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企業稅務風險研究論文(9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稅務風險研究論文(9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企業稅務風險研究論文(9篇)

        第一篇:“營改增”稅制改革下企業稅務風險研究

        摘要:我國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主要是為了減輕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因為營業稅與增值稅相比,其具備多環節征稅、全額征稅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納稅人的負擔,因此“營改增”改革成為了必然趨勢。但是,“營改增”的推行對于部分企業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稅收風險,需要企業做好防范措施,有效地規避由于新稅制給企業帶來的運營風險。鑒于此,對“營改增”稅制改革下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及具體的規避措施進行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營改增”;稅制改革;稅務風險

        營業稅改增值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有效地避免重復稅收等問題,新稅制改革實行試點推行方式,首先在上海開始實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部分試點的企業還未真正接觸過增值稅,因此對于增值稅下的一些稅收風險,了解得還不夠透徹,在具體操作方面還不夠熟練,極易埋下稅務風險。因此,需要企業根據新稅法相關內容,合理分析企業內部稅務風險,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一、“營改增”稅制改革下的財務稅收風險

        (一)“營改增”的主要內容

        新的稅制改革中,將營業稅改征為增值稅,由最初的試點推行,已經推廣到全國范圍內,“營改增”主要是在交通運輸業,以及部分現代服務行業中推行,實行的是“1+6”模式,其中“1”代表的是交通運輸行業,主要囊括了陸路、水路、航空、管道運輸服務;“6”主要代表的是現代服務行業,主要囊括了研發與技術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服務業、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物流輔助行業、簽證咨詢負責等,隨著“營改增”稅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將在大面積范圍內實行“營改增”稅制,因此會有更多的企業將開始實行這一稅制[1]。

        (二)營改增后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

        1.新舊稅制發生沖突,易造成稅務風險。由于部分地區才開始實行新稅制,使得一些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出現了新舊稅制沖突的情況,使得涉稅項目不全,最終造成應繳稅行為不夠完整,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經過試點實行發現,新稅制改革中規定的增值稅用發票,不能用來抵扣與其不相關的進項稅經營活動,納稅者要想使用增值稅用發票時,要根據商品的實際價格來計稅,但是在實際納稅過程中,由于增值稅制中有關這一項目的內容還不夠完善,加之納稅人疏于管理發票,沒有保存并核實發票的習慣,因此可能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稅務風險壓力。譬如,通信行業也面臨著發票管理難的問題,由于發票是增值稅抵扣的主要憑證,是通信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在營改增稅制實行后,發票管理工作更加重要,若出現發票管理方面的失誤,極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麻煩,嚴重時需要納稅人承擔刑事責任,最高可以判處納稅人無期徒刑,因此是企業高度重視的工作內容。需要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應由專人負責管理,管理者要高度重視發票管理工作,尤其是滯留票和失控票風險,防止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稅務風險,企業應該盡量不要獲取該類發票。2.利用進項稅額抵扣行為,易觸發稅務風險。在“營改增”推行的過程中,在部分試點地區發現存在著各種形式的進項稅額抵扣行為,利用進項稅抵扣是常用的避稅方式,但是隨著“營改增”稅制的推行,其中有些形式的抵扣行為,將會給企業造成稅務風險,輕則是企業需要采取后期補稅,或者繳滯納金等方式補救,重則會遭到行政處理或者刑事處罰,影響企業的社會形象,因此在推行“營改增”稅制時,企業在選擇合法的避稅方法,切不可采取以下的抵扣行為:譬如,在經營的過程中,切不可為了不涉及進項稅額,開具增值稅收發票,獲得工商部門稅收抵扣憑證;切不可隨意更改進項稅額中涉稅商品的屬性,并且不可以將本應該需要納稅的商品,在商品交易活動中,將其以福利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轉出去;在應稅商品交易活動中,以及應稅勞務活動中,未將進項稅額所抵扣的項目稅金,在進項總數稅額中剔除。3.對新的稅制法掌握得不全面,易造成多繳稅額風險。我國“營改增”稅制改革屬于新稅制改革主要措施,該處于過渡時期,各地區稅務部門為了幫助企業和個人,盡快適應新的稅制,進而減輕企業稅務的壓力,已經在多個地區是開放實行部分涉稅項目稅務優惠,其中主要包括著免征增值稅與退稅量等,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人群包括個體學術創作作品轉讓,以及針對殘障人士所開展的是稅務項目、新能源開發和研究內容中涉及的納稅業務,企業在利用新稅制中的相關優惠時,需要根據優惠稅務政策中所規定的,做好對比工作,防止個體納稅項目和具體優惠項目出現重合,在履行納稅業務時,要根據具體的稅務流程以及繳稅方法,同時還需要根據具體的繳稅完成納稅行為,同時明確需要繳納的費用,根據新稅制使用發票,防止反復出現進項稅額抵扣。同時,企業在舉辦一些優惠活動時,其中無償贈送和對外投資等業務,將會被視作為銷售,需要根據新稅制中規定的標準征收增值稅,譬如:對于移動通信運營商而言,將無償贈送視作為銷售業務,是常見的內容之一,但是其辨識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其中在銷售SIM卡時,如果是通過贈送終端或者SIM卡的方式,完成銷售任務的,首次入網免SIM卡費,則不屬于銷售;若沒有捆綁增值業務,無償贈送移動SIM卡,則屬于銷售。因此,需要企業要熟悉“營改增”政策,防止出現漏繳納現象[2]。

        (三)增值稅申報時間極易引發稅務風險

        1.提前繳納稅收的風險。以往的稅收制度實行過程中,交通運輸業需要繳納3%的營業稅,在營改增政策推行后,其需要繳納11%的增值稅,其中部分現代服務行業,原需要繳納5%的營業稅,現需要繳納6%的增值稅,若達到納稅標準的企業,想要在營改增實行前,利用時間差或者稅率差,達到節稅的目的,提前申報納稅。根據新稅制規定,國稅機關可以依法追繳納稅人實際應該繳納的增值稅以及罰款,若由于納稅人籌劃不當,最終造成的提前繳納營業稅,則可以向地稅機構遞交申請退還的稅額,將會增加企業資金的調劑壓力。2.推遲納稅所造成的納稅風險。部分地區實行營改增后,中小企業負稅普遍減少,企業進項稅額的抵扣范圍不斷地擴大,加之在實行初期,差額征稅代扣部分是不可以抵減的,有些納稅人則會采取推遲納稅等手段,進一步籌劃節稅,有些企業的納稅人為了推遲納稅,為客戶開具增值稅發票,這一行為則會給企業造成稅務風險,而且開出的增值發票,被客戶抵扣了相應的進項稅額,因此其申報的增值稅款,將不予退還。

        二、“營改增”稅制改革下防范財務稅收風險的措施

        (一)加強企業內部調整

        實行“營改增”的企業,需要根據“營改增”的具體要求,及時調整企業可抵扣進項稅支出比例,將其保持在均衡的狀態下,防止出現進項稅支出內容中,存在過多的不可以抵扣項目,最終造成在實行營改增后,增加了企業負稅壓力,需要企業明確可抵扣的進項稅。同時,企業要盡量在商品供貨商處,獲得合法的抵扣憑證,這需要企業在選擇商品供貨商時,盡量不選擇不可以提供增值稅發票的供應商。企業需要做好業務梳理工作,并調整好供應商,以便可以增加抵扣成本,進而降低企業負稅的壓力。同時,企業管理者還需要重視發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營改增”宣傳與管理工作,并且要長期地做好宣傳工作,并要強化企業財務部門培訓工作,提高財務人員發票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實行管理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配套保障考核機制,采取時間限制方法,利用企業管理制度,加強發票管理工作,以免由于疏忽造成發票不能抵扣,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企業財務部門要盡量獲得專用發票,為企業贏取更多的業務活動空間,達到節稅的目的,為企業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3]。

