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時代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挑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微時代”已悄然來臨,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多,速度變快,作為高校學生思政教育者如何在“微時代”背景下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達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標,成為思政教育工作者急需探究的問題。本文從“微時代”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的挑戰著手,探究挑戰面前應用哪些措施,保持高校思政教育初衷不動搖。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微時代”教育;思政教育挑戰
新媒體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手機為終端,快速便捷地傳播圖文并茂、試聽結合的信息為核心,成為當前信息傳播的主流,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高校教育必需開設的課程:首先,旨在培養學生從理論知識到社會實踐的問題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其次,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任何時候都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拔r代”的到來,給思政教育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直面挑戰、積極應對挑戰是高校思政教育者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微時代”對高校思政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一)“微時代”對高校思政教育的機遇。隨著微信、微博、各種短視頻社交軟件的普及,逐漸取代了人們過去通過閱讀紙質報刊、看電視獲取信息的方式,新媒體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拔r代”的到來,豐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資源,讓教育信息更加快捷地傳遞給受教育者,并且方便了雙向的交流和溝通。
(二)“微時代”對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戰?!拔r代”對高校思政教育是一把雙刃劍,帶來了諸多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1.主流意識領域話語權受到沖擊。在信息傳播不發達的年代,群眾的信息接受主要來自于電視、報刊等,意識形態領域黨和國家把握著話語權。學生進入高校后,高校利用思政教育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理想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不斷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如今,信息傳播技術高速發達,各種信息不經篩選充斥著網絡。首先,我國社會生活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社會階層分化加劇,出現了不同的利益群體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不同的政治理想都通過網絡表現出來。其次,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與經濟全球化的加劇,使得西方的各種不同觀點、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甚至消極、不健康和反動的思想觀點大量涌入,致使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高校學生對于各種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強,容易在各種經過包裝的不同意識形態的觀點中迷失方向,甚至可能背離社會主義理想。同時,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接收到不同意識形態的觀點,而學校的思政教育開設課程時間有限,致使高校在學生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權遭到沖擊,不再是高校學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唯一途徑。2.思政教師引導作用受到沖擊。高校課程設置中很多存在重專業輕思政教育的現象,因此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歷史經驗教訓,對基本對馬克思中國化理論進行傳播,以此鼓勵學生堅定社會主義理性不動搖,不斷學習馬克思中國化理論、關注時事、分析時事、關注未來。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這讓學生不再熱衷于上思政課,認為通過網絡也能夠學習到相應的理論知識。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首先是理想信念,其次才是具體的理論知識?!拔r代”的到來給老師的引導作用帶來了極大的沖擊,迫使老師不斷接受新的知識,采用新的手段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發揮老師在理想信念、理論知識、具體社會實踐中的引導作用。3.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受到沖擊。目前對高校,多數通過開設《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馬克思主義原理》《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開設的這些課程偏重理論知識,課時量少,內容多,上課教師只能采用傳統的講授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拔r代”的到來,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多種多樣,不再拘泥于課堂學習中的信息輸入,對信息輸出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教師單純的語言信息輸出無法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的目的。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內容陳舊,導致學生沒能在課堂中明白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基本內容、核心思想與價值追求究竟是什么,課后也沒能靈活運用課堂中的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實踐?!拔r代”的到來,變革了信息的輸出和接收方式,對高校思政教師的教育形式、教育內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高?,F行的教育模式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二、“微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應對策略
“微時代”的來臨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巨大的挑戰,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對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與素質提升、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堅決擁護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有著重要作用,是國家意識形態戰略的重要部署。2019年黨中央出臺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明了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向。作為重要的社會主義理論宣傳的平臺,高校不能逃避“微時代”帶來的挑戰,必須因材施教,積極采取措施應對挑戰。
