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白酒消費稅稅制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關于白酒消費稅稅制改革的消息層出不窮。但到目前為止,白酒消費稅的改革方案仍然沒有制定完成。分析了目前白酒消費稅稅制的問題,針對白酒消費稅稅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白酒;消費稅;稅制改革
1我國現行白酒消費稅稅制的問題
1.1征稅環節太靠前
白酒消費稅征稅環節太靠前,無法有效控制白酒的市場價格。在目前白酒市場上,白酒銷售價格走勢存在明顯分化。一方面,以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為首的高端白酒價格不斷上升。這些高端白酒在出廠時價格較低,在批發環節和零售環節被層層加價,漲價幅度大于50%。另一方面,中低端白酒的銷售價格不斷下降。目前白酒是某些經濟落后地方的支柱型產業,由于GDP、稅收、就業增長點等原因,地鄉政府大量鼓勵中低端白酒生產,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中低端白酒同質化嚴重,為了搶奪市場只能大打促銷。對白酒流通階段出現的價格瘋狂上漲或非理性打折促銷戰,現行白酒消費稅稅制都不能起到控制作用。
1.2稅率設置太單一
根據目前的白酒消費稅稅制,國家對白酒稅目沒有進行區分,只要是白酒都是20%的比例稅率加上0.5元/500g或每0.5元/500mL的定額稅率。消費稅除了增加國家財政稅收以外,還應該起到引導公民合理消費以及調節公民收入分配的作用。單一的消費稅稅率無法起到引導合理消費的作用。同樣,現行消費稅稅制也沒有對高端白酒和中低端白酒的納稅進行區分。稅收負擔的累退性意味著中低收入人群的整體稅收負擔將會高于高收入人群的整體稅收負擔,白酒消費稅無法有效起到正向調節公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1.3稅收征管制度不合理
按照目前消費稅制度,白酒消費稅屬于中央稅,由國稅局系統進行征收管理。白酒的釀制除了對水質和原料的品質有較高的要求外,還對自然環境有一定的要求,酒廠大多建在具有陰冷潮濕的土壤氣候環境和豐富的微生物資源的偏遠山區。酒廠眾多且位置偏僻,白酒消費稅的征收存在很大的困難。另外,各地還存在著大量財務不規范甚至是無證經營的非法酒作坊,偷逃稅款的情況也很嚴重。
2針對我國白酒消費稅稅制改革的建議
2.1保持生產環節征稅,將征稅環節擴展到流通環節
生產環節的征稅情況大體上可以保持不變,但要將消費稅收繳納入加入到增值稅的鏈條體系中。生產環節依然以白酒出廠價為計稅基礎,由白酒企業承擔這部分稅款。在市場流通環節,按照增值額部分計算流通環節的消費稅,由批發商、零售商和消費者共同承擔這增值部分的消費稅稅款。在流通環節征稅會導致白酒價格的上漲,對于高端白酒而言,批發商和零售商為了轉移稅款負擔將會繼續漲價,但是高端白酒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價格上漲導致需求量下降,又會迫使高端市場白酒銷售價的下降,最后市場價格到達合理水平;對中低端白酒而言,由于總消費稅稅款的增加,迫使酒廠放棄價格戰,走上兼并壯大、研發創新、品牌化的發展道路。通過白酒市場價格全面上漲,還可以引導消費者適量飲酒。
2.2合理優化稅目稅率,適當降低從量定額稅率
對于高度白酒和低白度酒的劃分,應該采用行業普遍接受的40%為標準,即小于40%的白酒為低度白酒,40%及以上的為高度白酒。具體稅率調整可以是低度白酒的比例稅率為18%,而高度白酒的比例稅率繼續保持20%。對低度白酒實施2%的稅收優惠會減少稅款,但能夠起到更好地引導合理消費的作用。白酒消費稅中的從量定額消費稅不應該完全取消,但是可以適當減少。將0.5元的標準降低到0.3元,能夠為白酒生產企業進行適當減負,也能平衡流通環節稅負上漲對白酒行業整體的沖擊,一定程度上保持白酒銷售價格的穩定。
2.3修改白酒稅收征管制度,調整白酒稅收收入劃分
國家稅務局可以委托地方稅務局對白酒消費稅代為征收管理,將白酒消費稅由中央稅變為中央地方共享稅。以往因為白酒消費稅是國稅局系統征收且收入都為中央收入,地方地府和地方稅務部門對白酒消費稅收繳的積極性不高。這導致了白酒消費稅稅額未能足額征收。地方政府對于小酒廠、小作坊的偷逃消費稅稅款行為也沒有有效監督。“營改增”之后,地方稅務局的工作量相對變小,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也將變少。將白酒消費稅改由地方稅務局管理,并將白酒消費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有助于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更有利于白酒消費稅的征收管理。對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白酒消費稅收入劃分比例,應該根據不同省份和不同時期做出動態調整,讓白酒消費稅起到調整稅收分配的作用。
作者:陳豪 單位:重慶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