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稅管信息化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稅務管理信息化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計算機在稅務管理上的潛能尚有待充分挖掘。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一)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發展不平衡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文化水平、基礎設施水平迥異等原因,稅務信息化建設的地區發展嚴重失衡,在全國大部分稅務機關,尤其是沿海富裕地區,存在著大量資源重復的現象,但同時在部分欠發達地區的信息化建設卻因為沒有資金而嚴重滯后,不能達到基本的配備要求。而且,隨著兩極發展現象的加劇,即發展快、資源多的地區重視程度高,投入也大;發展水平低、資源不足的地區往往認識水平較低且投入又不足,這樣極不利于中國稅收信息化建設事業的整體發展。
(二)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多頭領導的現象
信息化建設是系統工程,其管理上要協同作戰、共同完成,才能使信息化建設順利地進行。在信息化建設實施過程中,國家稅務總局主要負責稅收信息化的具體實施工作。信息中心負責征管軟件的總體設計和軟件的推廣應用工作。稅政司負責“金稅工程”的設計和軟件開發應用工作。由于軟件設計單位不同,使用不同的開發平臺,致使系統之間無法相互銜接,資源嚴重浪費。在實際工作中,部門之間從各自利益出發,致使稅收信息化建設工作在主導思想、時間進度和應用效果等方面尚難以達到預定的設計目標。
(三)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缺乏整體性
稅務管理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各管理環節之間相互聯系、密不可分,但目前我們在信息化建設中人為割裂了稅務管理各環節之間的關系。近些年來,軟件開發管理混亂,部分省市稅務局自主開發了一些稅收征收管理軟件,這些軟件數據結構、業務流程、軟件運行平臺均不一致,且多帶有地方色彩,無法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給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和集成帶來困難。這種情況既造成設備和資源浪費,增加系統維護的難度和加大基層稅務機關的工作量,同時也很難適應稅收業務的發展需要,無法對涉稅數據進行統一的挖掘分析和充分利用。不得不以一定的人力來從事這些工作,從而減少一線工作人員的比重,進而削弱了一線稅收征管力量。
(四)計算機數據質量不高成為阻礙稅收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
一是基層數據采集缺乏全面性:數據的采集是信息管理采用的基礎性工作。在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中,數據的收集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數據不全的問題比較突出。由于基礎數據采集不全,對企業整體納稅情況的評估和對稅源變化的因素分析缺乏依據,信息管理和應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基礎數據缺乏準確性和真實性:數據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是計算機應用的基礎。因目前一些單位輸入計算機中的數據不準確、操作不規范,有的數據甚至嚴重失實,影響了領導決策,制約了計算機在分析、監控、管理等方面作用的發揮。
(五)技術和業務的聯動和協調不夠
計算機軟件設計不能完全滿足業務需要,稅收政策法規變動性較大,而軟件不能及時隨之改動。有些稅收業務、有些稅種在稅收信息化中還處于空白狀態,軟件的開發與軟件的實際應用脫節,現在稅務機關在軟件的開發上已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在開發后缺乏對軟件的管理和決策功能的完善,因此效果還沒有充分體現出來,投入高、產出低,稅收成本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增長,可以說應用不到位是稅收信息化建設的要害。
(六)計算機硬件及配套設備陳舊,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較差
有些地區的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等是由前幾年配置的,設備老化現象嚴重,故障頻頻發生,加之計算機維修人員缺乏,不能及時對設備進行維修,嚴重影響了稅收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正常運行。國、地稅之間、稅務部門與外單位之間聯網程度不高,廣域網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較差。稅務部門與銀行的聯網程度較高,而國、地稅之間,稅務部門與工商、海關等相關部門網絡信息不能共享,影響了征管效率,也制約了廣域網作用的充分發揮。
(七)人員素質不能適應稅務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的需要
稅務機關的計算機管理人員不能完全適應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需要,計算機專業人才欠缺,目前,各級稅務機關有一定數量的計算機操作人員,他們一般只掌握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基本能應付日常的計算機業務。而那些能夠進行計算機維護、異常情況處理、數據庫管理和網絡維護的高層計算機管理人員奇缺。復合型人才缺乏,信息中心的人員,幾乎都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沒有系統地學習稅收業務和管理;而稅收業務管理人員,大多是稅收和會計專業畢業,普遍缺乏計算機系統知識,稅收業務和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遭遇斷層,使深層次的信息技術應用開發受到限制,制約了稅收信息化建設良性、健康的發展。