        (二)建立企業稅務風險預警機制

        企業稅務風險是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長期積累所埋下的安全隱患,是不斷發展的,在營改增稅制改革推行后,一些行業的部分企業將會出現稅負增加情況。因此,為了降低企業負稅壓力,企業自身需要做好預防工作,建立企業稅務風險的預警機制,將稅收負擔率作為納稅評估的基本指標,同時利用企業申報數據等,計算出企業當下稅收的負擔率,再根據每個月稅負變化表,加強實時監控與管理,建立稅務預警平臺,若稅務風險達到制定的預警狀態時,要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范與處理措施,啟動稅務風險決策系統,有效地將財務風險控制在最低,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損失。

        (三)完善企業會計核算與增值稅管理

        企業實行營改增制度時,將會改變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由于涉及的項目比較多,并且“營改增”對企業財務人員的財務核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更好地推行“營改增”,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除了增加會計人員外,企業還需要及時做好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技能水平與業務水平,并調整企業以往的會計核算管理制度,做好新增值稅有可能帶來的稅務風險防范工作。同時,企業在實行增值稅時,要采取精細化管理方法,推行制度化管理,不僅要提高企業內部財務人員處理增值稅的能力,還需要其具備可以根據企業業務特點,做好合同簽訂、增值稅發票開具與獲取、納稅申報等工作,加強財務人員管理,在極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業稅務風險[4]。

        三、結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制度的推行,極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業負稅的壓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但是在推行新稅制的過程中,企業還面臨著一定的稅務風險,需要企業做好全面的管理工作,總結其他試點在推行“營改增”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并借鑒其具體的解決方案,結合自己企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防范方案。

        參考文獻:

        [1]劉益彤.“營改增”對物流企業SG港務集團的經濟影響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4.

        [2]呂聰聰.“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4.

        [3]陳艷華.試論“營改增”稅制改革下自來水企業稅務風險[C]//2016年第二屆今日財富論壇論文集,2016.

        [4]張玉潔.“營改增”對我國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分析[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5.

        作者:蔣莉 單位:湛江財貿中等專業學校

        第二篇: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的稅務風險防范及會計處理措施

        摘要:中小企業認為上新三板比不上新三板要好,但是上新三板企業必將會遇到稅務風險和會計處理問題。本文就中小企業在掛牌新三板中遇到的稅務和會計問題提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新三板;稅務風險防范;會計處理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股市成為企業發展和融資的重要平臺,大批企業紛紛謀求在主板和創業板上市。同時大批中小企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希望能掛牌于新三板。特別是2015年以來,新三板市場異常火爆,引來了不少資本的駐足。新三板股權轉讓系統從2013年面向全國接受掛牌以來,中小企業掛牌已達7652家。由于上新三板的條件相對主板比較容易,剛性指標比較少,使已經上新三板的企業條件參差不齊。2016年6月27日國家對新三板進行分層。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可見國家對中小企業上新三板要求會越來越嚴。那么如果不處理好稅務風險和會計處理問題必將對中小企業上新三板造成阻礙。

        一、企業上新三板的稅務風險防范

        1.企業股改時應注意的稅務問題。一般企業都是有限責任公司,一旦企業想上新三板必須進行股份制改造。而進行股份制改造的時候應注意未分配利潤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一般企業對個人接收的未分配利潤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按照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個人所接收轉增的股本需要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2.稅務問題的解決。我國的稅務機關是權力機關,與發達的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稅法制度相對比較簡單,特別是地方性的法規比較多,在執法過程中稅務機關權力比較大,特別是東北地區官僚作風比較嚴重,有些企業缺乏于稅務等機關部門溝通經驗,這必將導致和稅務執法部門發生爭議,所以中小企業可以交給專業的人員進行處理,例如專業的稅務律師等。3.特殊處理方法的備案。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有的中小企業會進行重組,而重組過程中采用了特殊的處理方法。按照我國稅法規定,采用特殊的會計處理方法需要到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如果企業忘記備案或其他原因沒有備案,這將影響企業能否上新三板,所以企業應到相關部門進行特殊的稅務處理備案。4.稅務注銷的問題。為了避免產生同行業競爭有些中小企業都會采取措施對存在同業競爭的項目進行注銷,一般企業注銷相關業務一般只注銷工商營業執照的營業范圍的項目,而忽略了稅務相關項目的注銷。所以企業在進行注銷的時候,一定同時對工商和稅務進行注銷相關項目,以免影響企業掛牌上市。5.稅收優惠的問題。由于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具有區域性,有些中小企業為享受區域性的稅收優惠,特意把企業搬到稅收優惠的地方,但企業實際的業務活動發生地與營業執照注冊地不一致,中小企業應該于業務發生地的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來解決稅務遷移問題。6.中小企業拖欠稅款的問題。中小企上新三板要求企業提供無納稅處罰證明。稅法要求企業按照稅收法律繳納稅款,這是公民應盡的義務。但有些企業由于企業會計人員或者企業經營狀況導致沒有繳納稅,如果企業真存在特殊問題不能按時繳納稅款,我們可以向稅務局提出申請,如果不提申請不交稅將會影響企業上新三板。7.人為補稅問題。企業利潤越高越會吸引大量資本涌進企業,出于這個目的企業就會人為做出更高的利潤賬面,而利潤的提高,必將影響各項稅金,會導致補交多向稅金,但這樣做行不通的,在企業上新三板前大量補交稅金是要說明理由,如果沒有合理理由,相關部門有可能會做出不予掛牌的決定。8.股權代持的相關稅務處理問題。正常情況下,企業股權是要求實名制的,但有些股東由于多種原因不愿意實名,那么有可能采取股權代持,被代持的股東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被代持的股東也要依法納稅。

        二、中小企業上新三板所遇到的會計處理問題

        中小企業上新三板,在給企業帶來資金扶持、便利融資、財富增值、股份轉讓、轉板上市、公司發展、宣傳效應等好處的同時,也將帶來許多會計風險。將企業的會計處理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也將給中小企業帶來巨大的會計處理壓力。在新三板新政下,如何能夠及時發現并應對會計風險,是中小企業上新三板的并經之路。1.會計處理與實際業務不相符。中小企業準備上新三板,企業將面臨的巨大的會計風險。其核心是會計準則的規定與實際業務的操作存在差別。造成差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由于會計制度在新三板企業的應用和設計本身就存在缺陷,不能照顧到企業的各個業務的不同,提供的會計處理方式比較單一。這種單一的、籠統的會計制度不能滿足企業的多種業務的要求。這樣會導致有些業務的會計處理沒有標準的、統一的會計處理方法,并給后期的財務分析造成很大的影響。二是由于中國企業會計制度的變化,目前準備上市的中小企業無法及時調整會計制度跟上國家政策的變化,而落后的會計制度必將會給公司帶來上市風險。使得企業在對外提供報表的時候會出現很多漏洞,這將引起投資者對企業財務報表的懷疑。這不僅影響企業的融資情況,也對企業的聲譽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企業上新三板。2.會計處理的內部控制薄弱。企業上新三板內部控制健全也是其中一項,會計實務的各個方面都體現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雖然內部控制不易察覺,但對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通過制度控制和監督的方式來管理,已實現發現并規避風險的目的。企業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通過內部控制實現的。而中小企業作為新三板的主力軍,其會計處理的內部控制多少存在不足和缺陷。不足和缺陷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由于中小企業內控制度比較簡單,有些隱藏的風險并沒有考慮到設計中。使內部控制不能發揮作用。二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比較小,會計工作比較少,配備的人員也相對較少。會計人員往往身兼多職,會計人員的專業性不強,這樣就無法達到內控要求。特別是國有企業,其會計人員的內控意識更加薄弱,這造成了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3.企業會計指標不符合上市要求。中小企業建立初期為降低成本,在處理稅務的時候經常會采取違法和違規方式。而企業進入新三板并上市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納稅等級的審核。第一,目前很多中小企業為了少交稅或不交稅,通常會把一些實際發生的收入不入帳或少入賬。這樣在準備上新三板的時候達不到指標。例如,屠宰畜牧企業由于它主要經濟業務是和農民買進賣出,營業收入一般都不入賬,導致在上新三板的時候營業收入不夠。第二,還有些企業為了多從銀行貸款,需做會計報表需增收入,這樣會增加銀行貸款額度。而在企業準備上新三板的時候查出營業收入造假,這也將影響企業上新三板。第三,有些企業在采購大型機器設備時,一般會有兩種報價,一個是含稅價,另一個是不含稅價。企業通過核算不含稅價格比較低,那就采用不含稅價購買,這樣導致企業的固定資產入不到賬里。這樣會導致企業資產原本應該計入到企業賬內而沒有計入,使企業賬面資本較少,而達不到上新三板的要求。4.其他企業會計處理問題。要想滿足在新三板掛牌中小企業必須滿足持續經營滿兩個會計年度,特別是有些股東占用企業資產沒有歸還,企業存在超額的紅利,且企業持續經營困難等,特別是有些企業把股東和企業財產混在一起,甚至有些企業出資不實。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會計處理,所以企業在上新三板之前一定要解決這些問題。

