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化藝術素養教育現狀與實施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藝術素養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人格,并促進學生創造性不斷提升。本文論述了文化藝術素養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化藝術素養教育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文化藝術素養內涵現狀實施路徑
一、文化藝術素養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對大學生提出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而要想將該要求真正落實,就必須注重文化藝術素養教育。只有良好的文化藝術素養才能帶動優良品格、氣質、修養及風度的形成,該項教育活動屬于后續教育行為,主要涉及了繪畫、雕塑、音樂、舞蹈、倫理、道德修養等眾多方面。文化藝術素養教育將美育作為具體實施路徑,能夠強化學生的審美需要,提高學生的精神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和諧穩定發展,使學生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比如一幅畫作可以消除煩惱,一首詩可以調動讀者的壯志豪情,一首動聽的音樂決定了人的一生……文化藝術素養已經成為了當代大學生不可或缺的基礎素質,對促進大學生全面提升、全面解放具有現實意義。深入掌握了解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并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的精致之處,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審美創造能力,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發揚光大,并且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高尚的審美素養。只有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創造出更多的效益,才能獲得美好生活的享受。如果缺乏文化藝術素養,學生未來中將很難成為社會一流人才。所以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們現代化觀念的形成,文化藝術素養會是市場競爭的首要條件。通過文化藝術素養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興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情感,而情感是我們在面對客觀事物時的一種主觀態度,比如面臨危機情況的恐懼感、對丑惡事件的憎惡感、欣賞優秀藝術作品時的愉悅感等等均是我們對待客觀事物的情感態度。
二、文化藝術素養教育現狀
1.文化成績不高
當前,高校藝術專業的學生均存在文化成績不高的情況,因為藝術專業學生高考時的文化成績在其他專業學生的高考成績中只占到60%,也就是說在同一所高校中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成績比普通專業學生的文化成績低一百分左右。大部分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課學習難度大,特別對英語、數學等基礎科目十分抵觸。藝術專業學生多以專業課為主,比較漠視文化課,因此有不少藝術專業學生經常出現文化課補考或者重修的情況;畢業時藝術專業學生只要達到英語三級即可,這么低的要求實際中卻還有不少學生無法達標,難以順利達到畢業證與學位證。雖然現代社會講究社會平等,但會用其他的標準對人進行等級之分,比如職責等級、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文化素養。如果一個特別富有的人缺乏文化素養,那么可將其歸結于“暴發戶”。對于藝術專業技能很強的人,若沒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其也只能是一個普通的藝人,還達不到藝術家這一稱謂。
2.綜合素質不高
大部分人都認為所謂的綜合素質就是要求學生好好掌握一門技術,如舞蹈、體育、聲樂、畫畫等,對于普通學生掌握點技術,只是比其他學生多一點特長而已,并不能就此說明其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大部分藝術專業學生一味地關注自己的專業,很少會考慮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與人交際、自身素質水平等。在傳統高等教育方式下,舞蹈這一藝術專業畢業生僅僅知曉一些技術動作,不清楚與舞蹈相關的理論體系及史論,所以人們常常稱這樣的學生“有知識,沒文化”。
3.文學修養不高
藝術與文學之間實質上有特別密切的聯系,從某一角度上而言文學也屬于藝術范疇。目前,多數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學修養普遍不高,從來沒有說通過文學修養來不斷增強自身的藝術修養,更有一些學生的文字書寫不夠規范。如果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學修養低下,將直接加大藝術學習難度,比如不清楚藝術背后蘊藏的深刻意義,所創作的藝術作品中沒有文化內涵,只表現出了基本技能,無法通過作品向人們傳達耐人尋味的深刻涵義。
三、提高文化藝術素養的路徑
加強藝術專業學生文化素養教育與培養已經是藝術專業教育者和相關人士當前的瓶頸課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各種路徑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從而實現藝術專業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
1.文化成績的提高
通常來說,藝術專業學生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了專業學習,多數都對自己的專業“情有獨鐘”,更有一些學生將藝術看作是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東西,于是花大把大把的時間專注于專業學習。藝術專業學生經常會參加各種藝術類的實踐活動,應合理安排專業課程與其他文化課程學習。適當地融入文學、美學、哲學等基礎課程,并且邀請專業人士來校開展人文講座,為藝術專業學生創造良好的文化生活,從而培養其文化修養與人文素質,為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打下堅實基礎。培養學生基礎文化修養,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健全其知識體系,以此增強其綜合素質。采用藝術高中生模式對高校藝術專業學生進行培養,在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同時,還要注重提高其文化成績,將藝術教育與文化教育緊密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得到大幅提高。
