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稅務管理提高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稅務日常管理工作是整個稅務管理工作的基礎,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前提,是企業獲取納稅管理基礎信息的來源。企業應結合自身經營情況、納稅業務情況、稅務風險特征和已有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相應的稅務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企業重大業務涉稅分析制度、稅務風險應對措施、稅務信息管理制度、發票管理制度、納稅申報與稅款繳納操作辦法、稅務檔案管理制度等。企業納稅實務管理包括:稅務登記管理、稅務賬簿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稅款繳納、扣繳義務、納稅評估、稅務檢查、稅務等。及時做好日常稅務管理,進行稅務申報并足額繳納稅款,正確地進行稅務會計核算,嚴格管理發票以及其他涉稅憑證,接受稅務檢查等常規性的涉稅活動,可以使企業的各項涉稅行為規范合法,避免罰款和滯納金,以及大額補稅給企業現金流造成的不利影響,促進企業稅務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的軌道。建立穩定獲得稅收政策信息的渠道,研究國家的宏觀經濟動向和各項稅收政策,掌握各項稅收政策動態及變化,對企業的納稅行為進行統一籌劃和管理,積極爭取稅務部門的支持與指導,把握好稅收優惠政策,使得稅收優惠政策最大化的運用,降低企業稅收成本,控制稅務風險,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提高企業競爭力。
二、進行合理有效的納稅籌劃管理
納稅籌劃管理是企業稅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稅務管理的核心是稅收籌劃管理,稅收籌劃管理是稅務管理工作的重心。稅收籌劃管理是企業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籌劃,選擇合適的經營方式,以規避涉稅風險,減輕稅負,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謀劃、決策與經營活動安排。稅收籌劃的實質是節稅管理,降低企業稅金成本,獲取納稅收益。企業的稅務籌劃管理包括:企業科學納稅、企業重要經營活動或重大項目的稅負測算、企業納稅方案的優化和選擇、企業年度納稅計劃的制訂、企業稅負成本的分析與控制等。稅收籌劃必須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運用在企業投資、籌資和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企業投資選擇中的稅收籌劃應當充分考慮地區、行業和產品的不同所存在的稅收負擔差異,爭取獲得稅收優惠;企業籌資選擇中的稅收籌劃應當合理選用籌資方式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稅收籌劃,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通過對存貨計價的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費用分攤和壞帳處理中的會計處理,在不同的會計年度內實現不同的所得稅,從而達到延緩納稅的目的。企業可以從多個角度對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選擇不同的納稅方案時應權衡利弊,把有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用好,充分利用稅法對納稅期限的規定、預繳與結算的時間差,合理繳納稅款,以減少企業流動資金利息的支出。研究國家的各項稅收法規,企業在進行籌劃時必須以風險控制為前提,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進行整體謀劃和統籌安排,制定周密慎重的納稅籌劃方案。稅收籌劃是一種高級節稅行為,是受到國家的允許和鼓勵的,遵守稅收法規,體現稅收的政策導向,發揮國家稅收調節的經濟杠桿作用,有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企業稅負,實現企業稅后收益最大化,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三、提高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素質
企業稅務管理需要更符合現代市場經濟對企業的要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和稅收法律體系的建立健全,企業涉稅事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會涉及到稅務問題。這對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其專業勝任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稅務管理人員既精通稅收業務,通曉稅收法律和計算機應用知識,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的稅收籌劃能力,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及組織協調能力。因此,應配備具有專業資質的人員擔任稅務管理崗位,充分重視與發揮稅務管理人員在稅收管理中的決策作用。加強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素質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國家稅法相關的政策及稅務相關的理論和知識的學習,對自己從事的專業業務做到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及時更新稅務知識,追蹤國家稅收政策及稅收法律法規的變化,使他們既知曉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情況,又精通企業所在行業的稅收政策法規,成為稅務管理的中堅力量。必須加強對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定期培訓,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崗位培訓、短期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同時,加強對企業高層和員工的培訓,加強其稅收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的學習,了解稅務新知識,著重灌輸正確的納稅理念,樹立全員參與、重視稅收成本管理工作的意識。
四、重視企業稅務風險管理
企業稅務風險是納稅主體的稅收風險,即指企業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遵守稅收法規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的可能損失。企業稅務風險將導致企業多繳、少繳或延遲繳納稅款,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罰,引發補稅、罰款的責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隨著中國經濟的變革、發展以及企業自身現代化管理的要求,企業面臨的稅務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不得不面對更多、更復雜的稅務風險,企業自身制度、流程、會計核算方法及經營方式缺陷等不完善也會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企業稅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而客觀存在,稅務風險任何企業都無法完全回避和消除,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企業稅務風險主要來自經營行為、投資行為、籌資行為、財務核算、發票管理、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等環節。企業應制定風險控制流程,按照風險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則,在整體管理稅務控制體系內制定好詳細的、操作性強的稅務風險應對策略,設置好稅務風險控制點,針對重大稅務風險所涉及的管理職責與業務流程,制定覆蓋各環節的全流程控制措施。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部門要事前做好分析預測、事中做好識別,做到有效防范風險,并做到跟蹤監控好稅務風險。企業應該積極防范稅務風險,力求把風險降到最低,規范企業納稅行為,加強內部稽核管理,完善稅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企業內部稅務審計檢查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稅務評估,做好自查自糾及整改工作。
五、加強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以實現稅收管理現代化為目標,是稅收管理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在我國稅收管理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指將稅務部門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稅收管理,提高稅收征管、監控及服務水平,并由此推動稅務部門的業務重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最終實現國家稅收管理現代化使命的重大變革。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在稅收管理中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動稅收征管業務流程、征管模式的變化,傳統手工填寫的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稅務登記以及納稅信息獲取方式將會被網上申報、網上稅務登記、網上報稅、網上納稅服務等信息化方式所取代。手工資料信息化的網上申報、網上納稅等將紙質申報表格變成了電子化申報表,電子數據直接輸入稅收征管信息系統,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資源,在稅務系統內部實現上下貫通的業務網絡體系,可在各級稅務機關及同一級別不同部門之間實現稅收管理信息共享,及時傳遞各種信息資料,進而使上下級及各地區稅務部門之間稅收工作相互配合,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納稅人可獲得更多的公開化、透明化、個性化的納稅政策和信息。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僅是一個技術創新過程,同時也是個管理創新過程,將引發稅收管理的變革,推動建立與稅收管理信息化相適應的人文觀念、組織模式、管理方式和業務流程。只有建立符合信息時代要求的稅收信息化系統,不斷解決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新問題,才能充分發揮稅收信息化的作用,達到提高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和效益。
總之,企業稅務管理依據客觀經濟規律和稅收分配特點,對稅收分配的全過程進行決策、計劃、組織、監督和協調,以保證稅收職能得以實現的一種管理活動。稅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企業稅務管理目標是規范企業納稅行為,優化企業產業結構、投資方向和產品結構,實現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減輕企業稅負成本,有效防范納稅風險,降低稅收支出。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事先安排,做出科學的稅收籌劃,選擇最佳的納稅方案來降低稅收負擔,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企業通過加強稅務管理,可以迅速掌握、正確理解國家的各項稅收政策,進行合理的投資、籌資和技術改造,調節自身產業結構、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