        三、結語

        總之,在我國除了上海股權交易所、深圳股權交易所以外新三板(中小企業股份轉讓平臺)已經成為我國第三大股權支付中心,中小企業要掛牌新三板,就要符合新三板的掛牌要求。特別是企業在掛盤申請前要加強企業稅務相關問題的處理以及會計問題的處理。企業要重視稅務和會計方面問題,把稅務問題放在公司治理層面。只有處理好上面兩個方面的問題,才能使企業在申請上新三板的時候少遇到問題。由于中小企業無論從規模還是從人員配置上都存在缺陷,為規避缺陷企業可以委托專業的財務咨詢公司或者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人士處理涉稅和會計處理的問題,通過合理的稅務籌劃方法,降低中小企業的會計和稅務風險。

        參考文獻:

        [1]羅威.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12.

        [2]孫艷玲.新三板掛盤涉及的財務問題[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0).

        作者:陳晨 單位:沈陽仁誠商貿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問題思考

        摘要:由于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經濟水平和市場化程度都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僅帶來了更多的經濟發展機遇,也隨之增加了很多挑戰,同時,我國的稅收制度也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增強,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也加劇了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的存在,一個企業內部控制的完善程度是與企業的風險程度幾乎成同比變化的,有著不可分割的重要影響,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建立一個完備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對風險進行實時的防范,是對企業流程的一個監督,也有利于企業的長足、穩定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稅務風險;防范

        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環境不良

        (一)稅務風險控制意識不強

        在企業之中,大部分的企業管理者和相關人員都沒有認識到稅務風險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簡單地把其理解為其他財部門才負責或者有關聯的事情,而對于稅務風險控制來說,這是一個需要企業各個部門互相配合完成的流程,這個過程不僅是與企業財務密切相關,還與企業流程的開始到結束都不能分割,比如企業的采購環節、銷售環節等,同時,忽視了預先進行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來說,有必要的稅務籌劃是企業預防稅務風險的主要手段,但企業決策者大部分都將稅務風險作為了一種事后才進行控制管理的事物,而卻沒有意識到風險應當進行的是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進行總結和進一步的規劃,而事前控制時最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一步,應當引起企業足夠的重視,對可能發生的稅務風險主動進行規劃,保證企業的利益。

        (二)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一個獨立和專職的關于稅務的部門十分關鍵和必要,而對于現在的大部分企業來說,并沒有獨立的稅務部門,也沒有專門負責稅務管理的人員來進行負責,相對來說,企業的稅務籌劃部門大部都是由企業的財務直接負責的,只是做一些與稅務相關的稅務處理,而缺乏相對的獨立性與重要性,沒有一個獨立的崗位對其進行控制,那么對于企業來說,稅務風險的防范就更加薄弱,也更加的不易識別,這樣的機構設置不利于企業稅務風險的籌劃。

        (三)沒有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人才

        對于大部門企業來說,不僅沒有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而且也沒有專門的稅務管理人員進行稅務籌劃和管理,一般都是單位的會計直接進行管理和控制,但由于現在的財務人員大部門都會由會計專業的人員進行擔任的,而這些人員大部分并沒有十分完備而專業的稅務知識,稅務風險籌劃的意識也并不十分充足,同時,由于是市場的變化,國家稅務政策會進行調整,使得政策調整更新都很快,而如果不進行及時的培訓安排,對于政策就不能及時理解,也就不能對稅務風險進行防范,同時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要求。

        (四)涉稅績效考核制度的缺失

        企業對于績效考核這部分內容來說,相對重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企業會在一段時間內對企業進行一個階段性的考核,從而對這段時間企業的發展進行一個評價,對每位參與的員工的業績進行一個檢查監督,并實施相應的獎懲制度,更好地對員工的行為給出相應的工資、待遇、福利方面的安排與調整,目前大部分企業這方面已經比較完善,但問題就在于很多企業并沒有考慮到企業稅務風險方面的績效考核,并沒有將這部分與企業的發展水平相聯系起來,也就導致了財務人員以及相關部門對稅務風險更缺乏了應有的重視,使得企業這方面的考核非常少,不能合理降低風險。

        (五)稅務學習和培訓欠缺

        雖然企業缺乏相應的稅務籌劃人員,但由于企業并沒有將其放到一個重點的方向上,雖然企業可能會對相關的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但還是忽視了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計劃,稅收政策變化非常快,會隨著當前經濟市場的變化而發生不斷的改變,而很多企業本身稅務管理水平就不高,所以本身稅務風險意識就比較淡薄,就對學習更新意識不是很強,財務人員只關心內單位內部的財務情況,對風險的評估欠缺的比較多,所以對于培訓這一方面忠實的程度還是比較少,這也不利于企業長期的發展,也為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方面的可持續進行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二、沒有建立有效的稅務風險評估體系

        對于企業來說,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十分必要而重要的,尤其是在風險評估方面,企業應更加對未來方向有一個明確而具體的把握,不能只看到目前市場中隱藏的機會,還要對存在的風險,尤其是稅務方面的而風險有一個具體的認識,與企業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聯系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同外部市場環境相結合,把企業的稅務風險進行定量、定性分析,識別出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并明確其風險的大小,給出相應的評價和解決辦法,對公司面臨的風險進行一個具體分析和規劃,不斷加強企業的風險評估能力和風險解決措施,在企業內部就把能預估的風險進行控制和預防,從而規避發生問題后,被企業外部如稅務部門的核查,這也是對企業不僅是在經濟上的,也是在形象上的一種保護。

        三、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活動不規范

        (一)稅務工作流程存在的缺陷

        首先,對于企業來說,一般采用的都是沿襲以前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說大部分都是在向稅務部門報稅之后在進行企業內部核查,而并不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就進行一個預先的控制,也很少在納稅申報之后再進行一個復查的過程,因此,這次環節上的疏漏并沒有降低企業的成本,相反,它在某些程度上加劇了企業的稅務風險,可能會在稅務部門進行核查的時候為企業帶來更多經濟以及形象上的代價。

        (二)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尚未形成

        即使,對于風險來說,都存在著不能準確估計大小的狀況,但是,對于企業來說,它是完全可以憑借上一階段的發展情況來預計企業下一階段的風險可能性,并及時做出企業將發生風險的一些預防以及安排,加以解決,但由于很多企業并沒有足夠的防范風險的意識,導致企業沒有預警的安排,也就是很多時候都是等待問題發生了之后才想到應有的解決辦法。所以,形成一個必要的風險預警機制是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

