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樹立大學生的道德觀、人生觀,對于思想處于搖擺時期的大學生而言,專業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在大學生群體中,出身于貧困家庭的大學生群體在思想狀態上易于受到蠱惑。高校自擴招之后,便取消了大多數大學生國家資助,而傾向于針對優等生、特困生的定點鼓勵或扶持。對于貧困大學生的關注日益升溫,諸多社會力量對大學生的現實生活問題進行了有效支持,不過對于受支持、受資助大學生的心理關注并未隨之完善。類似不尊重受資助大學生或者被資助的貧困大學生心理反而因此出現問題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要求更高,也更需要“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介入。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
(一)在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方面不夠重視
在日常的調查研究中可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并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樂觀向上,對生活充滿信心。這里偏向于研究以下心理類型的大學生:首先是內向樂群性低的大學生;其次經常焦慮且因瑣事便會產生心理抑郁或其他障礙;最后是礙于某些心理原因,造成學習困難的大學生,該類大學生更加缺乏存在感,更難以融入群體。在針對于這些大學生的人格完善與培養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略顯乏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針對性不強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應形式多樣。然而目前看來,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單一。重理論、輕實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變得很盲目,沒有針對性,單向傳播的局面。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內涵及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適時引入大學生思想道德工作相關研究,使得整個工作更加人性化。由于大部分高校均有常設的心理咨詢機構,所以在運行過程中,可積極利用這些機構,全面把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觀情況。
(一)建立以大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體
目前我國已有超30%的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這些機構通常的運行方式是被動式的,即僅僅承擔咨詢職能,而不負責調研,更不會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進行風險預判或者心理健康體檢。極少有高校會針對本校學生特質指定可操作性更強的制度執行細則。缺乏執行細則,很難保證制度落實,這就直接造成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脫離了大學生心理需求。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因人而異,因地制宜。針對大學生的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由于大學生心理承擔能力和客觀條件局限造成完全差異化的教育難以實現,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細心觀察,將現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融入進日常工作,并積極探索研究。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意義
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實現人性化,將對大學生產生深遠意義。首先,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健全人格。堅持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一改之前僅僅拿教育管理相關制度來單一管理的方式,以人性化的方式開展針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教育、黨的方針政策理念教育、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其次,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調動學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積極性,并適度提升其他領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有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自我,做復合型人才。
四、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優化
對于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心理干預工作應得到更多重視,并且上升成為整個貧困大學生支持工作的必要環節。
(一)教育形式從被動變主動
不難發現,對于普通大學生,承認自己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并且主動積極的配合治療仍非常困難,那么對于有心理問題的貧困大學生而言,邁入心理咨詢室就變得幾乎不可能。此時轉換心理干預工作的被動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應將心理干預工作作為貧困大學生扶持的重要環節,弱化物質支持所帶來的負面精神影響,強化心理干預,使得受幫扶的大學生擁有更多的社會認同感,幫助其實現心理復原。
(二)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對于大學生本身特質納入考慮,一改之前諸多教學工作都是根據書本的照本宣科。對于大學生個體的心理問題,并未納入考慮,如貧困大學生在受資助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大多產生于被資助過程中隱私的泄露。一部分貧困大學生由于家境貧寒,對自身固有身份缺乏認同,甚至唾棄自己的家庭出身。保護其隱私,以便給心理干預工作擠出時間。
(三)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兼顧了私密性和即時性,對于心理干預工作極為重要。當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工作應著力于網絡,利用網絡進行調研、干預和事后問效。同時引入現代化設備,建立現代化的心理咨詢室,來保證心理干預工作的質量。總之,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勢必要結合大學生個性發展來定向發展,這樣才能通過長期的努力堅持,讓所有大學生都接觸到這些合格的理念。從而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