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等數論課堂素質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現狀
教學改革雖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
1.重智育、輕德育
數學課堂教學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依然偏向于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數學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不重視學生智力的開發.
2.重知識、輕能力
在當前初等數論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注重對文化知識和解題技巧的傳授,從而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不僅包括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信息處理能力,還包括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3.重結論、輕過程
數學基礎知識扎實,基本技能嫻熟是我國數學教育的優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先講概念,規則,公式,然后再講例題,講清楚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像這些知識從哪里來,將要用到哪兒去,都不需要過多的關注,只要會做題就行了.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教學效率比較高,教學效果比較好,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個人體驗.
二、素質教育在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1.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
素質教育,身體素質教育,審美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即德、智、體、美、勞首先,教師應該樹立教書育人的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隨時隨地的聯系當前情境,加強學生基礎道德、文明教育,倡導學生關心他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培養學生講文明、有禮貌、愛學習、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和愛勞動、愛祖國、愛集體的思想道德品質.其次,要深入地挖掘數學教材中的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因素.在數學教材當中,有著許多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相關內容,把握教材的思想性,把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一點一點的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使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得到不斷的提高和升華.例如,教師在講商高不定方程的時候,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商高的生平以及他的事跡,從而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學習的熱情.總之,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用一些生動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或數學史料,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2.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
當前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經出現.因此,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數學能力.我國的基礎教育之所以要全面轉向素質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要做到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而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不同的見解、甚至鼓勵學生去質疑,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因為,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基礎.學生只有去質疑了,才能夠去思考,去求證.教師應該啟發誘導學生去質疑,從而能夠發現和提出問題,進而分析和解決問題.二是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獨立思考、學會思考是創新的核心.例如,在解應用題的時候,一般都會有多種解題方法.教師不要直接把各種方法直接講解出來,應該盡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只有學會獨立思考了,才能夠發現不同的解題思路,從而發散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其次,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想深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核心.一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掌握術語,概念,訓練言語表達的規范性,流利性,給他們提供充分地機會來表達和練習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從而訓練他們思維的邏輯性和準確性.二是要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入手,在不斷地觀察和操作中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在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抽象的思維,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三是要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只有發現了所存在的問題,才會去進行積極獨立地思考,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進行啟發式教學,把學生置于有趣的情景之中,激發學生的數學求知欲,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思考.這樣,就可以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目前國際數學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核心就是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探索,指導學生如何應用.對于如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1)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和指導作用.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夠逐步地形成,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進行操作、觀察、討論、合作學習、猜想、畫圖等實踐活動.
(2)重視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使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活當中充斥著各種數學因素,數學內容當中也有很多生活的氣息,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使本來枯燥的、繁瑣的數學教學生動化、簡單化.同時,學生在發現、提出、分析、解決這些實際生活問題時,也在不斷地積累,學會了很多的思維方法和數學的基本思想.
3.注重過程教學
在當今社會,仍然有許多教師只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果,而忽略了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這與素質教育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的個人體驗.而要想做到這些,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教師應該將知識的發展歷程正確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明白知識的來源和應用,然后根據數學知識發展的邏輯順序去繼續研究和探索.如,進制之間的轉換.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其次,教師應該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來展現自己獲取知識時思考的過程,從而獲得掌握知識的途徑與方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讓學生積極地思考,進而順利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例如,在“數的整除特征2”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機會,讓學生思考理由,從而讓學生主動發現“看個位”的計算方法.
4堅持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活潑、主動的發展
重“教”輕“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本末倒置,過分依賴教師的“教”,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它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智力發展,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違背了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原則,阻礙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創新人才的培養,甚至造成了人才資源的浪費和流失,成為教育的一大弊端.那么教師應如何面對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呢?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想要全面地推進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教師必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思想,變革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使其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師要轉變觀念,應該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1)教師應更新“人才觀”.素質教育要求培養的是既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又具有獨立的人格和創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教師只有更新“人才觀”,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和潛能得到充分地發揮,進而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2)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在教學方法上徹底改變“注入式”教學,積極采用“啟發式”教學,才能使學生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其次,要尊重學生,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要具有過硬的教學能力之外,更加需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親近教師的同時,親近我們所傳授的知識,這樣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想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學生的人格.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他們也希望自己被尊重.教師應該對學生態度溫和、平等、友好,讓學生有表達自我的機會,這樣學生才不會消極、被動.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感覺到自己和教師是平等的,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首要條件.如果教師一味的高高在上,俯視學生,讓學生望而生畏,是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
(2)學會欣賞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閃光的地方.教師只有學會欣賞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學生才能夠從教師的身上找到“知已”的感覺.這時候,在學生的眼中,教師就不再僅僅是一個嚴厲的管理者,一個權威者,而是良師益友.教師欣賞學生、走近學生,是成為學生良師益友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3)允許學生犯錯.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必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真正地走近學生,親近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最后,教師要加強學法上的指導,讓學生由“學會”轉向“會學”.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這說明培養學生“會學”的重要性.同樣,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也是當今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最后,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匯貫通的能力。
作者: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