        (三)稅務資料管理相對滯后

        企業的稅務資料應該來說是十分繁雜的,這不僅包括了企業的財務所進行的各種會計憑證、納稅相關資料的保存,更還有相關渉稅業務所相關的業務記錄以及合同材料等,這些不但是企業財務部門所應該進行的整理部署,它與稅務籌劃也是息息相關的,不能只重視本部門內部的內容,對其相關的業務也要進行適當的了解和整理,以便于需要的時候能夠及時找到,使得對外界的信息披露能夠真實合法。

        (四)缺乏稅務風險自查

        一般企業內部,缺乏很多自我監督與管理,也就是對企業內部的存在的稅務問題在稅務部門核查之前進行改正以及自我完善,這也就是風險自查的意義,自查一定是要按照規定階段不同時期持續進行的,找到存在的問題以及判別其發展狀況,為下一階段的風險防范做好準備,自覺、主動是風險防范的關鍵點。

        四、稅務信息與溝通不暢

        這主要指的就是信息在企業內部溝通進行的并不十分通暢,首先要明確一點,就是渉稅的信息不僅存在于企業的財務部門,還有更普遍的存在于企業相互關聯之間的業務部門,而這些部門相互之間和與財務部門之間都缺乏一定的交流,使得企業在一定層面上并不能完全了解渉稅業務的具體風險情況,也不利于企業預先對企業的風險進行相應的籌劃管理,并給出一定的建議。

        五、稅務風險管理的監督與反饋機制不到位

        企業在稅務風險的監督方面進行的并不按時和定期,而且也沒有設立單獨的機構對這一方面進行統籌的管理,這樣就使監督失去了延續性與穩定性,經常使得監督任務下達后卻沒有執行效力。這也就相應對稅務問題的反饋并不及時,使得無法將稅務風險進行預先控制并給出事后建議。

        作者:郭亞男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第四篇:企業稅務風險及管理制度設計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提升,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在不斷的加強,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于我國社會經濟也有一定的影響,目前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主要力量。隨著我國大企業的不斷發展,其內部的風險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其中最應受到重視的應當是企業中稅務風險了。由于一些企業忽視了這個風險問題,在稅收方面陷入了尷尬的地步,使企業本身也受到了一些傷害。所以,稅務風險已經成為了我國各企業中一個重大問題。

        關鍵詞:企業稅務;稅務風險;管理制度設計

        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的企業中對于稅務風險并沒有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設計,這也成為了我國不少企業中的最薄弱的一個問題。目前我國企業中的稅務風險管理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不正視這些問題,對于我國企業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并且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方面也會有所影響,所以對于企業稅務風險及其管理制度的合理設計,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一、淺析稅務風險

        對于稅務風險,早在1995年英國學家Sanford就做出了定義,所有的納稅人在遵守納稅規定的過程中所發生的資金問題就被稱為稅務風險,稅務風險是一種不確定的風險,造成企業稅務風險的原因有許多,包括法律本身所存在的不確定性、企業在日常成產中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等,都會造成稅務風險。其中一些人把這些稅務風險分為了五類,包括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稅務風險、在企業操作中產生的稅務風險、財務在操作中產生的稅務風險、稅務在申報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及企業聲譽方面的風險。企業稅務風險主要表現在企業的稅務行為不符合我國的稅收規定及企業經營行為的稅務不確定性這兩方面。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其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會產生稅務風險,所以稅務風險具有較強的隱秘性和危害性,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必須重視這個問題,防止企業在經濟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分析企業稅務風險造成的原因

        (一)內在原因

        1、企業內部稅務制度不健全

        企業內部稅務制度是確保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制定一系列遵紀守法的制度和規定。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的企業對于這方面并不重視,對于稅務風險意識不夠強烈,缺乏專業性的知識及設備,沒有建立完善的稅務制度,從而導致了稅務風險。另一方面,對于在企業稅務崗位工作人員的自身素養和能力也在一定基礎上影響著企業稅務風險。其中包括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沒有責任心,玩忽職守,在辦稅的過程中造成一些本不應該有的錯誤,從而導致風險;另一方面自身素養不高從而導致風險。

        2、企業稅務審核制度不健全

        在我國有大部分的企業都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的內部稅務審核制度,對于稅務的檢查和審核都無法定期進行。所以一旦相關人員對企業稅務進行審查的話,對于企業內部嚴重的稅務問題就會慢慢浮出水面,而企業也會面臨查處和倒閉及名譽上受損等損失。

        (二)外部原因

        1、稅務法律制度不健全

        對于各企業來說,完善的稅務法律制度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國在稅務法律制度問題方面太過于模糊,所以就造成在稅法理解方面存在一些偏差,對于一些法律意識薄弱的企業人來說,這些納稅人的處境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也增大了企業稅務風險。

        2、稅務機關執法過程不規范

        據了解,我國有一部分的企業申報繳稅的金額被濫用,尤其是在一些素質文化不高的稅務管理人員方面。他們只為了完成任務,不乏會采用一些特殊手段來進行,對于減免稅收問題方面無法得到落實,使企業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稅務風險和損失。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的設計

        (一)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

        完善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制度是減少企業稅務風險的有效措施。其一,對于稅務的內部環境方面進行合理的優化,各自崗位的工作人員要明確自己的工作性質,提高整體素質;其二,要合理的對于稅務風險進行評估,能夠識別稅務風險對于企業造成的損害,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其三,加強內部稅務管理制度的控制及監督,減少企業稅務風險。

        (二)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稅務制度

        建立合理完善的企業內部稅務制度,是作為企業內部稅務可以得到保障的一個重要途徑,規范企業稅務的審計范圍,對于稅務申報的工作質量進一步的提高,并結合實際的企業情況,來對于企業內部人員的工作崗位專業進行教育提升,使其能夠勝任工作的需求。

        (三)建立稅收風險預警制度

        了解企業自身的稅收風險機制,對于承受風險的能力進行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并且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稅收風險預警制度,運用科學的手段,提早知道稅務風險,并且采用合理科學的方面和手段來對此進行防范及轉移風險,這就大大降低了企業稅收風險。在此基礎上,還應對于稅收法律制度進行完善,構造一個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都能有效的降低企業稅收風險的管理制度設計。

        四、結束語

        對于稅收風險我們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有效的對此進行預防,國家及企業都應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自身的稅務制度,以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減少企業納稅人的稅務風險,從而提高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效益。

        參考文獻:

        [1]張云華.企業稅務風險原因分析與制度設計[J].稅務研究,2010,09:81-83

        [2]焦娜.A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設計研究[D].山東大學,2012

        [3]謝婧珊.G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1

        作者:穆盛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第五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及控制問題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所展現出的風險形式從以前小風險漸漸地向大風險轉變。對稅務所存在的風險來說,大部分的稅務風險都是來自于企業管理上的缺陷、企業管理階層關于納稅的意識欠缺、企業內部的機制不夠健全等。一旦對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解決的不夠適當,這個風險就會演變成一個比較致命的危險。所以企業的管理高層,要對稅務風險進行關注和研究。本文對企業所存在的稅務風險做了研究,并對風險的表現形式或者種類做了分類,同時對這些風險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給出了相關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風險控制

        現如今,每天都有企業破產或者瀕臨破產,同時也有企業在成立。由此,我們清晰的認識到了一個企業的發展和生存要具備強硬的能力,還要具有對經濟環境變化時的快速應變能力。企業應能準確的察覺是否處在風險之中,并衡量風險的大小,怎么樣的去應對,這些就是所有企業都要面對的風險管理問題。

        一、企業所存在的稅務風險解析

        企業的稅務風險是指在我國現有的稅收制度下,企業的稅務行為與納稅的相關規定不符合。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就會有可能過多或過少的納稅[1]。企業的稅務風險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的五個方面:首先,企業的稅務風險通常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其次,企業的稅務風險都是無形的,只是在企業運營中體現;再次,企業的稅務風險都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此風險在每個企業中都可能出現;另外,企業的稅務風險都有客觀性,不會以個人或企業的意志為轉移;最后,企業的稅務風險都具有變化性,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隨著時間變化。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分類