二、加強和完善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破除落后思想觀念,實現思想觀念和理念上的根本性轉變
信息技術永遠只是管理手段,它只有與先進的管理思想、科學的管理理念、管理體系相結合才能產生巨大的效益。所以各級稅務機關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要樹立征管體制與信息化建設的重點要有一個重新的定位和認識。一要充分認識到“科技加管理”代表著稅收管理的方向,二要對信息化建設的重點要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和定位,三要加強稅務文化建設,將現代管理理念和科學技術知識作為稅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大稅務人員中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信息化是征管精細化的理念,從而調動廣大稅務人員參與稅收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建立稅務管理信息化衡量指標體系
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評估是信息化建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衡量稅收信息化建設成效的一項重要工作。關鍵是設立一個科學合理、嚴謹規范的指標體系,稅收信息化指標的制定,應具有普遍性,各項指標必須是可采集、可量化、可對比的,要符合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同時立足于稅務部門的實際和外部環境,還必須具有綜合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用硬件和網絡、數據、應用、運行維護等指標來衡量我國稅收信息化建設的現代化程度。
(三)完善數據采集、提高數據采集質量
數據采集是應用軟件運行的第一環節,數據采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信息化建設的成敗。各級稅務機關一定要采取得力措施,確保數據采集的質量。其一是建立數據采集崗位考核機制:各級稅務機關對數據采集、錄入人員的數據采集質量進行量化分析,這樣既可以增強采集、錄入人員的責任心,又可以保證稅收數據的真實、準確。其二是數據采集應貫徹全面性的原則:稅務機關應改變只注重對納稅人的納稅申報表、稅務登記、稅款入庫、專用發票數據的采集,而對于納稅人的財務報表、經營狀況、銀行存款及會計核算軟件中的數據基本上沒有采集或無法采集的現象。這樣可以解決基礎數據采集不全,為企業整體納稅情況的評估和對稅源變化的因素分析提供了有利的依據。
(四)加強計算機硬件及配套設備、網絡方面的建設,促進稅收信息化的發展
首先要加強計算機硬件及配套設備的建設。原有的計算機設備落后,已不能滿足正常工作的需要,急需更新和升級原有硬件配置。對因業務需要配備的計算機等設備要嚴格要求,保證質量,建議采購時選擇正規廠家同一品牌機型,以方便工作需要。其次要加強計算機網絡建設。信息化建設離不開網絡,有了網絡,就有了雄厚的數據存儲、傳輸、交流、增值的基礎、資本和動脈、生命線。再次要開放稅收信息網絡,盡快實現稅收信息與社會相關部門信息的連通與共享,以利于全方位的稅源監控盡快在國、地稅之間,稅務系統與工商、公安、勞動及社會保障部門等其他宏觀管理部門之間形成外聯網。另外,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稅務部門需要接入公眾互聯網,向公眾提供稅收條文法規等資料查詢,解答有關稅務疑難問題,加強稅法宣傳。
(五)加強稅務管理信息化隊伍建設,促進稅收信息化的發展
稅收信息化建設的推進,現代化手段的應用,對稅務人員素質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在現有的稅務隊伍中,加快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選拔和培養,這是全面實現稅收信息化目標的根本保證。為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強業務人員培訓,提高應用能力。目前我國的稅收部門中大部分不是稅收科班出身,必須對他們進行專業的技能培訓使其適應稅務信息化的建設。二是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加強軟件的維護和開發。對于稅務部門的專業人員要重點培訓,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加快我國稅務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三是把內部培養和外部建設結合起來。在重視稅務部門內部信息化建設的同時,要做好與外部的交流與溝通,提高稅收信息化建設的社會化程度,逐步縮小各類涉稅主體在管理模式、工作方法、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差距。四是提高技術靈敏度。我國的稅務信息化建設要注重技術的更新換代,與國外的先進信息保持聯系,及時地更新國內的設備及技術。總之,我國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注定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我國全面推進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時,要緊密結合實際,充分重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力地促進和保障我國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