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優秀人才培養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最為關鍵的是尋求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契合點,促進兩者的結合,以更好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包括日常思想教育,也包括基本政治觀點教育以及學生政治品質和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培養,因此在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和重視的同時,也是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和改善的有效措施。學生要形成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素質,跟其健康心理情況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心理健康的學生更容易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將其轉化為自我信念和行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針對人格獨立、有情感有知識的大學生,因此兩者在開展時都必須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變化規律,遵循相應的教育規律來進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和思想困惑,為解決其存在的思想問題作了良好的鋪墊。實際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相當于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成功也能對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推動作用。
二、兩者結合的意義
在新時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課題是指導學生在心理素質、知識能力和觀念等方面適應新要求,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以及其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家庭和學校等因素制約,因此教育者要為社會進行合格人才培養,需要對受教育者進行心理素質的全方位培養及訓練。而思想政治工作為了達到全面性,也包含著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者結合可以以心理科學作為指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從情感過渡到個性,有說服力有針對性地開展,提高其科學性。同時,兩者結合還能夠更好對思想政治教育者進行啟發,從而運用心理科學研究成果對自身思維和工作進行改變及拓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相互結合運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在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后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缺乏具體的方法對某些問題進行發現和分析,很多時候都是紙上談兵,很難運用在實踐中,在教學方面更大的問題是應試價值和意義而非實際價值。所以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其他途徑的幫助來發展。而心理健康教育所包含的精神分析、人本主義思想和行為主義的分析理論都可以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學的實際效果,將思想政治教育從傳統的理論教學轉化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課程,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教育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補充
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的加快,各種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并且不斷地碰撞和融合,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巧可以豐富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具體內容,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完整和系統,真正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
三、兩者結合的途徑
(一)打造高素質的教育隊伍,強化育人責任
高素質教育隊伍的培養和打造是高校對社會主義建設者和社會主義接班人培養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同時時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一個必要條件,因此必須堅定教育者的政治信仰,使其樹立堅定理想信念,對自身綜合素質水平進行提升,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從而以行動來帶動學生,起到先鋒作用,引領學生朝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對學生思想和心靈進行塑造。同時,高校還應該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培訓,并全面開展實踐活動。為了促進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還需要加強專職學生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兩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兼職輔導員隊伍建設,同時還要注重校外輔導員隊伍建設、課外思想政治教育指導隊伍建設,以形成全面育人的狀態,對教師隊伍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知識的培訓和職業發展指導,以提高其心理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強化實際工作能力,促進其向職業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對工作機制進行創新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健全機構和明確的分工,且管理不嚴格,心理教師嚴重缺乏,為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需要首先對運行機制進行重新構建,探索兩者持久結合和良好運行的有效機制。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領導體制,根據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思想品德發展規律來制定科學評定和考核標準,以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協調發展。
(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
不論是心理健康教育還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結合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將學生作為主體來進行,提升學生的興趣。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更好地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客觀規律,避免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通過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靈活結合,用多元化的技巧和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符合教學客觀規律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結合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實事求是地對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行開發,注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對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問題不能過分夸大或者忽視,應該努力去探究其深層次的本質來分析學生的行為表象,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來幫助學生找到自我解決的辦法。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式和心理教育技巧,將學生出現的行為矛盾和困境結合起來,多層次地分析學生問題,最終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辦法來解決學生心理難題。
(五)堅持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時期中國公民需要遵守的社會主義道德,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把握好思想引導的方向,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的線路、方針和政策作為教學主導,在應用心理健康教育時也要重視不可偏離了政治性以及方向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其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幫助學生完善自我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和綜合心理素養。
(六)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注重學生的人文關懷是新時期堅持以人為本視角下的必然,也是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契合針對性和預見性的要求,人文關懷要求從大學生的需要作為出發點,充分尊重、理解、肯定和完善人的主體地位,注重其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和自主意識的培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七)充分利用網絡、校園文化載體等促進兩者的融合
通過豐富多彩校園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實施教育,可有效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樹立正確的學習動力,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結觀念,培養了其道德情操。而利用網絡,可以借助其虛擬性和自由性,讓大學生更為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網絡及時把握學生動態,提前進行分析,做好溝通工作,從而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改變傳統枯燥的說教課堂,轉變為網絡平等交流。
作者:鄭世堃 單位:昭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