        (一)企業內部的稅務風險。(1)企業的管理階層往往會把關注點都放在關于企業制定的發展戰略方面,對出現的風險和可能出現的風險認識不到位或者不及時處理,當企業在進行市場交易時,風險就會爆發開來,有可能會增加稅務成本,使企業的利益遭受到損失。(2)企業內部關于稅務風險的控制機制沒有或者不健全,這就會造成執行員工在工作中出現紕漏和領導人員對其把關不夠嚴格,致使當風險出現時,不能及時的控制風險或者所控制的風險不夠明確。有一些企業建立起了有關稅務風險的管理機制,但是由于這種體制是由財務部單獨構建的,而其他的部門未參與其中,屬于自我監督模式,此種模式極其容易觸發稅務風險。(3)一些企業的稅務信息根本就不透明,這也是會產生稅務風險的誘因。在目前來看,許多企業不會獨立的進行稅務工作,而是通過多種途徑,讓自身企業的稅務系統不會在有關的稅務單位備案,稅務單位就無法把握真實的企業運營狀況,從而使企業達到少納稅的目的[2]。在此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稅務風險。

        (二)企業外部的稅務風險。(1)就我國目前的稅務體制來說,其相對還是比較落后的,還是金字塔式的結構,大部分的人員和機構在底層工作,由少部分的人員和管理機構在塔尖進行管理。整個稅收的體制,在運轉過程中效率低下,管理層無法對執行層進行有效、直接的監管,同時也無法實現監管標準的規范化,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效率也會隨之降低,關于稅務信息和會計信息的失真風險就會出現。(2)我國稅務政策長期處于變化之中,穩定性很差。稅務政策的變化,使企業的運營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同時也會使企業對政策反映出的問題處理不及時。即使稅務政策會隨著實際情況變化而變化,還是會存在一些政策缺乏準確的規定,導致企業不確定政策所針對的目標,這就會給企業在執行過程中增加了許多的不確定性,導致了企業就算執行了某些政策也不會對解決實際問題有任何幫助。一些企業的業務相對多元化,在稅務這方面涉及到的問題會更加復雜,時常出現的新問題,按照稅務政策并不能有效且快速的解決。(3)企業稅務人員的素質,對稅務風險來說也有著關鍵性的決定作用。就目前的情況下來看,很多的稅務人員工作中效率低下,還不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當風險出現時留給企業的反應時間就不會太多,使企業不能及時的處理出現的稅務風險,給企業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這些稅務人員要加強專業的稅收能力,并樹立稅務風險意識。

        三、分析企業形成稅務風險的原因

        (一)企業內部存在的原因。(1)企業的管理層在進行決策時缺乏科學依據。目前來看,我國現有企業的管理層都有較強的市場競爭意識,但是未能同時建立相應的風險意識,然而缺乏相關的稅務風險意識就很容易會作出不正確的決定或決策,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2)企業涉及到的稅務人員對稅務風險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認知。對稅務的風險管理是稅務人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職責,然而在工作中,他們對專業的稅務技能掌握不足,對稅務風險的意識淡薄,有些稅務人員還會在管理層的授意下,幫助企業偷稅漏稅。(3)對一些企業來說,許多部門之間仍然存在管理不到位、權利責任不明確的現象,這樣一定會使資金在使用和管理上受到影響,還會影響經濟利益分配的公平性,造成部門間對稅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同。

        (二)企業外部存在的原因。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變化是企業在外部產生稅務風險的主要原因,相關政策的規定不確定也是原因之一。當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產生變化時,這種變化會因企業的規模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應,對于大型企業來說會形成放大效應。對企業來說,這種變化是很難察覺到的,也是很難去迅速應對的。當稅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產生變化時,就會影響企業的稅務風險,在應對稅務風險時會對應對的效率、效果產生影響。雖然我國對稅務的認知在逐漸加強,但是在逐漸加強的過程中帶有試驗的性質,關于稅務政策的準確性和企業對稅務政策的適應性,都會在加強的過程中整改,這樣的話就會對企業的稅務方面造成一定影響,還可能導致企業的稅務風險在這個過程中加劇。

        四、對企業稅務的風險管理進行控制的重點

        (一)企業內部的管理重點。(1)分層控制企業的稅務風險,對于企業來說,稅務風險出現的位置不盡相同,因此要準確的尋找到風險點,然后再按照所出現的位置進行分層管理。比如:企業的管理層主要任務是對稅務風險進行評估和管理;而各個部門要按照流程來進行稅務風險的集中管控;執行人員要嚴格的按照管理措施來進行風險的處理。(2)增強整個企業稅務人員的識別風險水平。關于對稅務風險識別的這項工作主要是來用于預警,在風險出現前就開始控制。要想實現這一點,就必須要構建一個預警系統,這個系統能夠對稅務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一旦識別的稅務風險水平靠近臨界值時,這個系統就會發出警報,對稅務人員進行提醒。

        (二)企業外部的管理重點。(1)企業要構建起一個對稅務風險進行評定的一種機制,這種機制還要確保能夠長期的運行。這種機制主要功效為:當企業的外部環境或者內部組織產生變化時,對稅務風險進行及時的評估;對企業的運營情況進行評估、審計。(2)對我國稅務有關部門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進行提升。主要體現在對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實用化和專業化的培訓,使其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一旦企業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稅務風險時,工作人員要為企業避免或者處理風險提供科學的意見和建議。

        五、結束語

        如今的經濟形勢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企業可能遇到或者已經發生的的稅務風險也空前的嚴峻,這些稅務風險來自于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所以,企業對于稅務風險的管控工作顯得格外重要,有效的預防和管控企業的稅務風險也顯得十分有意義。本文主要對企業所存在的稅務風險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有效降低稅務風險,增加相關收益。

        參考文獻:

        [1]張曉.基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稅務風險管理[J].商業會計,2010,20(1):41-43.

        [2]鄧亦文,姜明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成因與對策[J].商業會計,2015,31(20):66-68.

        作者:馬錢糧 單位:慶瓊海科技有限公司

        第六篇:企業稅務風險分析及對策

        摘要: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稅務風險是企業面臨的風險之一,如何采用正確的手段進行風險的規避,為企業經營者和研究人員,長期關注研究的問題。本文針對企業稅務風險以及相關改善對策,進行簡要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企業管理;分析;對策

        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需給稅務部門繳納一定比例的稅務款項。根據政策的變化,以及經營項目的不同,企業所繳納的稅務款項各有差異[1]。企業在稅務繳納時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此類風險對于企業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也引起了較多人群的關注。筆者針對企業稅務風險分析及對策分析,進行簡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為我國企業稅務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一、企業稅務

        我國當前實行的政體為社會主義制度,在當前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征稅的項目較多,其中大的方面可以分為個人稅和企業稅兩類。一般情況下企業所需繳納的稅務包含:營業稅、所得稅、增值稅、城建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等。國家通過對企業征稅,達到對社會資金的二次分配。當前我國征收稅款主要用于公共事務建設、國防、政府支出、民生等方面的應用。

