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紅色基因傳承融入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紅色基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傳承紅色基因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通過分析紅色基因傳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探究如何將紅色基因傳承與高校思政課有效融合,進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關鍵詞:紅色基因;傳承;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紅色基因產生于中國特定的歷史時期,有著鮮明民族特性,凝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理想信念之追求。紅色基因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體現,始終代表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紅色基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壯大,并不斷走向成熟,在不同的時期承擔了不同的任務,在國家發展的各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其中,紅色基因涵蓋了堅定理想信念、不懈拼搏的艱苦奮斗精神、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求真務實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它既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追求。當前,紅色基因已經深深融入黨和人民血脈之中,成為共產黨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和先進文化的重要文化基因,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1]。傳承紅色基因,是新時代青年的使命,青年一代對紅色基因的傳承,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命運,關系到中國夢的實現[2],研究紅色基因傳承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1紅色基因傳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了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是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紅色基因傳承能夠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意識。紅色文化的特征意味著它能與時俱進,吸收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永存革命先輩以及偉人的紅色精神,這些特征永遠指引大學生的思想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對大學生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3]。
1.1克服
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主力軍,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養尤其重要,紅色基因傳承對塑造大學生優秀品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好奇心比較重,但缺乏甄別不良信息的能力。攻擊中國共產黨和黨的領袖,詆毀英雄,歪曲歷史人物、歷史事實,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紅色基因傳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能夠引導大學生自覺抵制,提高政治站位,研判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風險,面對誘惑時能夠立場堅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理性對待,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斗爭的英勇戰士。紅色基因傳承使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勇擔民族復興之大任,培育社會責任意識,提升整體素質,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1.2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紅色基因素材鮮活、風格多樣,紅色基因傳承能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造力和影響力。紅色基因強大的感染力和鮮明的政治性,引導著大學生不斷進取、頑強拼搏,將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中。其中,中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內容,講好英雄的故事,歌頌英雄的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傳承他們的先進精神,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犧牲自己、堅決完成革命任務的精神,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素材。中國革命歷史也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內容,是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最生動的教材。革命精神包括新民主主義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和平時期的精神,如西柏坡精神、紅船精神、延安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等,這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來源,激勵和引導大學生奮進前行。
2紅色基因傳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徑
2.1闡述紅色基因理論價值
思政課不僅是學生知識習得的重要課程,而且是紅色基因與情感融合的最佳通道。在傳承紅色基因的過程中堅持理論性與情感性相統一,既要注重紅色基因的理論闡述,又要注重訴諸情感[5]。用理論說服大學生,增強大學生對紅色基因的理論認同。還可以開展系列講座,向大學生主動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黨史,增進大學生對革命時期黨的理論認識,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紅色文化學術講座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循序漸進講解中國共產黨的光榮革命歷史,推進高校大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
2.2豐富紅色基因傳承的實踐活動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傳授大學生理論知識,還要注重社會實踐。首先,要利用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帶領大學生參觀紅色革命紀念館、名人故居、革命遺跡等,使大學生了解紅色革命歷史,身臨其境去感悟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品質。其次,成立紅色社團,鼓勵大學生開展紅色活動,通過開展紅歌朗誦等活動,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其思想境界,接受紅色文化熏陶。再次,高校可與文化旅游景點建立合作關系。組織大學生利用周末或節假日時間前往學習,還可以讓大學生當講解員,身體力行去感受紅色文化,促進大學生紅色文化信仰體系的形成。最后,定期組織大學生觀看紅色文化電影,如《紅巖》《鐵道游擊隊》《地道戰》等,讓大學生感受革命的艱辛,在情感上引發共鳴,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基因育人的目的。
2.3筑牢紅色基因傳承的網絡陣地
據統計,中國是全球網民人數最多的國家。因此,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可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建立微信公眾號、微博專欄等,作為傳播和發揚紅色基因的網絡陣地。同時要加強對微信公眾號、微博專欄等網絡平臺的管理,正確引導網絡輿情,完善網絡預警機制,提高應對網絡突發事件的能力。此外,還應推進高校與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大環境,使微信、微博實現紅色基因教育的功能。還應運用大數據實時監測大學生思想發展動態,從源頭上杜絕不良信息的傳播,摒棄不良思想的腐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自覺進行自我提升和自我教育。紅色基因傳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了積極的育人鑄魂作用,有助于大學生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增強大學生的黨性修養。深入研究紅色基因傳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路徑,有助于發揮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強.傳承紅色基因,創新思政教育: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紅色基因傳承經驗介紹[J].青年與社會,2019(30):161-162.
[2]謝彪,曾建.關于紅色基因重要論述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J].福建師大福建分校學報,2019(6):15-20.
[3]李清宇.大學生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的路徑探析[J].智庫時代,2020(2):71-72.
[4]謝彪,曾建.關于紅色基因重要論述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J].福建師大福建分校學報,2019(6):15-20.
[5]許桂芳.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傳承紅色基因的價值意蘊及其實現[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33):33-35.
作者:白小利 單位:太原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