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家庭心理健康素養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學校要創造良好的心里健康教育環境
(一)營造優雅的校園環境
現在一些學生自制能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較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停留在單一的口頭說教上,而應該創造各種情境,在情景中使學生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穩定的行為習慣。優雅、潔凈、文明、舒適的環境,會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影響。校園中花草樹木、名人塑像、書畫長廊、校風博刊會觸動學生的感覺,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自然而然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面對網絡環境,教育工作者們應該以一種積極理性的態度管理和利用。電子郵箱方便學生或家長發送郵件,通過電子郵箱收集到的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老師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專題研究和解決,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簡報的形式向學生提供相關的心理健康保護知識。QQ群聊和私聊用昵稱,隱藏真名,這樣與心理輔導老師交流就沒有任何顧慮,能夠說真話,露真情,這種方式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途徑,能收集到心理問題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它有效地彌補了面對面交流的缺陷與不足。
(三)開展各種豐富的集體競賽活動
學校積極組織各類豐富的活動,例如演講比賽、歌詠比賽、運動會等,創設一種競爭、團結友愛的環境,鼓勵學生善于抓住各種機會,通過自身的努力贏得成功與尊重,總結得失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培養學生爭先意識、團隊意識,增強實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師要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作用
(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教育工作者應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能,提高應對挫折與挑戰的能力。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可塑期,往往做某些事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始無終。要注重講解有關意志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意志是人行動的強大動力,是克服困難的必要條件,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是成為生活中強者的必要條件;鍛煉意志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持之以恒。
(二)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這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單靠思想品德課科任教師是不夠的,必須是全體教師參與,全程進行。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主的原則,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良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的心理得到調整與疏通。當學生把老師當作了知心朋友,學生自然就有了歸屬感和自信心。
(三)有正確的學生觀和評價觀
某些教師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層生漠不關心,對后進生完全不理,這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負面影響,甚至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形成傷害,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被譽為“德國普通教育之父”的19世紀德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嚴厲的面孔和訓斥、咒罵學生是一種惡劣的行徑”。英國教師對學生評價時從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對學生的贊揚體現在具體細微中,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被他們非常鄭重地夸獎一番。我們應學習借鑒英國教育的優點,對待學生應一視同仁,以一顆寬容慈愛之心讓學生不斷成功。
(一)家庭教育的誤區
隨著獨生子女增多,父母對子女,一方面因其“獨”而過分寵愛,要求過于寬松;另一方面因其“獨”對孩子期望值過高,要求太嚴格。一個被家庭縱愛嬌慣的孩子,其行為不是怯懦、自理能力差,就是蠻橫、自私或任性等。而那些在專制家庭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則容易對他人產生不信任、抗拒,甚至敵意的情緒。這些心理容易導致孩子精神生活的貧乏,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二)轉變教育觀念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家庭必須改變以往那種只關注孩子學習成績,而忽略心理健康狀況的陳舊觀念。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來好象很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內向,潛藏著一些心理問題。教育實踐的大量事實證明:理想、志氣、進取心、勤奮等優良的個性心理品質,對于促進孩子的發展和成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人父母者必須把這些個性心理品質作為孩子的培養目標和內容加以充分重視,在教育上做到愛而不寵,嚴而有度。
(三)掌握心理狀況
家長必須經常了解孩子的個性、理想、情感、興趣和能力等個體素質。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心理快速發展期,他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其內心深處常常充滿各種矛盾。他們與外界也常常發生各種沖突,處于不穩定狀態。這些往往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只有掌握了孩子的心理狀況,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對癥下藥,收到好的效果,同時也贏得孩子心理上的歸屬感。
四、案例闡述
例如一名初二學生,該生看似內向、懂事、不引人注意,其實性格倔強,容易做出個之事。例如將家長上交給班級的“班費”用于其它用途,學校受老師批評而向家人發脾氣,將自己的過錯推置他人身上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造成該生原因為心理偏激,為此,輔導策略可分為幾步:一是由于學生偏激的言行,使他與其他同學的心理距離較遠,也經常受到歧視而自卑,最終表現出自傲和偏執甚至對立情緒,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和他真心交談,告訴他你是父母的好孩子,你是老師的好學生,你是同學們的好同學,你是班級大集體中的一份子,只要你正確地對待他人他事,你就會受到同學的歡迎,老師和家長的信任和表揚。其次,在學校教師和班干部首先帶頭與其談心,以班級榮譽感進行感化,利用一切機會發現其閃光點,教導事情的兩面性,并在適時在做對事情時給予表揚,使他獲得同學的認可;同時讓他制定自我管理的目標,規范自己行為,磨礪自己的意志;再次,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聯系,使其回家受到關懷,鼓舞,傾聽孩子的傾述,少打罵,多教輔,利用換位思考培養其真善美情操,最終讓孩子具有信心,具備信任感,具備知錯就改、認清事物本質的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需要,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應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我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進一步探索,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每一名學生都成為身心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