        二、企業稅務風險分析

        企業在正常經營的過程中,根據政府政策進行相關稅款的繳納。當前我國整體稅務繳納以及稅務政策的發展較為良好,能夠適應當前我國政治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經筆者分析案例發現,當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其主要造成稅務風險的原因有:財務核算出現問題、政策性錯誤、企業管理出現問題。針對此類問題筆者進行簡要的分析研究。(一)財務核算出現問題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其繳納稅款的數量,根據政策的規定按照企業的實際收入,進行一定比率的計算繳納。當前在企業繳納稅款的過程中,主要面臨的風險之一即為,財務核算中出現問題,此類問題的出現多屬于人為失誤。財務核算中以人工核算為準,人工財務核算中出現問題,最終導致稅務繳納時出現錯誤,造成企業稅務方面的風險。(二)政策性錯誤當前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政策性錯誤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類企業稅務風險。此類現象多出現于新老政策交替時,由于稅務部門下達文件的及時性,以及企業對政策的理解程度造成的企業稅務風險。企業稅務風險在此類問題中,多體現為稅務繳納數額出現錯誤。企業相關人員針對政策中企業稅務劃分認識不足,甚至出現少報,錯報等現象。(三)企業管理出現問題企業稅務風險中較少一類的問題即為企業管理出現的問題,此類問題具體的體現為企業財務系統管理中出現問題。由于企業財務系統管理的混亂,造成企業針對各類稅務申報等方面出現問題。最終導致出現企業稅務風險,具體表現為稅務項目漏報、錯報等現象。此類現象導致企業在進行稅務繳納的過程中,出現滯納金甚至處罰金,極大的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

        三、企業稅務風險改善對策分析

        針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稅務風險問題。筆者針對此類問題,進行分析案例之后,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對策[2]。例如:加強財務人員對稅務政策的學習和理解、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利用電算軟件進行財務核算。針對改善對策,筆者進行簡要的分析介紹。

        (一)加強財務人員對稅務政策的學習和理解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稅務的正常繳納對于企業的發展影響意義重大。其中針對因政策性問題出現的稅務風險,企業應加強財務人員對稅務政策的學習和理解。以此改善企業在未來發展中的合理稅務繳納,并且降低因稅務風險給企業發展中帶來的問題。正確的理解各類稅務政策,并針對自身企業的特性對比稅務政策。以達到合理的稅務繳納,以及正確的稅務申報工作,并且促進企業的發展[3]。

        (二)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

        企業在稅務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涉及的部門即為財務部門。企業財務部門的良好管理對于稅務方面的發展影響意義重大。當前為了有效降低企業在稅務方面的風險,首要的措施即為加強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企業財務管理中,應明確財務管理中會計與出納的職責。明確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財務管理責任制度,保證各項工作的條理性,以此降低企業在稅務發展方面的風險性。

        (三)利用電算軟件進行財務核算

        當前企業在稅務發展的過程中,因人工核算失誤出現的企業稅務風險也較多。針對此類問題,企業應該加強對財務電算化軟件的應用。以此降低財務人員針對大數量數據之間的核算,并且降低因人工失誤出現的稅務風險。以此保證企業在稅務發展方面的良性,達到合理的稅務繳納以及正確的稅務繳納[4]。

        四、結束語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稅務風險是所有企業必須面臨的風險之一。當前我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引起稅務風險的主要幾類問題為:財務核算出現問題、政策性錯誤、企業管理出現問題。筆者針對此類問題,經過分析案例研究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對策,例如:加強財務人員對稅務政策的學習和理解、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利用電算軟件進行財務核算。根據此類對策,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在稅務方面的風險性。最終達到提高企業合理準確繳納稅收的目的,并且有力的推動了企業財務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紀和.企業財務集中核算模式下的稅務風險及對策探討[J].財會學習,2016(13):172-172.

        [2]董繼華,嚴莎,傅暢,等.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中的會計控制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4(4):64-66.

        [3]任高飛,蔡報純.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加扣稅務風險與防范[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5):105-107.

        [4]鄧亦文,姜明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成因與對策[J].商業會計,2015(20):66-68.

        作者:陳美華 單位:廣東省地質局第四地質大隊

        第七篇: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策略

        摘要:企業稅務風險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始終,因此稅務風險的防范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首先對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進行探析,在此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改進措施,以防范企業的稅務風險。

        關鍵詞:稅務風險;企業;風險防范

        企業稅務風險,一般是指納稅人未能充分利用稅收政策或者使用稅收風險規避措施失敗而承擔相應代價的可能性。通常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復雜的經濟環境、多樣化的經濟活動、滯后的納稅人知識及對稅收政策的誤解等。其表現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企業在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誤解稅收法規政策,執行失誤而導致稅務等有關部門對其采取征收稅收滯納金、追加罰款、罰金等處罰性措施,從而增加額外支出的可能性;另一種是企業因多繳納稅款或者未能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從而失去可獲得的經濟利益的可能性。從以上分析可知,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防范可以增加企業經濟利益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是企業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而要防范企業稅務風險,必須對其成因進行分析,鑒于成因提出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發生的概率,減少企業利益的損失的針對性措施。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企業經營發展的首要財務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具體表現為稅后利潤的最大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每一個企業在其生命周期的始終,都存在盡可能少繳納稅金以及延遲繳納稅金的動機。但是,稅收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其征管工作有嚴格的保障措施,稅收的強制性最能體現這一點。在社會輿論、公民觀念和公共政策、法規的制定等多重條件的限制與約束下,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企業主動調節財務的行為都很可能違反稅法的相關規定,從而引發稅務風險。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會引發企業的稅務風險,其形成原因既有內部因素的影響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一)內部因素

        第一,經營者的管理理念。企業管理層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的管理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納稅意識淡薄、稅收等法律知識欠缺、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無視潛在的經營風險;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必然盡可能降低成本,其中的一種途徑就是降低稅收負擔;基于這一動機,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往往要求財務人員盡可能采取措施幫助企業減輕稅收負擔,有些企業管理者甚至授意乃至唆使財務人員利用非法手段達到目的。第二,涉稅人員的業務素質。一般來說,辦稅人員的業務素質越高,企業稅務風險越低,反之亦然。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國企業的辦稅人員對財務、會計、稅務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了解不夠深入,掌握不夠透徹,進而影響辦稅人員的業務素質。這就導致出現辦稅人員雖然在主觀意識上可能并未要偷稅,但鑒于對稅法知識掌握的不夠透徹,在實際的業務操作中未能按照稅收法規的要求去處理的情況,這樣就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稅務風險。另外,由于企業辦稅人員溝通能力的限制,未能與企業有關部門及稅務機關進行有效溝通,進而影響稅務風險控制方案的制定,無法使其符合企業自身特點,更不能做到既合法又合理有效。

        (二)外部因素

        第一,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動。企業的納稅事項主要受所處的經濟環境及稅收政策的影響。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是實現經濟增長,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國家的財稅政策。一般情況下,積極的財稅政策能夠鼓勵企業大力進行生產和投資,這類政策包括減免稅、退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反之,消極的財稅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經濟的發展。因此,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經濟發展處于不同階段,政府應針對各自不同的行業及產品實行不同的稅收政策,差別化處理,即政府的稅收政策應具有針對性且具有一定的時效性。鑒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稅收政策會應時應地變化,為適應這些變化,必須及時應對,否則會增加稅務風險發生的概率。這就對企業的稅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備對稅收政策的高度敏感性、及時有效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建議決策層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的能力。第二,執法機關的執行偏差。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之間資源不同導致區域發展不均衡、處于不同區域的稅務行政人員及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也參差不齊,這就導致同一稅收政策在各個地區執法不一的情況,不利于企業的區域發展戰略,更有可能帶來稅務風險。而在稅務機關中,收入和任務是其日常稅收工作和稅務稽查工作的主要重心。這就使得稅務機關忽略了政策的重要性,盲目地對企業稅收工作進行各種干預以完成指定目標,其結果就是稅收管控過度甚至擅自變通國家稅收政策,為個別企業提供特殊優惠,進一步給企業帶來稅收風險。

        二、企業稅務風險防范措施

        (一)培養企業納稅誠信文化

        企業文化往往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經營理念的核心體現,更是每個企業處事風格的集中體現,支撐著企業的發展。一個不誠信、不遵守社會公德甚至無視法律規定的企業文化,其違反國家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的可能性更大。而稅務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部分,企業對稅務問題的處理必然也深受企業文化的影響,而這種文化導致稅務風險的幾率更大。反之,一個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法律法規的企業文化,其稅務處理會更加規范,犯錯幾率大大降低,從而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因此,企業文化至關重要,為降低企業稅務風險,需要培養和形成誠信納稅的文化,這離不開企業經營管理層的認同和支持;為實現該目標,企業管理層應積極發揮其作用。

