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物工程在食品中運用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在食品領域中推廣,運用生物工程技術,本文主要研究生物工程技術在該領域中的運用價值,從食品開發、加工、安全檢測3個角度出發,對該項技術的運用情況進行分析。生物工程技術在食品領域中運用價值突出,且應用廣泛,值得推廣。
關鍵詞:生物工程技術;食品領域;食用產品
生物工程技術是近些年發展較快的高新技術,具有泛用性特征,可以運用于多個領域,其中包括食品領域。而該項技術在食品領域中的表現惹人注目,運用價值尤為突出,但因為技術推出時間比較短,該技術還沒有廣泛普及,推廣效率也有待提升,為此應當對技術運用展開研究,便于更多人了解該項技術,發掘技術運用價值,有利于推廣效率提升。
1食品領域中生物工程技術的運用價值
1.1優化食品性能
食品性能的指標一般包括口味、口感、質量、營養價值4項,其中口味取決于食品生產原材料種類,而后3種指標則取決于各類原材料本身的性能。在這一基礎上,生物工程技術可以有效增強不同原材料本身的性能水平,間接優化了食品的性能,讓食品口感更好、質量更有保障、營養價值更加優秀。以轉基因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的一個類型)為例,該項技術的原理是改變DNA組合,故利用該項技術能夠去除各類原材料DNA上的不足,讓原材料DNA更加優秀;再通過一系列轉嫁、培育技術,可以生產出大量原材料,使用這種原材料生產出的食品被稱為轉基因食品,與轉基因食品相比自然生產的食品質量更高。如采用轉基因技術對玉米原材料進行處理,可優化玉米的養分結構、成分組合等,培育出“水果玉米”“糯玉米”等品種,在食品生產中按需選擇此種玉米,使食品口感更加柔軟、質量水平提升、營養價值更高。在豆類食品生產中,轉基因技術可以提高豆子本身的蛋白質含量、優化酶比例,而這些特性將充分體現于豆類食品中,食品營養價值等指標會有顯著提升。從經濟角度上,轉基因食品無論是內銷或外銷,其經濟效益都大于普通食品,能促進食品行業經濟流通,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體現出生物工程技術的運用價值[1]。
1.2食品種類更加豐富
我國地大物博,擁有種類繁多的天然食品,在食品加工技術的作用下,食品種類快速發展,但近些年我國食品種類研發工作遭遇了瓶頸,使市面上缺乏新食品種類,符合現代人的食品需求。應用生物工程技術有助于食品行業突破這一瓶頸,開發出更多食品種類。生物工程技術成功引入食品領域,行業內企業可利用該項技術對原材料的顏色、口味、形狀等進行改造,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能生產出更多種類的食品,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擴大了食品生產原材料配置范圍,使食品種類更加豐富。如有研究人員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將西紅柿、西瓜等原材料結合在一起,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食品。
1.3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在我國一直備受關注,針對這一問題,我國雖然建立了嚴格的食品安全審查機制,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但依然無法有效控制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率,這一類問題在當前依舊頻頻發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食品生產工藝易受環境、人工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食品質量下滑,這些食品流入市場,最終造成食品安全問題。著眼于這一點,生物工程技術可以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該項技術能夠從食品生產根源上提高食品質量,使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率下降。如使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可以讓豆制品、面包等食品充分發酵,同時抑制內部腐敗微生物生長,促進食品中有益物質的增長,生物工程技術具有良好運用價值。
2食品領域中生物工程技術的運用情況
2.1食品開發運用
生物工程技術在食品領域中具有開發食品種類的作用,分別為微生物食品、昆蟲類食品、功能性食品。(1)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食品普遍具有蛋白質豐富的特征,且生產成本很低,因此微生物食品產量很高,依靠這一類產品可以有效應對糧食短缺問題,發揮微生物食品也有自身獨特的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微生物食品不存在“味道”,因此普遍用于果腹,只有一些貧困國家會大量生產微生物食品,而我國很早解決了溫飽問題,故早期微生物食品在我國并不流行,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微生物食品有了新的變化,開始有各種“味道”,甚至還非常美味,這不僅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還降低了生活成本,微生物食品開始在國內流傳,目前已有一定市場[2]。(2)昆蟲類食品。