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首先從人們汲取知識的源泉;對掌握人文方法具有指導意義;對規范人文行為具有重要作用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人文素質的方法。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人文素質教育;校園建設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對提高人文素質有重要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洗禮和沉淀,涵蓋了豐富的知識,其中人文知識在當今社會被賦予重要作用,對整個時代的進步有著引導作用。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每一代中華兒女都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成長,見證了人文知識逐漸豐富的過程。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人文知識的載體,是中華兒女吸取知識的重要地方,中國傳統文化對提高人文素質起著重要作用。
(二)對掌握人文方法具有指導意義
人文方法貫穿于整個人文素質教育過程,是人文素質中所包含的具有實踐作用的重要方法。學以致用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積極倡導的重要思想,指的是把學過的知識和理論運用到實際,而且在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學以致用也同樣重要。中國傳統文化向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人文方法,這些方法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篩選積累下來的,對提升人文素質和道德素質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對規范人文行為具有重要作用
一個人人文素質的高低,主要通過人文行為來體現。要想提高人文素質,就要嚴格規范人文行為,只空談理論知識,卻沒有付諸行動,這樣會嚴重影響社會風氣,偏離人文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進而影響整個民族大進步和文化的傳承[2]。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標準和行事準則,先人的思想和行動能夠為人們提供行為準則,這些都成為規范人們人文行為的主要依據。
二、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人文素質的方法
(一)加強校園建設
校園生活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校園環境對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不可忽視。因此學校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融入教學日常,與各個學科相結合,如詩歌、書籍等相關傳統文化要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地動儀、“四大發明”等要與科學學科相結合等,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以“傳統文化進校園”為主題的活動、舉辦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各個階段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用講故事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偉大精神。對于青少年來說,學校應該將傳統文化與書本相結合,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使學生主動探究中國傳統文化中蘊藏的知識和精神;對于大學生來說,學校應該多開展傳統文化相關主題活動,創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使校園文化建設推動人文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相關部門積極引導
走出校園,也存在著許多人文素質低下的現象。因此政府應該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發揮向導作用,積極推動人文素質教育;多組織開展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全民參與其中,使其親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加強人們的傳統文化意識,使其滲透人們的思想,規范人們的行為[3];媒體工作者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積極宣傳傳統文化,可以通過開展傳統文化網絡知識競賽,使人們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部門可以制作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宣傳片,定期向人們宣傳中國傳統文化,要特別突出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使人們每時每刻都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從而提高人的整體素養。
三、結語
人文素質教育在整個中華民族文化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于提升全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有重大意義。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經過幾千年的沉淀,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對于人文素質的提升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人文素質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有利于培養人的性格,提高國民素質,進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崔薪建.人文素質及其培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117-119.
[2]谷聲然.人文精神的內涵探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78-82.
[3]余守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路徑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6(1):41-43.
作者:胡進 單位:湖北荊州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