        (二)提高涉稅人員的業務素質

        防范企業稅務風險的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提高涉稅人員的業務素質。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實現這一目的:對相關人員進行稅收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培訓、實時更新最新稅務動態、鍛煉稅務風險規避能力等;充分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降低和防范企業的稅務風險。

        (三)保證稅務信息溝通及時有效

        第一,建立和完善稅收法規實時更新系統,最快更新并及時匯總適用于本企業的稅收法規;同時,建立稅收法規系統與會計信息系統同步更新機制,使企業的會計信息能及時反映稅法的變化。第二,建立動態稅務日歷,實現各司其職的目的,且能夠監督相關人員工作完成情況。第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建立稅務文檔管理數據庫,安全存儲涉稅信息;對重復性且有規律性的涉稅事項由系統進行自動化處理;同時,實現稅務申報系統自動化管理,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保證準確性;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可以提高信息收集效率,處理效果,實現及時有效溝通信息,積極預防和控制企業的稅務風險。

        (四)提高稅管人員的業務素質

        首先,專人專崗,且對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等專業資質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這些人員需要具備對國家稅收政策及稅收法律法規的敏感性,能針對其變化不斷更新稅務及相關知識,正確處理稅務事項,避免利益流失,甚至產生稅務風險。同時,要具備一定的警惕性,以防忽視相關涉稅項目;目光要長遠,在積極應對企業稅務風險的同時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增加企業收益。當然,為了更好地避免企業稅務風險,稅務管理人員應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品質及稅務籌劃能力,能夠對企業的業務活動進行充分了解,提出相應建議。

        參考文獻:

        [1]李淑萍.論稅務風險的防范與機制創新[J].財貿經濟,2005,11:30-33.

        [2]張平平.企業稅務風險及防范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1:198-199.

        [3]邢黎黎.企業稅務風險防范與化解[J].現代企業,2008,5:25-27.

        [4]陳鵬.加強企業稅務管理,防范和化解稅務風險初探[J].稅務籌劃,426-427.

        作者:徐梅 單位: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第八篇: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措施

        摘要:企業集團一般具有較大的組織架構、較廣的經營區域,且涉及較多行業、內部關聯交易等。企業集團稅務風險涉及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其稅務風險遠高于中小企業。企業集團稅務管理的主要目標為:實行稅務一體化管理、降低稅務成本、控制稅務風險,防范成員企業產生稅務風險而殃及整個企業集團。基于此,本文就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產生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如何完善內部控制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

        一、企業集團稅務風險概述

        稅務風險主要是指企業涉稅過程中,未能正確、有效地遵守稅法相關規定,致使企業未來利益受到損失,包括法律制裁、形象損害及財務損失等。企業集團稅務風險指因成員企業的稅務風險而導致企業集團整體產生的稅務風險。

        (一)稅務風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企業經營活動中涉稅事項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而未繳、少繳稅款,導致企業面臨補繳稅款、滯納金、罰款、納稅信用等級降低等;(2)企業經營活動中涉稅事項錯誤適用稅收法律法規,而多繳稅款,導致企業不必要的經濟利益流出等;(3)企業經營活動中涉稅事項沒有用足現有稅收法律法規,而導致企業多繳稅款或未享受稅收優惠,導致企業經濟利益的損失等。

        (二)企業集團稅務風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母公司對成員企業管理不到位,成員企業產生稅務風險,導致企業集團產生稅務風險;(2)成員企業沒有按企業集團要求進行稅務管理,成員企業產生稅務風險,導致企業集團產生稅務風險。

        (三)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管理目標

        在具有合理商業目的情況下,用足、用好現有稅收政策,降企業集團稅務成本、防范稅務風險;在企業經營活動發生前進行合理籌劃;事中實時監控;事后會計處理符合準則及相關法規;準確核算、申報、解繳稅款;涉稅事項及資料登記、備案、保管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二、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產生原因分析

        (一)未建立稅務管理組織機構、崗位不健全、執行工作不到位

        企業沒有根據自身經營特點及風險管理目標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崗位。企業集團組織由于架構復雜、管理流程長、成員企業多,若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管理,難以發現成員企業存在的稅務問題,容易產生稅務風險。即便母公司設立了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崗位等,但成員企業稅務管理崗位還兼職其他工作,涉稅工作僅為核算、申報稅款,沒有發揮稅務管理崗位應有的政策研究、稅收籌劃等職能,沒有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業務中。部分成員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甄別涉稅事項、選擇適用政策、計算并解繳稅款等,無其他崗位對其工作結果進行審核,不能及時發現稅務風險。

        (二)稅收政策學習不及時、理解執行存在偏差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稅收法律法規隨之不斷完善更新。我國稅收法律法規繁雜,部分法律法規表述模棱兩可,且稅務機關存在自由裁量,各地稅務機關對政策把握不盡相同。母公司及成員企業稅務管理人員沒有及時到稅務機關或其他渠道獲取相關信息,也未及時與主管稅務機關溝通相關政策條款如何理解執行。新稅收政策已久,企業仍按原政策進行稅務處理;或企業對政策的理解與稅務機關理解存在出入;或母公司已將新政策結合本企業具體經營情況進行解讀并下發到成員企業,成員企業理解執行偏差;或母公司解讀的政策與成員企業當地稅務機關把握存在出入。上述因素致使企業未繳、少繳稅款,導致企業面臨補繳稅款、滯納金、罰款、降低納信用等級等風險。

        (三)稅務管理制度、流程不健全

        企業集團生產經營各環節均可能涉稅。企業內部未建立稅務管理制度及流程,或未隨生產經營業務及稅收政策變化及時更新制度及流程。企業生產經營環節涉稅關鍵點未在稅務管理制度及流程中具體明確。例如,企業采購環節,合同簽定時稅務人員未參與,對供貨單位資質、發票取得時間、發票形式等未在合同中約定,導致不能取得或不能及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稅款,并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流出;取得不合法的發票,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或取得開具不規范的發票,增加了溝通成本等。企業生產期間,稅務人員沒有親臨生產一線,對于產生的材料損失原因不加區分進行處理,導致該專項申報的資產損失列入了正常損耗等,致使企業產生稅務風險。銷售環節促銷支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卻進行了稅前扣除,給消費者的獎勵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而未代扣代繳等。

        (四)企業關聯交易、稅收籌劃、重大交易稅務安排不當

        企業集團存在較多的內部關聯交易、重大交易,在追求企業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時,可能會犧牲個別成員企業利益。在此過程中,稅務人員對于法律、稅收政策、會計處理、各地方稅收環境等方面情況掌握不全,將導致稅務檢查、稽查,致使企業集團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企業集團若存在境外成員企業,對于國際間稅收協議不掌握,致使做出了不當的稅收籌劃或重大交易安排,將導致企業集團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

        (五)稅務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企業集團成員企業眾多,沒有建立一套科學完善有效的稅務信息管理系統,母公司無法實時有效獲取各成員企業涉稅信息,母公司收集成員企業涉稅相關信息,通過電子表格形式下發收集,工作量大,把原本用來分析問題、識別風險的精力耗費在收集匯總數據,卻無法及時分析識別稅務風險。成員企業也無法借助信息系統識別稅務風險,僅依靠人工分析、經驗判斷,難以實現高效稅務管理。

        三、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及風險識別評估機制和方法

        母公司設立稅務管理部門或財務部下設專門稅務管理模塊,成員企業設立專門稅務管理崗位。通過全面、系統、持續地收集內部和外部相關信息,結合實際情況對本企業采購業務、生產業務、投融資業務、銷售業務等稅務風險進行識別。上述過程中,可以參照稅務機關評估體系,結合本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形成適用于本企業的稅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例如,設定增值稅稅負率、企業所得稅稅負率、增值稅收入變動率等關鍵指標,定期對成員企業進行風險評估分析。對于指標異常企業要求出具稅務風險自查報告、邀請中介機構進行現場稅務風險評估并出具稅務風險評估報告,同時提出稅務風險改進建議。