很多昆蟲本身屬于高蛋白食品,我國小部分地區常吃,如云南地區有很多昆蟲菜肴,表明昆蟲具有使用價值。但以往昆蟲僅僅是作為菜肴來食用的,并不像零食、干貨等食品一樣可以流通,限制了昆蟲食品的經濟價值。在生物工程技術下,昆蟲不僅可以單獨食用,還能作為食品原材料來使用,以昆蟲生產出的食品即為昆蟲類食品。昆蟲類食品的生產一般會將昆蟲的可食用部分摘出,隨后打成粉末,最后利用技術進行生產,排除了人們對昆蟲外觀的疑慮,提高了這一類食品的接受度,其次昆蟲普遍具有極強的繁衍能力,因此可大量生產昆蟲類食品,節省食品成本。(3)功能性食品。現代人對食品的追求不僅限于口味與飽腹,還非常重視食品的功能,即長期食用某種食品對人體健康、營養均衡有益,很多人對這種食品青睞有加,所以功能性食品在我國擁有一定市場。但自然存在的功能性食品普遍具有產量低、種類少、地域限制性強的特點,導致部分有功能性需求的人無法順利獲得這一類食品,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生物工程技術成功開發出了新型的功能性食品,這些食品區別于自然存在的功能性食品,具有產量高、種類多、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
2.2食品加工運用
食品加工生產出的食品被稱為加工食品,這一類食品在口味、營養、口感等方面具有混合性的特征,即一個食品具有多種口味、更多的營養成分等,加工類食品備受青睞。而生物工程技術在原先的食品加工技術基礎上,使加工類食品的生產更加便捷、種類更加多樣,因此該項技術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良好運用價值,具體內容為以下兩方面。(1)蛋白類食品加工。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可以對蛋白類食品進行加工,可彌補食品本身的缺陷,如使用技術加工植物蛋白類食品,將人工合成基因導入植物細胞中,再進行一段時間的培育,可以讓植物蛋白類食品內的氨基酸物質含量增高,使這一類產品的使用價值等同于肉類,同時又兼具原本優勢,人體食用可同時得到植物蛋白與充足的氨基酸(自然的植物蛋白類食品在氨基酸含量上比較低)。(2)碳水化合物類食品加工。生物工程技術能夠對碳水化合物類食品進行改造,可實現增產、優化品質的目的,以馬鈴薯為例,利用該項技術可調節馬鈴薯淀粉與酶的比例,使馬鈴薯品質更加優越,或將基因導入馬鈴薯,使馬鈴薯產量增加;在馬鈴薯中導入各種AGPP融合基因,可使馬鈴薯內的蔗糖、葡萄糖比例得到優化[3]。總體而言,生物工程技術在碳水化合物類食品加工中具有廣泛的運用面。
2.3食品安全運用
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利用生物工程技術能夠進行有效防護,發現已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降低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率。因此,生物工程技術具有良好運用價值,具體內容為以下幾種。(1)生物傳感器。常規的食品安全檢測方法是對食品進行抽樣,隨后采用這種技術手段檢驗食品內部化學成分,確認食品成分結構是否完整、是否全部達標,發現任意問題會將食品視作不安全產品,不允許上市。但以往技術手段普遍存在問題,如檢測易受各類因素影響,難以保障檢測結果的可信度等,而生物傳感器技術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該項技術主要利用生物材料來檢測食品中的化學成分,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無需人工介入,檢測可穩定展開,檢測結果的可信度更高。以農作物食品農藥殘留為例,可采用酶檢測器、免疫傳感器對殘留農藥情況進行檢測,基本判斷思路為若殘留農藥超標,生物酶會發生過度變化,或微生物無法免疫而大批量死亡,因此可判斷殘留農藥超標[4]。(2)免疫學方法。人體本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在受到因素刺激后會做出免疫應答,如人感染病毒后可能會打噴嚏、頭暈,但癥狀很快就會消失,癥狀是人體的免疫應答方式。生物工程技術可以將這種應答方式運用到食品安全檢測中,如通過人體體外免疫反應可以檢測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質、結合ELISA方法可檢測食品內是否存在病菌、可檢測出食品是否為人的過敏源等[5]。
3結語
生物工程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在食品領域中的運用價值突出,正確使用該項技術能推動行業領域發展,還能解決以往難題或瓶頸,故該項技術值得推廣。在推廣中,相關人員理應對生物工程技術的運用情況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于對改技術進行正確選擇。
參考文獻
[1]沈灝.淺談生物工程技術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J].石化技,2020(3):377.
[2]劉增亮.生物工程技術在食品工業領域中的應用[J].現代食品,2021(1):107-109.
[3]薄惠,王輝.生物工程技術在食品工業領域中的應用[J].信息化建設,2015(11):262.
[4]毛相朝.現代生物技術在海洋功能性食品開發中的應用[J].生物產業技術,2019(4):11-15.
[5]古洲宇.淺談生物工程技術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J].科技風,2021(5):163-164.
作者:路迦喻 高星 單位:齊魯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