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日,在銅仁市萬山區旺家社區微工廠阿里巴巴人工智能產業扶貧孵化空間內,工作人員緊盯電腦屏幕,細心地對圖片進行數據標注。該孵化空間負責人白松說:“我們這里是‘AI豆計劃’項目全國首個數字化產業扶貧孵化試點,靠此項目的實施,社區近百名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而在不遠處的萬山區大數據產業園內,兩幢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連體寫字樓聳立,以梵快、梵運、彩豐物流等為代表的園區平臺經濟企業正在此蓬勃發展。
萬山搶抓大數據時代發展機遇,圍繞數據集聚、融通、應用,以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核心,積極拓展互聯網在產業發展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平臺經濟,讓大數據成為助推萬山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截至目前,萬山區共有大數據企業54家,建設應用場景100余個,年產值突破140億元。
“自2019年成立以來,公司不斷借助大數據手段來推動新的平臺經濟創建,網絡貨運類、創新應用類等平臺經濟正不斷興起。”貴州梵云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龍長友說,通過多年發展,集團已經具備了整合優強生態資源、實現產業數字化轉化等5大能力。目前,梵云集團業務主要涉及交通物流、城市建設管理等多領域,通過自主創新,已成功申報專利2項、軟著11項、技術交底2項,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達到2級,自主研發的銅仁市“場景大數據”調度平臺榮獲“2021數字政府方案案例創新獎”。
據悉,“十三五”以來,萬山區堅持做大做強平臺經濟,持續優化政策和服務,培育一批擁有核心關鍵技術及自主品牌的大數據平臺型企業,并建成全市首個大數據產業園,目前,該園已入駐企業50家,培育大數據人才3000余人,為萬山區領跑全市數據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萬山區還同步深化“萬企融合”大行動,持續推動數字經濟與工業、農業、旅游業等實體經濟融合。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區實現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10.28億元、創稅6.98億元,平臺經濟規模達171億元,新增大數據應用場景11個、大數據企業8家,建設大數據融合標桿項目2個、示范項目6個、融合企業32家。
作者:陳陽 單位: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