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學史數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數學史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由于數學知識邏輯性較強,學生很難完全理解書本上列舉的每一個知識點,數學知識的形成,在經歷漫長而艱辛的歷史洗禮后變得更豐富,數學史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起到重大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數學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讓學生清楚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數學史的引入,學生學習起來會更輕松。比如在教學立體幾何時,學生對那些圖形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特別是邏輯性較差的同學,更會覺得空間幾何學起來非常困難。為了使同學消除對空間幾何的恐懼,教師可以結合有關幾何的數學家或歷史故事,讓學生領會空間幾何的奧妙,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從而敢于、樂于分析和探索空間幾何。又如在講解有理數這一內容時,學生也許會對有理數的形成過程感到疑惑,這時教師便可向學生介紹有理數在數學史上的“生平”。通過對其歷史的了解,學生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學生有理數知識形成的不易,從而能更深入地思考。
二、數學史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思維方法
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具有足夠的思維和空間想象力。由于其特殊性,教材在編排上都是按照一定的過程進行編寫,基本上每一個知識點的羅列都是先介紹其定義,然后舉例證明和進行推理或反推理,最后讓學生做題鞏固。這種教材的安排固然有其道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思考的過程。有的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講解知識點時,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分析,在黑板上寫滿解題步驟,以便學生一目了然。用這種方法講解例題,看似可以讓學生能夠清楚、直接地理解例題,但實際上學生會覺得這樣上課絲毫沒有樂趣可言,而且會認為數學知識根本不需要多加思考。這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內融入數學史,目的就是告訴學生數學是如何創造出來的,數學思維是怎樣一步一步產生的,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思維方法。例如在滲透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想時,就讓學生充分了解在數學發展史上幾何的解題曾是一大難題。在經過無數數學家長期探索與不斷研究下,最終發現代數可以有效幫助解決幾何問題,從而形成數形結合思想。
三、利用數學史講授知識系列
數學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為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教師可以將數學史與思維培養結合運用,讓學生自己體會數學知識的創造和數學思想形成的過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沒有必要急于講解每一個詳細的知識點,而是在知識點的基礎上介紹其歷史,比如這個知識點是哪一位數學家提出來的,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條件下創造的,這個知識所表達的數學思想是什么。這樣的教學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整體把握這些知識的相互聯系甚至整個知識體系,從而對數學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一開始介紹幾何時,教師可以先從幾何發展史講起,數學幾何的發展是從古希臘開始的,在幾何發展的過程中,其中阿基米德對圓錐曲線透徹研究為以后的解析幾何貢獻頗大。后來幾何又經歷了很多歷史階段,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通過對幾何數學思想創造過程的理解,學生初步掌握了幾何系列知識的特點,這對他們今后的幾何學習有著重大的意義。
四、利用數學史開展探究式學習
數學知識需要經過長時間的不斷探究才能形成,數學是嚴謹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必須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和實踐的證明。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把數學史當做數學知識學習的載體,將數學公式或概念和數學發展史有機結合起來,重點講授數學概念中的關鍵字詞。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難將一整句甚至是一大段的數學概念理解清楚,于是教師便可抓住概念中的關鍵詞語,利用相關概念在數學史的創造歷程,用史實說話,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清楚、準確地認知概念所對應的一系列數學知識。通過關鍵字詞入手,強化了學生對新概念的理解。與此同時,學生也了解到了概念中字詞的選取不是隨意而成的,是數學家不斷研究、探索的過程。要知道,探究式學習是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為目標,巧妙融入相關知識的發展史,和學生共同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參與度和教學效率。例如以“概率”知識為例,可以向學生今天的數學歷史事件,學生發現今天沒有發生那些事,那明天是不是有可能和歷史重合呢?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數學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巧用數學史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史的學習不僅僅是在知識層面對學生有所幫助,更能讓學生認真學習和傳承數學科研的態度和行為,培養自身的數學素養。
作者:丁玲玲 單位:江蘇省淮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