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后稅務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對“營改增”政策及優點(利于推動轉型升級,強化可持續發展、有助于降低企業稅務負擔、倒逼企業內部管理更加規范、拉動企業投資,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進行了簡要分析;其次,從有可能提升施工企業稅務負擔、加大施工企業會計核算難度、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以及納稅時間需要進行科學分析等四個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國實行營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挑戰;再者,從加強施工企業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強票據管理、構建科學,合理的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體系、加強施工企業對稅務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稅務籌劃水平以及加強施工企業內部溝通,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等六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建筑施工企業面對營改增需積極采取的對策;最后對全文進行了概況性總結。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稅務管理;挑戰;對策
一、“營改增”政策解讀及優點分析
“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簡稱,是我國站在深化改革總體部署角度,根據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做出的國家層面的、歷史性的重要決策。“營改增”最大特點是解決了部分重復征稅問題,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稅務負擔,為企業稅務瘦身。
(一)利于推動轉型升級,強化可持續發展依據我國“營改增”政策,有利于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強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營改增”對于高端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發展極其有利,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需要給予更多的考慮和分析。施工企業需要加快轉型升級,調整結構,順應時代潮流,從長遠角度看,這對企業和國家都是極其利好的事情。
(二)有助于降低企業稅務負擔“營改增”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降低企業稅務負擔,避免重復征稅問題。企業稅務負擔降低之后,可以降低開支,獲得更多利潤,企業將資金投入生產創新中,加快發展腳步,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經濟基礎。
(三)倒逼企業內部管理更加規范在我國稅務發展史上,“營改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是一個重要節點,給施工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給施工企業帶來了極大挑戰。施工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必須做出相應調整,順應發展需求,企業內部管理將更加規范和科學。
(四)拉動企業投資,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營改增”政策有利于促進施工企業產業融合發展,有利于完善二、三產業抵扣鏈條,為企業發展指引方向。我國一直大力鼓勵發展第三產業,“營改增”政策也涉及此方面,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施工企業加大投資。
二、我國實行營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挑戰
(一)有可能提升施工企業稅務負擔雖然“營改增”政策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稅務負擔,但是如果施工企業內部調整不及時,調整不到位,很有可能提升施工稅務負擔,阻礙企業發展。施工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員工較多,同時項目使用原材料也較多,涉及上下游企業眾多,適應“營改增”政策需要給予足夠調整。例如,施工項目從小商小販那里購買零星材料,獲得不到可以抵扣的進項稅發票,此商品無法進行抵扣,從而增加了企業稅務負擔。
(二)加大施工企業會計核算難度會計核算在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直接關系企業盈利能力和水平。“營改增”之后,財務管理需要調整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會計核算,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難度。例如,在施工企業投標過程中,在預算編制方面需要重新計算原材料等產品的價格,在保證自身利潤的前提下,制定新的定額標準等。
(三)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我國推行“營改增”政策時間還不長,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一些隱藏較深的問題還沒有凸顯出來,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面對的不確定風險進一步加大。從另一方面說,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對“營改增”政策了解還不夠透徹,尤其是財務管理人員,需要諳熟的內容還有很多。
(四)納稅時間需要進行科學分析建筑施工企業具有極其明顯的自身特點:施工項目遍布全國各地,供應商來自五湖四海,原材料種類繁多,進貨時間各不相同,購貨時間與開票時間很難一致等。施工企業稅務的復雜性決定,納稅時間需要進行科學研究,綜合分析。
三、建筑施工企業面對營改增需積極采取的對策
(一)加強施工企業人才培養與高新技術企業相比,建筑施工企業人員學習能力普遍相對較弱,需要給予一定重視,尤其是在營改增之后,更應進行加強。營改增之后,加強施工企業人才培養,首先需要加強財務人員稅務管理水平,需要優化稅務管理技能,真正理解營改增的內涵和意義。加強施工企業人才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單位內部定期組織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年底獎金掛鉤,與人員升遷掛鉤,從物質層面獎勵每一位愛學習、技術卓越的職工;其二,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相關知識培訓,可以從學校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授課,可以請單位內部經驗豐富的職工進行內部宣講;其三,可以定期組織知識問答競賽,對表現好的員工頒發獎杯,從精神層面給予一定鼓勵。
(二)進一步加強票據管理對建筑施工企業來說,票據管理一直是財務部門重要的業務之一,“營改增”之后,票據管理變得更加繁瑣和重要。首先,需要加強票據收集,無論金額大小,都需要及時拿到發票,與此同時,需要堅持能開增值稅專票的不開增值稅普票。其次,票據管理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需要有專人進行管理。
(三)構建科學、合理的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體系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構建科學、合理的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體系是歷史的要求和時代的選擇。首先需要逐漸改變以往開票習慣,能開票的必須開票,而且要盡可能開具可以抵扣的發票。其次,要立足企業實際情況,將各個稅務工作緊密相連,避免出現重復工作和無效工作。再者,可以構建稅務管理監督機制,通過激勵機制刺激稅務管理工作。
(四)加強施工企業對稅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多數建筑施工企業已經認識到稅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是仍有一些施工企業沒有真正提高對稅務管理的重視程度,需要繼續加強。首先,應當優化企業稅務結構,制定明確的稅務管理方向和目標,做到與時俱進,并不斷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其次,重視營改增所帶來的稅務風險,諳熟“營改增”所具有的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的優勢,在此基礎上對稅務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和改進。
(五)提升稅務籌劃水平在營改增之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能力普遍較低,基本沒有涉及稅務籌劃方面的工作,營改增之后,稅務籌劃工作必須給予足夠重視,其直接關系企業盈利能力,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必須提升稅務籌劃水平。稅務籌劃沒有統一的方法和模板,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籌劃方式,需要充分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理論結合實際。營改增時候,建筑施工企業降稅的關鍵在于通過進項稅發票對銷項稅進行抵扣,供應商或者勞務提供商是否可以提供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成為關鍵環節。在納稅籌劃過程中,需要從整體上把控稅務管理重點,然后分門別類對其中可以抵扣的環節進行全面分析,切實降低稅務風險。
(六)加強施工企業內部溝通,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并不是財務部門一個科室的事情,需要全員參與,進行全流程管理,因此,需要加強施工企業內部溝通,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必須掌握企業所有與稅務相關的材料和依據,并且進行動態管理,與此同時,保持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以保證稅務信息傳達的及時性、有效性和真實性。
四、結束語
重復征稅一直是我國稅收面臨的艱難課題,推行“營改增”之后,此現狀得到極大改觀,從根源上解決了重復征稅問題。站在施工行業角度分析,“營改增”可以促進施工行業健康、良性循環,很多不易解決的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為施工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但是“營改增”給施工企業帶來一些新的挑戰,需要施工企業積極響應,順應時展潮流,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為企業騰飛夯下結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紅波.基于“營改增”下建筑施工企業的增值稅納稅籌劃[J].中外企業家,2016.
[2]趙長龍.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稅務籌劃及風險應對對策[J].會計師,2017.
作者:陶蕾 單位: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