2.文學修養的提高
根據藝術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匹配的文學修養方案,鼓勵他們主動了解教育大師、藝術大師的智慧與心靈世界,閑暇時間閱讀一些教育名著,深刻體會名家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和大師談歷史、說現實,這將是無比美妙的享受和體驗。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學修養才能促進藝術專業學生更高層次的發展。
3.內在思想素質的提高
在培養藝術專業學生素質、習慣及觀念時,應采用一定的文化戰略,喚醒學生的心靈,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與高尚的思想,并端正他們的人生態度,堅持不懈為了理想而不斷努力;對藝術專業學生開展職業素質教育,以不斷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與職業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學風,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認真態度、勤奮態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強的引導作用,側重于人生觀、世界觀與待人處事的理念,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通過約束、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利用具體制度規范學生的日常言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可以引導學生成才成長。
4.創新教育模式
藝術來源于生活,通過具體方式將抽象的思維表達出來,從感性角度再現社會實際生活,所以藝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培養藝術專業學生有別于數學、物理等專業的思維方式,這些學生追求感觀效果。所以在對藝術專業學生開展思想、行為教育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情動人”、“情感化人”的教育理念。摒棄過去陳舊的教育方式,要結合藝術專業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及個性特點來制定相匹配的教育模式。總之,只有從尊重學生個性的角度出發教育和培養人,才能使學生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健康穩定發展。
5.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提高教師水平
藝術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在于學生能否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能否適應專業教師的教學特色高效掌握知識理論。相關教育工作者應根據藝術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理想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新增綜合理論、人文與社會學課程,在提高藝術專業學生理論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綜合素質。高校在制定藝術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重要性,教育者應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與綜合能力,力爭廣大的教職工都具備良好的人文修養及綜合素質。
6.充分挖掘并利用藝術專業人才的資源和潛能
藝術教育管理層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藝術趣味,還要科學設置藝術專業課程,并將兩者緊密聯系有效使用。課程設置過程中,在涉及簡單的技術性藝術訓練課程的同時,還必須新增有關于藝術方面的文化課程。課程實踐教學中,藝術專業學生應從橫向角度比較多個學科,同時對學生的藝術學習與創造提供科學指引,充分挖掘藝術作品中所隱藏的文化底蘊,這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形成有一定的幫助。藝術專業教育管理層還應專門開設藝術與文化課堂講座,以此和其他藝術院校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關系,調動學生參加聽講、交流的積極性,將藝術與文化有機結合。藝術專業學生除了掌握藝術技能技巧,養成良好的藝術情趣,樹立現代化藝術觀念外,還應充分掌握歷史、哲學、藝術史、文化方面的知識。現代社會要求藝術專業學生在養成良好的人文精神、追求藝術終極價值的同時,還應積極應對生存與發展壓力,獲得社會發展動力,提高技能技巧。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良好的文化素養有助于藝術專業學生更好的進行專業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在培養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素質時需要堅持不懈長期努力,學校、家庭、社會三方應積極配合協作,針對藝術專業學生制定可靠的管理制度及詳細的管理措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這對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快速形成有很大幫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謝永順.對高校藝術類學生重專輕文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4.
[2]鄧曉彬.論高校藝術類學生文化素養與專業學習[J].文藝生活,2015.
[3]王曉瑋.對當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思考[J].菏澤學院學報,2015.
[4]李遠林.從藝術設計作品現狀談當代高校素質教育改革情況[J].美術教育研究,2014.
[5]聶大開.闡述加強高校藝術設計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6.
作者:范成博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