(一)學院方面。學院是學校開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者,指導和監督思政教育的開展,對思政教育者工作進行考核。學院要緊跟時代潮流,充分利用“微時代”的各種新媒體為學院思政教育服務。首先,學院要召集具有思政教育專業背景的教職工對黨中央頒布的思政教育方針政策進行研讀,根據學生學情和師資配比情況進行課程開設研討,從上至下重視學院的思政教育,讓專業的教師進入講臺,傳授思政相關的理論知識;讓有思政教育背景的教職工負責組織學生的思政教育實踐。其次,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學院思政學習平臺,傳播正能量。學院組織教師進行“互聯網+”技術培訓,建立綜合的網絡思政學習平臺。利用“微時代”信息傳播便捷和強大的實時交互性特點,將思政教育融入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創建集理論學習、師生交流、黨員團員管理為一體的網絡學習平臺,解讀社會主義理論,分析當今時事,講身邊優秀學生故事,傳播正能量。再次,因材施教,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開展思政教育社會實踐,加強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過去的思政教育拘泥于學校,將課堂教學作為思政教育的唯一陣地。“微時代”的到來,極大改變了高校學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和途徑,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習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學院結合當地的情況,組織學生清明節為烈士掃墓,或者組織學生參觀附近的紀念館、重走紅軍路等活動,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革命先輩的創業艱難,新中國成長的艱難,促使學生樹立為社會主義奮斗的理想信念。最后,開展黨課、團課,發展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負、追求進步的學生成為黨員,在學生間樹立優秀榜樣,帶動學生不斷追求進步。
(二)教師方面。學院指導思政教育開展的方向,教師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執行者,教師不僅要不斷加強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理論知識水平,還要緊跟時代潮流,分析學生的學習心理,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思政學習和提升個人品德修養。首先,高校思政教師要不斷研習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更新教學理念。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重理論而輕實踐,將更多的精力投身到理論的研究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微信、微博、短視頻等早已將很多的社會主義理論知識碎片化,學生通過手機終端隨時可以攫取這些知識。高校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今天的高校學生信息不再閉塞,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態面對學生,組織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實踐,將“大”而“空”的理論化身到實踐中,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帶領學生從實踐中總結經驗與教訓。其次,高校思政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資源,豐富課堂,更新教學模式。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然行不通了,思政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歷史經驗教訓總結的同時,要結合當今局勢進行分析;在講授社會主義理論的時候要采用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信息進行闡述,讓學生不再空洞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而是能結合實際進行分析。從而培養學生分析時事、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最后,線上線下結合,延伸思政教育空間,拓展思政教育領域。課堂教學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把握好課堂的引導作用,慎重選擇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學生實現雙向的溝通交流;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線上的實時雙向互動,將思政教育的陣地延伸到平時的交流中,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
(三)學生方面。作為受教育者的學生,在“微時代”背景下選擇增多,能夠輕松接觸到各種信息,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需要提高個人的信息辨別能力和個人修養,豐富個人精神世界,不被利欲腐蝕,不被肆意宣揚的自由思想所左右,堅定黨的領導不動搖。第一,學生要提高信息辨別能力,不要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中迷失。學生進入大學后,脫離了中學時代老師、家長重重監管的狀態,自由時間增多,加上沒有專門的職業規劃指導和時間規劃指導,學生多數時間處于迷茫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較多的學生喜歡通過上網來打發時間,各種信息不經過濾充斥著網絡媒體,缺乏社會經驗的高校學生在面對良莠不齊的信息時容易迷失。為此,學生要不斷提高個人的社會主義理論知識,提高個人的信息分辨能力,客觀分析各種利益團體的利益訴求,正確看待網絡宣揚的極端自由思想,不被大肆宣揚的物欲主義腐蝕,堅定社會主義理想,做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第二,學生要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豐富個人的精神世界,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學生是思政教育的接收者,也是思政教育成功與否的衡量者。思政教育不僅在于老師的細致引導,更在學生的主動追求。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大學生應該在求學時期鍛煉自己,追求進步,充分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知識,了解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優越性,為將來進入社會、投身社會實踐做好理論基礎。同時,利用新媒體,獲取思政教育的資源,拓展眼界,提升個人理論水平,豐富精神世界,提高個人道德修養,以期立足于不斷變化的社會中。
三、結語
“微時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潮流,高校思政教育是守住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必要途徑,在滾滾向前的“微時代”潮流下做好高校思政教育是黨和國家的要求,更是保持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的必然要求。雖然“微時代”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高校積極應對,充分利用“微時代”的特征,讓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高校思政教育服務,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培養更多思想優秀、專業技能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參考文獻】
[1]馮曉暉.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路徑探討[J].智庫時代,2019(42):157+159.
[2]楊文靜."微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新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9):62-64.
[3]趙慧."微時代"高校"微思政"模式的構建分析[J].陜西教育(高教),2019(10):13-14.
[4]陳毓.探析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66-67.
[5]蔣勇軍.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網絡教學評估體系的構建[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05):138-142.
作者:李瑋瑋 單位: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