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遺傳學教師核心素養提升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醫學遺傳學學科特點出發,結合當前立德樹人、課程思政的教育背景,從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政治修養、文化修養、學習能力修養以及溝通與合作能力修養等五方面初步探討醫學遺傳學教師核心素養提升的具體含義,明確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對立德樹人和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醫學遺傳學;教師核心素養;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醫學遺傳學是一門發展較快,前沿性、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一方面抽象難懂,另一方面又具有臨床靈動性的特點[1],對教師素養有很高的要求。教師素養的內涵是多方面的,其核心素養包括職業道德修養及政治修養、文化修養、學習能力修養、溝通合作能力修養等幾方面。教師作為學生成才的引路人,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直接關乎人才的培養素質和發展方向。遺傳學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醫學遺傳學教學過程中立德樹人的目標。
1職業道德修養
醫學遺傳學是醫學院校開設的諸多課程中的一門專業課,與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專業課相比不是主干專業課,加之抽象難懂,難以獲得學生們歡迎,無論是上課或作業的熱情程度都要差一些。因此,醫學遺傳學教師更應在課程準備上多下功夫,努力挖掘課程“閃光點”來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不斷提升自己,提高學科知識修養,以適應醫學遺傳學前沿學科發展快的特點,能夠將枯燥的遺傳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聯系,化沉悶為生動,培養學生對遺傳學知識的興趣。課堂內外認真答疑解惑,以自身的認真態度感染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做讓學生喜愛和尊重的人。其次,醫學遺傳學是一門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的“橋梁課程”。醫學遺傳學教師應兼具教師、科研、醫務人員三者應有的職業風范,時刻給即將走向醫學崗位的學生以良好的職業引導作用。以古今中外醫德高尚的醫生事跡,結合現代醫務人員的無私奉獻為素材,給學生以正面引導。比如,在抗擊肺炎疫情中勇敢逆行的眾多醫務人員,“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充分體現了《醫學生誓言》中救死扶傷的精神。醫學遺傳學教師還具有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應有嚴謹治學的作風。對于學生的提問,不搪塞、不斥責,勇于和同學們討論疑問,切忌不懂裝懂。自己心存疑問,一定要先刨根問底或先行實驗研究,得出正確的結果之后再引導學生。努力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2政治修養
政治修養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遵循黨和國家的政治理論和大政方針,主要表現在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認識端正等方面[2]。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指出,教育要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醫學遺傳學是研究人類遺傳性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和預防、診治的一門學科,關乎我國人口出生素質,意義重大。同時,醫學遺傳學又是一門前沿學科,發展迅猛。本科院校是我們國家未來醫學遺傳學人才培育的搖籃。本科階段不僅要培養學生對遺傳學的興趣,更要培養他們奉獻祖國的精神風貌和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思想境界。而這一切主要源于教師良好的政治修養。每一位遺傳學教師都應學習馬列主義和思想,經常關注國家時政方針,同時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思想政治培訓學習,加強政治理論修養。教師有牢固的思想政治根基,完善的政治品格,才能夠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風向為風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才能給學生傳輸正確的政治理念;只有教師堅定的政治立場,才會引導學生正確的政治方向。這些內容看似與醫學遺傳學專業知識不相關,但決定了我們培養的學生是什么樣的人,是為誰服務的人。
3文化修養
醫學遺傳學是19世紀工業革命后才逐漸形成和發展的一門學科。這一時期我國正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統治時期,科學發展落后于西方世界。醫學遺傳學教師在教學之余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能夠增加學科的厚重感和使命感。在大約公元前7世紀就有了對人自身遺傳現象認識的記載,如《左轉•僖公二十三年》記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在《國語•晉語》中記載“同姓不婚,惡不殖也”。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近親繁殖的危害。此外東漢的王充提出了“物生自類本種”的觀點,他在《論衡•祥瑞篇》說“龜生龜,龍生龍。形色大小不異于前者也,見之父,查其子孫,何謂不可知?”說明我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生物的遺傳性狀皆可以穩定地傳遞到子代并加以運用。這些相關歷史文化知識的講解不僅能豐富遺傳學的教學內容,更能提高學生們的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使他們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醫學是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統一的綜合科學,醫學的本質屬性是人文性和社會性[3]。除了學習相關歷史文化知識,遺傳學教師平時還要深挖專業背景知識,了解古今中外各國遺傳學家的事跡,并做好課堂設計,恰如其分插入科學家的故事,把醫學人文精神、科學精神貫穿到整個課程中。比如,在緒論章節講解遺傳學發展簡史時插入孟德爾發現遺傳分離與自由結合規律的故事,向學生傳輸好奇心是科學探索的動力;在講解第1章OMIM建立的時候插入VictorMcKusick勤奮、堅持的治學精神;在產前診斷一章插入簡悅威的故事,說明醫學人文情懷。在向學生傳輸醫學人文情懷時重點講述英國著名的內科醫生ArchibaldEdwardGarrod在仔細觀察和研究了尿黑酸尿癥等疾病之后,提出來“先天性代謝缺陷”這一概念;以及StanleyPrusiner因為一個病人的同情開始數十年的研究,最后提出蛋白質顆粒可傳染疾病,因而獲得諾貝爾獎;盧煜明(Yuk-MingDennisLo)從“一切為了病人”的理念出發研發了無創產前診斷。人文知識修養的提高,可以使老師在授課時旁征博引,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樂于接受枯燥的知識,易于掌握抽象的內容,同時向學生們傳輸了科學探索精神與醫學人文情懷。
