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鉆蛀性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的支持下,我國林業發展活力顯著提升。主要介紹鉆蛀型害蟲的危害特點、分析生物防治技術和方法在鉆蛀性害蟲防治中的應用優勢,并提出應用轉基因技術、利用生物鏈關系、建立生物防治網以及開展綜合性防治等防治措施,降低鉆蛀型害蟲對林木生長產生的不良影響,深度踐行可持續發展方針,保護生物多樣性。
關鍵詞:鉆蛀性害蟲;生物防治技術;生物防治網;食物鏈關系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深度踐行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方針,頒布有力政策為林業建設和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各地區有效結合地域環境,高度整合林業建設資源使得全國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退湖還林、退耕還林觀念深入人心。為有效保存林業建設成果,鉆蛀型害蟲防治至關重要,生物防治技術在不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前提下,達到鉆蛀性蟲害防治需求。
1鉆蛀性害蟲危害特點
據相關調查顯示,至2017年底,貴州省林地面積已達880萬hm2,約0.088億hm2,全省森林面積達到974.2萬hm2,約0.097億hm2,森林覆蓋率達55.3%,森林蓄積為4.49億m3。可見,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支持下,貴州省林業建設以取得顯著成就,但鉆蛀性害蟲防治仍舊是貴州地區林業建設的主要任務,以下對鉆蛀性害蟲的特點進行介紹:第一,生活隱蔽。鉆蛀性害蟲,顧名思義是指在林木結構內部生存的害蟲,其活動和繁衍將嚴重影響林木健康,生活隱蔽性特點增加了林木害蟲防治難度,使得相關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局限性。第二,蟲口穩定。鉆蛀型害蟲的移動性較弱,其在林木結構中以植物纖維為食,蟲道寬而彎曲,可達一尺以上,與其他害蟲相比,鉆蛀性害蟲受到自然環境、氣候環境的影響較弱,具有較為穩定的繁衍條件。第三,危害嚴重。一般害蟲常以林木枝葉為食,不會對林木產生致命性傷害,但鉆蛀型害蟲主要在林木枝干結構中得以存在,以植物纖維為食,會在林木結構中持續鉆進,嚴重影響林木健康,長期得不到治理,將使林木枝干壞死,不利于林業建設成果保存。
2生物防治技術在鉆蛀性害蟲防治中的應用優勢
鉆蛀性害蟲對林木生長的嚴重影響,對其進行針對性治理至關重要,以下對生物防治技術在鉆蛀性害蟲防治中的應用優勢進行分析:第一,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與化學防治技術相比,生物防治技術具有更好的生態性和環保性,不會對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產生不良影響,也不會降低生物多樣性,反而能夠形成更為穩定的種間關系,有助于森林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第二,與其他林木害蟲相比,鉆蛀性害蟲具有較高的隱蔽性,這也使得傳統的化學防治技術和物理防治技術的防治效果較低,而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應用生物種間關系和食物鏈關系進行害蟲防治,因此具有較高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第三,長期以來,我國在林業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有力政策,林業具有堅實的發展基礎,我國林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林業管理人員也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具有較高的生物防治技術應用水平,能夠有效地結合各地區的林場環境,做好生物防治技術應用規劃,降低鉆蛀型害蟲防治的經濟投入。
3生物防治技術和方法在鉆蛀性害蟲防治中的具體應用
貴州省聚焦“9+3”縣(區),制定《“9+3”縣(區)特色林業產業發展推進方案》,為林業發展提供了穩定驅動力,以下對貴州地區林木鉆蛀性害蟲生物防治進行分析。
3.1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在生物防治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轉基因技術最早在農業領域中得以廣泛應用,相關調查表明2018年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分別為7500萬hm2、5000.2萬hm2、2300.9萬hm2,1200.7萬hm2和1100.6萬hm2,轉基因技術應用率分別為93.3%、93%、100%、92.5%和95%,表明轉基因技術具有寬廣應用空間和優良應用前景。就鉆蛀型害蟲防治而言,各地區林業管理部門應該引進掌握轉基因技術的先進人才,在林木培育中有效地發揮轉基因技術的融合性優勢。例如,相關調查表明,昆蟲神經毒素和蘇云金桿菌內毒素基因可以與樹種基因進行轉化融合,使樹種具備優良的抗蟲性,這類新型樹種能夠有效地釋放植物因子,抑制鉆蛀性害蟲的侵襲。另外,在鉆蛀型害蟲防治中,還可應用轉基因技術提高植物體內的蛋白水解酶,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若鉆蛀型害蟲食用了該植物的植物纖維,蛋白水解酶就可進入該昆蟲的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并在昆蟲的腸胃中的以昆蟲體內的蛋白物質進行反應,降低昆蟲的蛋白活性,最終影響昆蟲的消化系統,組織昆蟲生成氨基酸,最終導致鉆蛀性害蟲死亡,滿足治理需求。
