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素養與職業適應品質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國策的導向下,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已經初步完善,從高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到中高職的職業教育,再到社會各方的可持續就業者職業生涯全過程的職業培訓,已經基本構成了職業教育體系的完整系統。在此基礎上,我國職業教育也暴露出某些短板,其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弱視或弱化職業素養與職業適應品質的“軟實力”培養。那么,如何充分認識和加強我國職業教育對學生職業職業素養與職業適應品質“軟實力”的培養就是本文所要基于教師作用的角度所要分析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軟實力”;職業素養;職業適應能品質
一、我國職業教育對職業素養職業適應品質“軟實力”培養不足的短板
(一)職業素養職業適應能力品質“軟實力”的含義
有專家對職業素質給出的定義是: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也有對職業素養核心要素概括為三的論點,即:職業信念、職業知識技能、職業行為習慣。據此,職業素養職業適應能力品質的含義作以分析,職業信念也可稱之為職業理念,包括的是職業價值觀和職業品質與操守;職業知識技能是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職業行為習慣是職場適應過程中需要不斷練習再練習、調整再調整的個性特質與崗位需求特質的不斷磨合和適應,及至形成個體與崗位群體需求的品質。那么,對于職業素養“軟實力”包括職業適應能力的含義在此基礎上取義,就可以說這是相對于職業知識技能而言的,將職業知識技能視為入職人的“硬實力”,就可以將職業信念和職業行為習慣等職業適應品質視為“軟實力”,稱其軟,就是因為職業教育乃至入職人職業能力的學習和養成,大都重視的是職業知識技能,而忽視或弱勢職業信念和職業行為習慣的職業品質。
(二)職業素養職業適應能力“軟實力”培養不足的問題
基于職業素養的內在要求,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培養既要重視和強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也要重視和強化對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形象、團隊合作、奉獻意識、服務意識、誠信意識、責任意識、包容意識、競爭意識、抗挫意識、組織管理、解決問題、學習與創新等諸多職業適應品質的培養,但從目前職業教育的狀況看,這方面的培養教育顯然是不夠的。由此也導致學生就業后往往不適應崗位需要,被看成是職業的情商不足,成為一些從校門邁入職場的學生不斷地“跳槽”,難于穩定工作的重要原因。也成為一些社會上的再就業人員不斷地亂換崗位,難于穩定就業的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我國有俗語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的是雖然職業會有各種各類,但各種各類的職業都可以做出成績,都可以出人頭地,但是職業素養職業適應品質“軟實力”不足,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樣程度的。
二、基于教師對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適應能力“軟實力”培養的要求
其一,教師是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文化傳遞者。文化傳承是一切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功能。傳承文化是教育從業者的第一要務,作為教師將所學知識以準確清晰的方式講解給學生,讓學生真正領悟是我們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好老師”的基礎,也是教育從業的基礎。并且根據目前社會發展情況,能夠在教學中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貫通各領域的運用也成為現在很多教育從業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其二,教師是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適應品質形成的導引者。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那在學生真正形成三觀的過程中,教師起到的作用絕對不容小視。在學生三觀形成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在學習生活甚至情感等諸多問題,很多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并不得法,那教師就要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正確引導學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教師必須完成的人物。讓學生不僅在教學中體會到知識的作用,同時也要兼顧其人格個性的形成。其三教師是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適應品質形成的踐行者。我們在任何的行業中都不能做一成不變的打算。根據時代的發展做出順應的變化才能保證時刻走在社會的前段,不被發展浪潮淘汰。教育作為各行業發展的先行軍。德國著名學者卡爾•雅斯貝爾斯認為:“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優良的教師。”②將科研能力與學術研究相結合成為了很多高校嘗試的新道路,通過校企之間的合作,既為企業提供了人才驅動,又可以讓高校人才將理論等到驗證,以此方式達到共贏。將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投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為大眾提供更多便利。其四教師是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適應能力形成的率領者。職業道德作為教育從業者的第一準則,必須在發展中不斷提升。教師必須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規范為統領,在教學中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職業教育的教師必須要緊跟社會腳步,不斷完善自身的職業素養和職業品質,在自己為人師表率先垂范的帶動下給予學生正確的師范作用。教師的示范作用非常作用,正如古訓,“師者,道德之父,智慧之母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參考文獻
[1]姜彥,周麗臻,鄭春姬,等.《高職院校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實踐與研究》報告[J].職業技術,2014(6):89-90.
[2]戴兵.職業學校教育教學中如何實施職業素養的培育[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00307.
作者:趙麗梅 單位:吉林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