4學習能力修養
醫學遺傳學是一門發展日新月異的學科,知識內容更新很快。在實驗技術方面,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已經滯后于基因組時代的發展,如細胞有絲分裂、人類非顯帶染色體核型分析等傳統實驗技術在臨床已經很少使用[4]。這就要求遺傳學教師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跟上時展的步伐。在臨床應用方面,遺傳咨詢始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歐美,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遺傳咨詢培訓體系。而我國的遺傳咨詢工作剛剛起步,缺乏大量的遺傳咨詢專業人員。專業人員的培訓需要專業的老師。這就需要醫學遺傳學教師要具備服務于臨床的觀念,盡早盡快參與遺傳咨詢的培訓,為培養遺傳咨詢專業人員提前做好知識儲備[5]。在教學方法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弊端日益顯現。此外,醫學遺傳學是一門與臨床緊密結合的課程。遺傳病的種類繁多,與遺傳學的發病機理緊密相連,往往是教學的重點、難點。課堂若照本宣科介紹臨床癥狀、病因與發病風險,往往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LBL(Lecture-BasedLearning,LBL)、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study-BasedLearning)、Seminar、PBL-Seminar、圖示教學法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種教學方法,各有特點,其目的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想講好醫學遺傳學,除了教師要有發自內心的、樸素的對教育工作的熱愛,還要善于學習好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能力上得到更快的提升。除了教學方法上需要不斷更新,在教學手段上,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發展迅猛,如雨課堂、學習通、慕課、微課堂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也需要遺傳學教師不斷接受和學習這些新的教學手段。年輕教師接受多媒體教學手段較快,年齡稍長的教師往往因為一開始不熟悉而排斥這些新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然而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成了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只有接受新生事物,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尤其是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線上教學以排山倒海之勢在全國、全球推行??梢灶A測疫情結束之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為教學的主流模式,數字信息化教學已經開啟了現代教學的新篇章。
5溝通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修養
溝通交流的能力是教師最基本的素養。與學生良好的溝通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熱愛,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途徑。尊其師,信其道。很多時候學生們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愛上一門學科。課堂之上,既要有思政教育,又不能影響專業知識傳授,要求教師能簡明扼要敘述相關知識,并能準確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比如在講解線粒體病的時候,可以跟學生講解有線粒體病的人群目前可以通過“三親線粒體”基因療法,把攜帶缺陷線粒體卵細胞的細胞核轉移到擁有健康線粒體的卵細胞內,通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而幫助患者實現孕育健康孩子的目的。簡明扼要的語言把先進的科技知識與書本知識結合起來,既加深了學生對線粒體獨立攜帶遺傳信息知識的理解,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后與學生的談心和專業知識的探討,可以借助于微信、QQ等現代傳媒手段,甚至畢業之后仍然可以對學生職業道德和政治思想產生影響。讓學生接受、理解老師的知識、思想,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深厚感情。同時老師也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綜上,醫學遺傳學具有連接基礎與臨床、抽象生動、發展迅速等特點,對授課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高。激發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需要授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拓展豐富課堂內容。同時醫學遺傳學是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關乎我國人口素質,社會意義重大,需要給學生正確的思想引領,使其樹立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奉獻祖國醫療事業的遠大理想。
參考文獻:
[1]梁亮,王濤,秦鴻雁,等,將生殖醫學實踐融入醫學遺傳學教學初探[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8,26(4):126-128.
[2]王光明張楠李健,等.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的結構體系及發展建議[J].中國教育學刊,2019(3):81-87.
[3]劉忠平,李質馨,田洪艷,等.醫學遺傳學教學融入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醫學院學報,2019,40(3):233-234.
[4]植瑞東,何夏怡,趙思婷.醫學遺傳學教學現狀與改革措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3):8-9.
[5]樂珅,劉晨,俞婷婷.本科生醫學遺傳咨詢教學改革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17):114-115.
作者:馮桂玲 孫劍川 姚文松 單位:寧德師范學院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