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營改增”企業稅務風險與防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營改增作為我國一項重大稅制改革,消除了重復征稅,真正打通了抵扣鏈條,有力地支持了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通過減輕企業稅負,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必將意義深遠。“營改增”涉及業務范圍廣,政策性強,同樣存在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風險,依法防范納稅風險同樣對企業意義重大。
一、“營改增”轉換時點上存在的主要稅務風險
(一)購進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發生用途改變的抵扣風險
按照營改增的相關規定顯示,發生用途改變可進行進項稅額抵扣的應稅項目,可在用途改變的后一個月進行相關稅額計算。但是,前提是必須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如果當時購置時,未能取得合法扣稅憑證,則轉變用途時,不能抵扣。因此,必須嚴把采購環節的發票關,確保進項票的合法有效。
(二)房地產(含在建工程)新老項目界定不當存在納稅風險
按照稅法規定,新老項目的界定分兩種情況,一是已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必須是在2016年4月30日前開工的項目,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注明或承包合同注明的日期。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或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上均未注明開工日期處于2016年4月30日之后的,均不能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此項規定必須深刻理解,用過了頭會導致稅務風險,不了解政策,也會增大企業稅收負擔。
(三)試點納稅人
“營改增”之前的應稅行為涉及的風險本次規定,試點納稅人在試點開始前的應稅行為,若是出現補交稅款的情況,依舊沿襲營業稅相關要求,而不是按新開征的增值稅補交。此項政策對納稅人更加公平合理。理解或適用不當,也可能增加稅務負擔。(四)不動產分期抵扣以及取得合理合法票據至關重要本次營改增試點政策詳細列明了進項稅納入分期抵扣的不動產項目,并規定了分期抵扣的比例以及未抵扣部分的結轉等。這些政策都是雙刃劍,理解執行到位,會大大降低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反之,會增大納稅風險。
二、“營改增”后主要涉稅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合同簽訂過程中注意價稅分離
隨著全面“營改增”,所有業務均納入增值稅征稅范圍,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建議在合同簽訂過程中約定不含稅銷售額、稅率和稅額等要素。這樣益處一是規避目前多稅目多稅率下主體雙方因開票稅率差異帶來的分歧和爭議;二是如果合同注明了不含稅價格,可以此作為印花稅計稅依據,如果沒有區分,嚴格而言印花稅應該以合同注明價稅合計金額為計稅依據,從而加重企業稅負。
(二)合同簽訂過程中對發票種類、開具、取得時間進行界定
全面“營改增”后企業取得的發票分為兩種:一是增值稅專用發票,二是增值稅普通發票。當企業為一般納稅人,則可以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而且根據稅收政策規定提供貨物或服務的企業無論是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均可開具專用發票,因此在企業雙方簽訂合同時,必須明確發票類型;另一方面,合同條款一定要對發票開具和取得時間進行明確,防止雙方為此產生糾紛。
(三)增值稅匯總納稅還是分別納稅需要慎重選擇
對于集團型公司而言,在企業所得稅法人所得稅制體制下,總分支機構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增值稅政策規定若是集團企業總部與分部處于兩個不同的縣(市),則必須分別向所處城市的主管稅務機關履行納稅義務,若是該企業獲得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或是相關機關的準許,則可由集團企業總部統一納稅。所以存在匯總納稅和分別納稅兩種模式,到底采用哪種模式對企業更有利,建議總分支機構進行測算,根據總分機構的營業規模以及進項項稅額等因素,合理安排企業的納稅主體及采購模式。
(四)高度重視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
由上文可知,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企業進項稅額抵扣的一個重要憑證,因為兼具反映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功能,所以必須加強發票管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規范:1.不得開具專用發票的情形堅決不能開具發票根據36號文第二十七條規定,不得抵扣的銷項稅額類型包括以下幾種:一是居民日常服務;二是娛樂服務;三是餐飲服務;四是旅客運輸服務;五是貸款服務。因此,增值稅專用發票中必須對銷售額、銷項稅額等予以明確,若是消費者的行為免征增值稅,則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根據國稅發2006_156號文相關規定顯示,商業企業一般納稅人零售的以下物品,均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服裝、食品、煙酒、鞋帽(不包括勞保專用部分)、化妝品。2.發票不合規或用于不得抵扣項目堅決不能作為扣稅憑證如果取得發票不合規,比如項目不齊全,信息有誤,進項稅都不得抵扣,另外如果用于職工福利、個人消費、簡易計稅項目也不得抵扣稅額,注意合理確定是否屬于可抵扣范圍。
三、加強內控管理,通過風險評估降低風險
營改增作為國家重大稅制改革,政策變動大,而且新的政策不斷出臺,屬于一個系統工程,建議企業一定做好各部門聯動,而非僅僅依靠一個財務部門,所以首先應該全員重視此項工作;同時在企業應完善內控制度,做好稅務風險的分析、評估與管理,以此有效規避企業稅務風險。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對于相關稅收政策的掌握不夠深入,此時可聘請專業的中介機構協同完成稅務風險分析工作,以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此外,中介機構可在為企業進行“健康體檢”的同時,針對存在的稅務風險提出專業意見,制定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在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的同時,也可有效減輕其稅負,這不失為一個上乘之選。
參考文獻:
[1]財稅[2016]36號: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
[2]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26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營改增試點若干征管問題的公告.
作者:張昆 劉琳 張媛 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