的稅務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進行扣除,因此制造企業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在不會大幅度增加企業技術研發成本的環境下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第二,企業進行證券投資的投資行為也可應用稅收政策優惠,企業由證券市場得到的收入并不會計入納稅范圍之中。
四、新稅制下制造企業納稅籌劃防范措施
(一)認定制造業企業納稅資質
制造企業通過認證企業納稅主體資質,可全面提升納稅籌劃工作部署效果。在進行企業納稅主體保障資質審核過程中,需要根據企業規模對納稅工作進行納稅主體分析,如制造企業的年應稅銷售額大于五十萬則代表該企業屬于一般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小于五十萬則是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是需要抵扣增值稅進項額,小規模納稅人則不需要開具增值稅的專用發票。納稅主體資格認定后,制造企業按照增值稅率13%繳納。而存在銷售納稅發票支出的企業可將發票作為納稅進項稅抵扣依據,減少企業的納稅資金支出。
(二)完善制造業企業進項稅抵扣管理
將新稅制作為企業納稅進項稅抵扣的主要控制因素,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調整企業的進項稅抵扣資金,企業將由原有的16%增值稅繳納轉變為13%的增值稅繳納,納稅籌劃管理人員需要根據納稅政策來部署企業的納稅工作,實現進項稅與納稅籌劃工作的管理協同性。
(三)利用固定資產投資進行籌劃納稅
企業在新稅制作用下需要將固定資產納入納稅籌劃管理工作中,借助固定資產來對企業的資本運行情況進行分析,進而減少企業的稅務支出,保證制造企業的穩定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制造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將企業納稅籌劃工作與新稅制政策有機結合,將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撐的價值作用發揮至最大,全面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進程,實現制造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丹藝,陳敏.“營改增”對廣西沿邊制造業企業稅收影響及納稅籌劃[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5):118-119.
[2]陽小麗.關于風險規避問題在制造業納稅籌劃中的分析[J].納稅,2019,13(4):68.
[3]王旭.制造行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企業所得稅籌劃初探[J].財會學習,2018(27):13-14.
[4]王宇星.風險規避問題在制造業納稅籌劃中的分析[J].商,2015(40):175.
作者:王金 單位:廣州松下空調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