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生活即是教育,許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可以用于教學素材,并在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得到著重的體現。小學生正處于充滿好奇心、探究知識的年齡階段,教師采取生活情境法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不僅能夠增強數學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而且有助于小學生將數學知識合理運用于生活實踐中。因此,本文認為,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科學靈活地運用生活情境法非常必要。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法的原則
(一)與小學生年齡相符
教師首先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合理的生活情境;其次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教學過程。小學高年級學生需要加強抽象思維的訓練,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如果教師面對高年級學生卻采取低年級適用的情境創設法,會使得學生出現厭煩與排斥的情緒。
(二)與生活實際相符
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的關聯度極高[1]。由于小學生已積累了少部分的生活經驗,教師在教學中設置的生活情境需要與實際生活相符,否則學生無法產生共鳴,更無法準確把握數學知識的實質。另外,與實際生活不符的教學情境容易引出學生的反對意見,導致課堂教學重點完全偏離軌道。
(三)把握教學重點
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對于生活情境教學法的理解不全面,認為不創設生活情景的教學就是傳統、陳舊的教學形式,從而過于關注課堂教學中生活情境的創設,將傳統上優秀的教學方式拋諸腦后,如復習、運用舊知識導入新知識,如此做法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創設生活情境時需要把握教學重點,適度運用生活情境輔助教學,不可顛倒主次。
(四)營造健康的生活情境
德育是教育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2]?!暗掠ぷ魇俏目平處煹穆氊煟c數學教師無關”的觀點完全錯誤。事實上,德育需要各科教師的共同努力,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創設健康的生活情境,不僅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增加德育效果,實現德育與學科教學效果的雙重增強。
二、生活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整理和總結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類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創設情境開展教學,先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知識的熟悉度,再運用引導方式促使學生科學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各類生活難題,由此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重要性的認識。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注意實現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以達到增強教學趣味的目的。以“統計”知識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個購買水果的情境[3]。教師先展示不同種類的水果,再選擇幾個學生扮演老板和顧客買賣水果。扮演老板的學生需要統計售出水果的數量與收入;扮演顧客的學生需要根據購買水果的單價與數量統計出總價。生活情境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初步了解統計基礎知識,進而充分理解相關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二)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提出“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在于促使學生在生活中科學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實現學以致用。因此,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另外,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生活問題,提升學生分析與解決各類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多邊形面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多邊形事物”等問題,再組織學生分組測量各類多邊形的面積。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與動手能力均得以提升。
(三)積極導入情境,培養學生思維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指導學生觀察并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類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再指導學生尋找各類生活情境中存在的數學信息,進而解決常見的數學問題,幫助學生強化數學思維。另外,教師可以將生活情境法用于學生自主意識與思維習慣的培養,能夠充分體現出數學教學的自主理念。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總結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規律,以解決一些數學難題,既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又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四)創設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生活情境教學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學生科學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因此,教師只有創造出與現實生活相似的教學情境才能增強學生的熟悉感與代入感,使學生得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似問題時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加以解決。數學課堂中創設的教學情境需要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而非出自教師的臆想。例如,教學“小數乘除法”知識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家人星期天出門購物,在商店里購買了許多東西,請同學們幫忙計算一下總共的花費。通常情況下,商店中出售的商品價格包括小數位,學生在仿真的生活情境中可以加深對于小數乘除知識的了解,拉近了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距離,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五)加強情境對話,吸引學生注意
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有意識地加強數學與生活的關聯,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好奇心,但是不可以完全脫離實際的生活狀況。例如,在“統計”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某個班級的期中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分析,或者積極創設出各類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問題,通過加強指導和啟發、加強師生的情境對話,使得學生通過實際觀察及時準確地發現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而自主探究問題并總結知識點,幫助學生增強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此同時,教師創建的生活情境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知識的運用極為常見,有助于充分感知數學學習的樂趣與實用性。另外,合理創設的生活情境還可以穩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六)加強生活情境教學法的科學運用
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認為,創設生活情境只是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一種良好的方式,因此,沒有在課后練習中靈活運用生活情境法。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認識,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生活情境教學法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并適當降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另一方面,在課后練習中運用生活情境法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法需要注重全面性,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個教學階段[5]。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討論并解答數學問題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密切聯系課堂教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課后練習,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進而真正內化為個體知識。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感知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關聯,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科學的生活情境,促使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學習數學知識,再將學習并掌握的數學知識科學且靈活地運用于生活實踐中。如此一來,不僅有助于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與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增強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傊?,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地運用生活情境教學法可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促進教育改革順利、高效的開展,促進學生在未來獲得良好的發展。
作者:鄭麗娟 單位:仙游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