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商務環境下對商業會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會計理論的影響
1.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目標
對于會計目標的研究,受托責任派的學者認為這是向資源提供者匯報資源的受管情況,但這一理論具有很強的局限性,更不適用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體系。基于電子商務平臺之上開展的商業會計目標,更注重受委托人責任與義務的實現,借助網絡載體來開展商務活動自身帶有一定的虛擬性,商業會計在其中充當著信譽關系。傳統的會計目標被定義為商務活動確定后委托方對受委托方的一種期許,可以作用會計工作開展的方向,雖然電子商務在運營模式上打破了傳統方式,但在會計目標中仍存有一個關聯,依然是委托方與受委托方之間達成的共識。電子商務平臺中的一些經營企業,并沒有達到上市規模,所開展的商務活動并不是將長期金融市場作為目標的。投資者在確定資金流入到中小企業前最關注的問題仍是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電子商務平臺為這些中小型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其中潛藏的風險也不容小視,例如違背合同規定,惡意夸大自身規模騙取投資商信任等現象。
2.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假設
電子商務經營平臺具有極大的不可測性,企業若想在這一環境中生存、發展,必然要對商業會計體系做出創新。會計假設是根據已經發生的財政信息做出設想,來預知尚未決定的財政活動。由以往活動作為基礎,假設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更大。這種方法在電子商務平臺中的商業會計預算中常常會用到,假設部分并不是盲目進行的,雖然有歷史經營資料作為參照,但仍具有極強的不穩定性,商業會計發展至今已經將會計假設細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1)會計主體假設企業在傳統模式下開展的經營活動是以財政部門會計核算作為主體來進行的,商務活動轉移到電子平臺后仍可以認定經營單位是假設進行的主體。這樣可以幫助會計人員區分企業交易與投資產生的不同業務類型,預算與核算工作在主體確定的情況下更高效準確。
(2)持續經營假設這種會計假設是針對企業在電子商務環境中的未來發展情況而進行的。假設的主體仍然是經營企業,當自身規模較小時企業想要長期發展必然要對未來的財務活動做出規劃,以應對不同時期出現的突發情況,保障經濟危機不影響到正常經營活動。這時商業會計會通過網絡平臺搜集一些同等規模企業的經驗,對自身服務體系做出優化。
(3)貨幣計量假設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開展的核算假設能夠反映出市場經濟變化情況。由此可見,貨幣計量假設是最貼近經營市場的。電子商務經營環境自身的虛擬性是不可改變的,但并不完全代表負面影響,商業會計在核算環節中可以借助平臺自身的虛擬特征與市場變動相結合,將電子貨幣作為計量單位。核算假設結果更能適應電子商務運營特征,但電子貨幣是虛擬的,并不能真正流通到市場交易中去,用來衡量真實的物價變動。所表示的僅僅是形式意義,企業經營的實質性內容并沒有發生變動,這種假設體系在電子商務平臺中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4)會計分期假設傳統企業經營模式下會計核算統計結果是定期上報的,會存在一個較小的間隔時間。電子商務是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實現的,信息化經營模式使得會計信息的上報時間得到保障,但財政賬戶中顯示的資金數量仍會存在一個分期階段,到達規劃期限后商業會計才會對財政信息做出統計。從經營層面分析,可以認定這一假設理念是持續經營假設的補充部分。
3.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一般原則
商業會計工作的開展擁有嚴格的原則制約,通常情況下,這種原則是會計從業人員根據以往工作經驗總結得出的。但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并不是固定的,需要結合市場變化而做出改變,企業經營為實現長期發展目標,會對會計工作人員制定出特有的原則,以保障交易活動進行階段不會出現違約現象。
(1)歷史成本原則傳統企業經營理念中,庫存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成本控制階段更需要引入歷史成本理念,在此原則下開展的核算工作有現實依據,并不會遇到過大阻礙。但電子商務經營環境中,商家可以“零庫存”交易,隨時向廠家提取貨物,在運營周期上節省了大量時間,但對會計成本控制原則的設定卻是一種挑戰。商業會計可以利用電子平臺的便捷性,實時了解商品庫存變化,實現歷史成本有效統計的最終目標。
(2)權責發生制原則電子商務經營模式下,支付款環節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傳統支付方式以現金到賬為交易成功,電子平臺中使用網絡支付來完成買賣交易活動。為保障資金的安全性,會由第三方進行擔保,收到貨物確認支付前資金也是由第三方平臺保存的。責權發生是只接收與支付環節已經完成,責任與權力劃分清晰,在此原則制約下電子商務平臺的虛擬性不會對企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客戶在選擇商品交易環節中也擁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二、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商業會計實務的影響
1.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確認
會計核算統計工作需要真實的資金流動信息作為基礎,在電子商務平臺中進行信息的虛擬性是不可避免的,會計確認資金到賬也要在網絡平臺中進行,此時產生的問題是交易憑證方面的,第三方平臺的介入使得電子商務得到更多客戶的信任,但卻增大了會計確認環節的復雜性。交易最初憑證由電子商務供應商提供,雙方共同保存,會計人員在得到足夠憑證后需要確認財務現金入賬或者支付,這一環節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電子發票的虛擬性是否具有法律效益,也是目前電子商務發展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2.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計量
會計計量需要確定一個計量單位,例如貨幣,電子商務中任何交易都是在虛擬環境下進行的,計量工作的開展自然不能借助真實存在的財政信息來進行。這就要求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加嚴格,而傳統的計量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要求。因此,企業必須采取多種計量模式來解決會計計量中遇到的問題,是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得到真是的反映。例如:歷史成本,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可以直接根據網絡上客戶的訂單來進行生產,并通過管理系統計算出所需原材料。
3.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報表
電子商務環境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得傳統會計報告出現一些新問題。傳統的會計報告不能充分的披露會計信息,也不能滿足不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針對這些問題,未來的會計報告一定要將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載體的電子化、數據傳輸的自動化特點緊密結合在一起,并對其進行科學的改造和應用。例如:提出動態的實時更新、個性化的交互方式、多元化的充分披露等。
三、小結
網絡技術發展潮流下,商業企業紛紛將目光了網絡時代帶來的新型產業———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這一新型的商務模式,在改變傳統商務流程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電子商務的出現是企業的財務業務不僅僅局限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而是遍及全球不同國家之間的數據的傳輸、報表的編制和會計信息的獲的。因此,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將克服觀念和技術上的障礙,引領商業會計核算朝著快速、健康的方向發展。
作者:張瑩 單位:溫州勤奮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