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稅務管理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稅收征管法規健全、稅務局征管水平提高、稅務稽查和處罰力度加大,企業潛在納稅成本與風險逐年上升。為應對復雜的納稅環境、降低納稅成本、防范納稅風險、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合規稅務管理已不能滿足新要求,卓越稅務管理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稅務管理;納稅成本;國有企業
稅收,對國家而言是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參與社會產品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對企業而言是經營過程中必須按國家稅收法規支付的外部成本,管理、控制稅負成本是企業管理重要環節。
一、企業稅務管理內涵
企業納稅過程涉及企業生產、經營、投資、籌資等各個環節,稅務管理本質是針對每個涉稅環節依據稅法規定進行稅務決策,并接受稅務局檢驗的過程。稅務決策的核心是選擇合規、有利的稅務結果,而稅務結果質量客觀反映了企業稅務能力高低與優劣。卓越稅務管理包含三個層面:依法納稅,合規管理;事前籌劃,降本增效;稅收爭議,有話語權。實現卓越管理必須要有相匹配的稅務能力。稅務能力實際上就是在企業稅務環境下稅務決策者的決策能力、支持稅務決策者決策的專業支持能力、足以保證決策正確執行的決策執行能力。企業稅務管理是一項技術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只有在遵循依法管理、服務于企業發展目標、經濟原則的基礎上恰當運用管理技術,才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經濟效益。企業稅務管理涵蓋五個方面:一是納稅政策管理,依據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狀況、未來發展目標及所在行業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收集,整理、分析稅收經濟法律法規并運用于稅務管理實踐中;二是納稅成本管理,以降低企業納稅成本、取得最大收益為目的,正確運用法規對企業未來發生的生產經營活動作出事先安排,對企業已發生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協調與控制,對企業納稅策略與方案進行統一規劃;三是納稅程序管理,以操作簡單化和低成本化為目的,對企業納稅全過程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的程序進行組織、協調、監督、控制的過程,包括納稅登記、發票管理、納稅減免申請、納稅賬冊、稅款繳納等;四是納稅風險管理,對納稅計劃、納稅結果和納稅過程進行全面測評與檢查,發現納稅活動中可能或已發生的違規違法問題并及時糾正,保證稅務管理總目標的實現;五是納稅爭訴管理,對稅企雙方就納稅行為和結果認識上爭訴事項的管理,包括對爭訴事項的調查、制定解決方案、尋求政策支持、實施解決方案、分析評估解決結果等內容。爭訴事項應及時解決,否則將導致企業經濟和名譽上的損失。
二、內外部稅收環境變化
稅收是國家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催化劑。它既能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問題,也可以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推動力量。充分利用稅收杠桿,撬動產業結構調整,確保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是一個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只有及時分析了解內外部稅收環境變化,才能抓住機遇找到提升稅務管理水平的抓手。
(一)為實現稅收治理現代化國內稅制變革頻繁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發揮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國家稅務總局認真落實各項簡政減稅降負措施、積極開展“營改增”、個人所得稅等重大改革、扎實推進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加大稅務系統簡政放權力度,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增強社會創造力營造良好稅制環境。
(二)各國深化稅改重塑公平現代化國際稅收體系
自2013年以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為核心的國際稅收改革正式啟動以來,15項行動計劃已獲批并進入實施階段。目前實施效果顯著,體現在:稅收透明度增強,迫使跨國公司改變以往利用避稅地的籌劃方式,利潤在經濟活動發生地和價值創造地征稅的大原則逐步在各國得以落實;信息透明時代已到來,跨國企業轉讓定價國別報告信息交換將在44個國家間開展,101個國家將互換外國稅收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涵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67個國家簽署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稅收合作達到全球多邊新高度。
(三)國有企業稅務管理現狀
國有企業積極應對內外部稅務環境劇烈變化,始終秉承依法納稅的理念,自覺踐行大企業社會責任。以中化集團為例,2014年主動創新稅務管理方式,在集團僅有2名稅務人員編制的情況下通過稅務中心團隊工作模式,對重大涉稅事項形成雙重復核機制;積極開展培訓提升稅務人員專業水平,努力建成決策支持、運營協同、體系優化的稅務管理團隊;組織各企業建立稅務管理標準,加強稅務事前籌劃和過程控制;利用稅務地圖分析展示系統,實時評估各企業納稅情況;以控制稅務風險為己任,對集團稅務工作開展合規性管理。目前國有企業稅務管理仍存在不足:一是體制機制決定管理層對稅務工作重視度不夠,國有企業屬性決定了納稅是對社會的貢獻,公司更關注依法納稅;考核中缺乏對稅務管理考核,導致企業評價體系更關注稅前利潤;二是稅務管理前置化不夠,公司戰略改革、重大重組事項,稅務事前參與不夠;三是稅務能力有待持續提高,稅務決策的核心是選擇合規、有利的稅務結果,需在納稅合規與企業利益間進行平衡。
三、新形勢下卓越稅務管理抓手
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工業革命蓬勃發展,引領全球各領域創新浪潮,迅速改變著傳統各行各業的發展模式。國家稅務總局以千戶集團為抓手運用大數據分析強化大企業稅務管理改革。為實現具有全球競爭力國際一流企業戰略目標,國有企業開始全面深化改革,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企業稅務管理應主動適應管理變革,服從于企業整體發展目標,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集團和各事業部稅務管理重心,尋找卓越管理切入點,降低集團納稅成本、防范稅務風險。
(一)因地制宜,稅務管理重心有所側重
對于不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業務的集團和事業部層面的稅務管理重心主要集中在納稅政策、納稅風險、納稅爭訴管理上,而對于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業務的經營實體,稅務管理重心應集中在納稅成本和納稅程序管理方面。集團和事業部應對企業整體和所屬公司的納稅成本和納稅程序進行監控指導。
(二)建立稅企高層對話機制,提升企業話語權
建立稅務局領導與企業高管之間的對話機制,定期就共同關注的重大稅收議題進行磋商;與稅務局簽署稅收遵從合作協議,讓納稅遵從度高的大企業切實感受到稅務局對企業量體裁衣式的工作支持。此舉一方面將提升企業對稅務爭議事項話語權,影響并使稅務局認同企業合法意見的正確見解;另一方面將使企業高層更加重視稅務工作,提高稅務管理站位,從體制機制上激發稅務創造價值的潛能。
(三)看齊稅務監管標準,持續提高稅務能力
在全球化條件下,企業稅務能力挑戰來自于:企業生產經營涉稅復雜、業務創新頻繁、稅收法規滯后、跨國多地區稅制、稅收監管重疊等。理性稅務決策者應具備的稅務能力包括:對稅收政策的理解能力,按稅法規定對企業交易行為的分析能力,按交易模式選擇適合的稅收政策能力,逆向選擇交易能力等。當各國不斷提高稅務監管標準時,企業必須要看齊并主動提高自身稅務能力,做出合理、恰當的稅務決策。
(四)落實稅務事前參與機制,降本增效創造價值
嚴格落實集團、事業部和各公司層面的重大重組事項稅務事前參與機制,公司管理層要協調業務、財務、戰略、投資等各部門,讓稅務專業人員提前介入開展稅務籌劃。稅務人員應密切關注企業戰略發展方向,主動挖掘適用稅收優惠政策,充分享受并引導業務布局,優化組合各項資源,降低外在成本、提高獲利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
作者:王凌 單位:中國中化集團公司財務部稅務產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