3.2利用食物鏈關系
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超過萬億元的林業支柱產業主要包括林業旅游與休閑服務業、木材加工及木材制品制造業、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業,這些支柱產業規模分別為13044億元、12810億元和14492億元,可見林業經濟在我國經濟總體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基于鉆蛀型害蟲對林業發展產生的不良影響,對其進行針對性防治至關重要。食物鏈關系決定了昆蟲的天敵,食物鏈關系的穩定決定了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相關調查表明,啄木鳥在鉆蛀性害蟲治理中具有較為積極的作用,因此,各地區林業管理部門可通過設置鳥巢吸引啄木鳥在林區內安家,發揮啄木鳥對鉆蛀性害蟲的克制性作用。另外,為延長啄木鳥在森林系統中的留存時間,各地區還應有效調整森林種間關系,通過種植雜交林,為啄木鳥提供優良的筑巢環境[1]。
3.3建立生物防治網
相關調查表明,2018年我國林產品進出總值、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上升10.7%、11.4%和10.1%,表明我國在林業發展上仍舊具有較大空間,可建立生物防治網對鉆蛀性害蟲進行有效治理,以下對其進行介紹。在鉆蛀性害蟲治理中,生物防治網的核心為鉆蛀性害蟲,生物防治網中的其他種類生物具有較為協調的種間關系,均能對鉆蛀性害蟲進行控制。例如,啄木鳥可對鉆蛀型害蟲進行處治,而其他鳥類可以在鉆蛀型害蟲繁衍階段,對其繁衍母體和鉆蛀性害蟲的蟲卵進行處治,另外,天敵昆蟲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鉆蛀性害蟲的生長和繁衍[2]。為提高生物防治網絡治理有效性,林業管理人員應該有效結合林業發展規模和治理需求,深度踐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病蟲害防治方針,做好防治信息整合,根據前一年中鉆蛀性害蟲造成的林木損失,分析本年中鉆蛀性害蟲的數量,以合理規劃生物防治網的規模,確定生物防治網中各類型生物的數量和種類。調查顯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林木產品貿易、進口、出口上貿易額分別為529億美元、298億美元和231億美元,增速分別為4.7%,4.8%和4.6%,該數據充分體現了林業經濟對我國整體經濟的帶動作用,對鉆蛀性害蟲進行有效防治可以維護我國林業經濟的穩定產出態勢[3]。
3.4綜合性防治
目前我國在鉆蛀性害蟲防治中已積累了一定經驗,各地區林業管理部門應充分意識到鉆蛀性害蟲對林業生長產生的負面作用,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提高害蟲治理效率。例如,可引進物聯網技術,將智能傳感器靈活布設在林木生長環境中,通過信息反饋整合一段時間內林木的生長狀態以及鉆蛀性害蟲對林木的危害程度,掌握鉆蛀性害蟲防治重點。以此為基礎,可通過釋放生物因子,引導天敵昆蟲和鳥類對鉆蛀性害蟲重點危害區域進行有效治理。另外,為控制鉆蛀性害蟲對林木危害持續擴大,還可適當結合化學防治技術和物理防治技術,例如通過誘捕器(如圖),利用昆蟲性引誘劑進行誘捕松墨天牛成蟲等。實現技術融合,全面保存林業建設成果。
4結語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的支持下,我國已在林業建設中取得顯著成就,森林覆蓋面積有效增加,生物防治技術及方法在鉆蛀性害蟲防治中具有多樣性優勢,可結合林業發展需求和蟲害防治重點,靈活應用轉基因技術、利用生物鏈關系、建立生物防治網、開展綜合性防治,降低鉆蛀性害蟲對林業發展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武海衛,朱文成,康智,等.松材線蟲侵染的黑松鉆蛀性害蟲時空動態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19,38(6):6-10.
[2]王春婭,胡純華,劉燕,等.核桃葉粗提物對馬鈴薯塊莖蛾產卵選擇以及幼蟲鉆蛀性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8,30(4):14-19.
[3]祝秀麗,潘杰,胡帥,等.中國特有的林木鉆蛀性害蟲天敵中華甲蟲蒲螨的特征特性及應用前景[J].現代農業科技,2017,(24):110-111.
作者:楊志 單位:黎平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