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繼續教育語境下發展素質教育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繼續教育已成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為了實現繼續教育更好發展,需要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本文通過回顧繼續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發展歷程,厘清當前社會上對素質教育認識的一些誤區,總結在繼續教育語境下發展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而探討在繼續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繼續教育;素質教育;誤區;途徑
一繼續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發展歷程
在繼續教育的語境下討論素質教育,有必要先厘清素質教育的概念及其發展歷程,關于素質教育這一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1985年,中共中央了《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3]。”2006年,“《義務教育法》修訂案第一次在法律中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4]。”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對素質教育認識的誤區
素質教育提出距今已近四十年,然而,包括許多教育界人士對于素質教育的認識仍存在許多誤區:
(一)素質教育僅僅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任務
基礎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關鍵之一,其最早提出就是為了轉變針對中小學階段的應試教育模式,雖然說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關鍵,但并不能認定素質教育只產生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際上它存在于教育的各個階段,隨社會發展而各有側重。隨著終身學習理念的形成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發展,素質教育在新的時期也有了新的內涵,它和繼續教育所承擔的“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任是相互交融的。因此,為更好地實施繼續教育,需要不斷地發展素質教育進而全面提升國民的綜合素質[5]。
(二)素質教育是精英教育的產物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即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這一教育思想實際上體現了教育公平的理念,素質教育就是要通過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來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如果素質教育僅僅在全日制高等教育階段發揮作用,那就僅僅面對少數所謂精英,無法體現面對全體受教育者的教育公平,這是對素質教育的誤解。在繼續教育階段,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權利而實施素質教育,全面發揮其個性特點,實現教育的總目標——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人[6]。
(三)繼續教育學生的學習現狀不需要素質教育
當前我國繼續教育的現狀是學生的學習目的比較功利,看重實效,從而導致大部分人對在繼續教育領域實施素質教育上存在認識上的誤區,錯誤地認為接受繼續教育的學生已有自己的價值觀,,能夠獨立進行思考,完全沒必要繼續開展素質教育。實際上,素質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它需要不斷積累、浸潤和潛移默化,隨著文化素養的逐步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會得到改造,繼而趨向更加積極和健康。
三在繼續教育中發展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一)人才的競爭要求加強素質教育
21世紀的國際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其落腳點最終是儲備人才的競爭,高素質的人才數量和質量是決定國際競爭勝負的重要條件。因此,素質教育成為國家和社會對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對當前教育領域改革提出的戰略性措施,繼續教育的發展必須緊緊抓住素質教育這一有力手段,促進繼續教育向高層次、高質量、高效率的“繼續素質教育”發展。國家非常重視且大力支持繼續教育的發展。《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更新繼續教育觀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穩步發展學歷繼續教育”。綱要明確了今后繼續教育的發展地位和發展方向,加強素質教育就是新時期繼續教育發展的突破口,因此,完善繼續教育體系、協調繼續教育體制、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成為繼續教育發展的最高目標[7]。
(二)在職成人學生對繼續教育發展提出新訴求
在知識更新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成人在職從業人員在職前教育所學到的知識已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不論從事何種專業的人都對通過繼續教育持續不斷地獲取最新的學習成果表現出了強大的需求。而素質教育正是繼續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幫助受教育者培養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在提高自身知識水平的同時,還注重增強個體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幫助個體在自身能力和社會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點,從而提高個體的綜合競爭力。
(三)繼續教育的發展形勢需要推進素質教育
我國現階段的繼續教育多以集中式培訓教育為主要手段,與相應崗位和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結合得不夠緊密,對行業前沿知識和最新動態掌握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繼續教育對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作用,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和靈活性,嚴重影響了繼續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繼續教育能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關鍵看能否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唯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才能確保繼續教育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保持主動。
四如何在繼續教育中發展素質教育
(一)轉變觀念,深刻理解繼續教育中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當前的社會正處于知識經濟爆發式發展的新時代,終身學習的理念已經順應時展要求而成為人們的共識。理解并以包容的心態對待不同的價值觀念,緊握時代脈搏,轉變教育觀念向更多維度、更大廣度、更深層次推進是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因此,在繼續教育中推行素質教育是時代的選擇,理應加以重視并全面提高對于素質教育的認識。素質教育所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但需要教育體制和機制、教師隊伍、教學方法、教學經費投入等方方面面的相互融合,還需要社會、政府、學校多方面進行協調與配合,最終在全社會范圍內得到普及。
(二)針對成人學生的特點,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注重教學設計
考慮到成人學生師生相對分離、工學矛盾相對突出的特點,要充分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和移動互聯網,通過微課、慕課平臺建設,研制開發系列素質教育精品課程,面向社會開放學習。
(三)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實現對學習者的多維多元評價
要通過形成性的考核評價體系,客觀科學地分析學生的知識內化程度,使得評價結果既能幫助和啟發學生,又能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有效監督,快速準確地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有效保障教學質量。
五結語
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在各個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建立一支對繼續教育事業充滿熱情并能夠勝任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是在繼續教育階段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保障。因此,推進繼續教育良性發展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創新,深入學習素質教育理念。要考慮繼續教育學生的身心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使素質教育與繼續教育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J].評價與管理,2010(3):1-17.
[2]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J].江蘇教育,1985(10):6-12.
[3]《義務教育法》修訂:背景、進程和主要突破[J].教育發展研究,2006(8):11-17.
[4]李炎.終身教育體系下繼續教育制度建設與創新[J].成人教育研究,2016(12):9-11.
[5]楊萍,李攀,高學浩.多維視角下繼續教育的本質解讀[J].中國成人教育,2019(5):66-69.
作者: 單位:中南大學航空航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