        (二)建立、完善稅務風險應對機制和措施

        根據稅務風險評估結果,考慮風險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體管理控制體系內,制定稅務風險應對策略。區分可以承擔的風險、必須規避的風險、可以轉嫁到外部的風險等。針對必須規避的稅務風險制定覆蓋各個環節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對其他稅務風險所涉及的業務流程,合理設置關鍵控制環節,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三)建立、完善稅務信息系統及溝通機制

        建立科學完善有效的稅務信息管理系統,使母公司能及時收集到各成員企業涉稅相關信息。各成員企業能利用信息系統進行稅務風險識別管理。同時,要加強與中介機構、咨詢公司、同行業、上下游企業的交流溝通,收集相關信息,總結形成案例、經驗。加強與主管稅務機關的溝通,掌握稅務機關稅收政策執行尺度。定期主動邀請稅務稽查進駐企業進行指導。

        (四)建立、完善稅務風險管理后續監督整改措施

        稅務管理部門要定期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審核,不斷改進和優化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生產經營業務發生變化時,要及時更新稅務風險評估指標。針對風險評估指標異常的成員企業要督促整改。針對邀請中介機構現場進行稅務風險評估的企業,要及時跟蹤整改結果。

        四、結束語

        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是保證企業集團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要根據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審計指引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形成一套適用于企業自身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促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陳云嬋.淺議企業內部控制與稅務風險防范[J].改革與開放,2010(16):67-69

        [2]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國稅發[2009]90號

        作者:張志凱 單位: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篇:營改增后稅務風險分析與稅務籌劃思考

        【摘要】隨著營改增的實行,新稅制也根據經濟活動中的商品與勞務反復征稅的問題采取了更為有效的處理辦法,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經濟生產活動中的經濟效益水平,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結構的過渡與轉型,帶動了第三產業的興起。營改增后的新稅制首先被應用至交通以及后期興起的服務行業之中,并在未來覆蓋了多種行業。但此過程中也難免會存在一些稅務風險與稅務籌劃等方面的問題,為此,相關部門還應進一步細化相關稅制,以確保企業可以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營改增;稅務風險;稅務籌劃;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也開始適時調整相關的稅收策略,以期建立一個制度完善的社會,而在十二五規劃時期提出的營改增計劃便是積極響應了新的國家政策。為了滿足我國人民的快速進步,營改增計劃被廣泛應用至各個行業。但是推行期間也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當前納稅主體并未充分理解營改增的納稅原則與納稅政策,相關涉稅業務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大。為此實際實行過程中,應盡力解決所有出現的矛盾與問題,以便促進企業的快速轉型。

        一、營改增后的稅務風險分析

        (一)企業的納稅方式和營改增后的稅收政策不適應

        改革后的稅制要求增值稅的抵扣只可以與相關的商品進行連接,為此在統一經濟活動中國可以進行相互抵扣,但對于不相干的產品則不可以隨意進行抵扣,且增值稅發票還應按照產品的實際價格進行計算。但納稅者在實際經濟交易過程中往往會忽視此項規定,很多企業都會存在隨意使用發票的情況。而相關的稅收部門對發票的管理也并不嚴格,納稅人在進行有效認證之前便可以采取發放政策。首先經營過程中,很多稅務的管理人員為納稅人開具一些憑空捏造的抵扣憑證,經營者并未產生此項產品的進項盈利,只是想據此來抵扣一些稅收費用。其次經營者經常通過發放福利等方式來抵扣稅收,比如通過給客戶優惠政策,使客戶不要收據等。最后是部分經營者通過商品轉出形式逃避稅收等。

        (二)經營者不能準確把握營改增后的稅收政策

        自營改增實行之后,我國很多地點都進行了試用,并未具備一定的規模性。比如很多經營者都是依靠電腦輸入等方法來進行稅務扣除,他們往往會因掃描故障等原因來逃避稅收。也有部分營業者故意報錯產品,來騙取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甚至還有些經營者通過偽造殘疾證等來逃稅漏稅,非法享受國家的補貼政策。

        (三)增值稅專用發票存在的風險

        目前,很多發票犯罪行為都與增值稅掛鉤,為了實現偷稅漏稅,很多經營者故意進行發票造假行為,營改增后甚至利用增值稅發票完成抵扣,達到少交稅款的目的。同時,代開發票的現象也變得更加普遍,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經營者并未正確認識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實際價值,也并未充分考慮其違法行為會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

        (四)進項稅額抵扣存在的風險

        自營改增稅制實行之后,虛增以及抵扣進項稅額的現象變得更加普遍,相關的稅務風險也在逐漸增大。比如很多納稅人通過掃描完成進項稅的抵扣,但期間卻存在很多開票錯誤問題,以致無法正常進行扣減行為。除此之外,很多企業的增值稅發票也并未明確標注增值稅額,納稅人并未完全遵守并理解相關的增值稅稅法條例。

        (五)增值稅稅務上存在的風險

        營改增稅制方案中增加了免征以及退還增值稅的內容,為此納稅人在享受帶來的優惠政策的同時還應積極做好相關的風險防控措施。尤其是針對風險較大的企業而言,納稅人更應該清楚了解何種情況可以適用稅收政策等。實際經營中,部分納稅人,并不符合政策的征收范圍,但卻使用了簡單的財務方法實行優惠政策,進而引發更大的稅務風險。

        (六)偷稅漏稅存在的風險

        當前,部分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往往會利用少計算收入的方式來進行逃稅漏稅。這種違法方式主要以現金收入為主,因為并未開具正規發票,因而在賬目方面也并未真實的有所體現,此時的營業收入也就被劃分為了賬外收入。實際工作中,納稅人少交稅款的原因有很多,為此稅務機關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在并未形成犯罪的情況下予以及時制止,杜絕經營者的惡意隱瞞行為。

        (七)稅務核算存在的風險

        對于某些的試點企業而言,其自身還會存在一定的稅務核算風險,主要體現于企業會面臨稅負增加的風險,或者因不合理使用增值稅發票而導致的風險等。為此,增值稅的申報過程中還應注意防范此類風險的發生。

        二、營改增后的稅務籌劃

        (一)稅務籌劃的定義

        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稅收籌劃主要是在法律與相關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通過科學合理規劃各項經濟活動,而為企業合理的減少稅收,以便順利的實現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由一定意義上講,稅收籌劃與偷稅、漏稅行為有著本質的區別,稅收籌劃主要是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對稅務進行的科學規劃,且其具備可預見性以及合法性等特點。實施過程中,雖然也會出現與法律相脫節的情況,但其本質上還是嚴格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比如企業在只有進行產品銷售時才可以產生營業稅,但在稅收籌劃過程中,企業可以利用各種方法進行合理避稅,減輕自身的納稅負擔。但其基本的方法確是完善稅收籌劃的重要方式,且整個過程都具備較強的針對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稅收成本的發生。

        (二)營改增后的稅務籌劃存在風險

        1.稅務籌劃制度不完善。稅收風險與其制度保障應該是同步進行的,但自營改增之后,我國的稅收政策與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現了本質的區別。不同的地域會存在不同的稅收風險,比如對于發展較為緩慢的地域,政府應進一步加大補助力度,而非實行稅收的一刀切;而對于發展比較迅速的地域,國家應嚴格監控其稅收漏洞,以防不法經營廠家的利用制度漏洞。除此之外,制度的變動也會對稅收籌劃產生較大的危害,隨著社會形式的變化,稅收政策的變動也開始顯現出了很多不利方面,比如稅后變動信息的傳達無法緊跟政策的快速發展,部分經營者甚至形成了地域的統籌性,也很難根據政府政策作出改變。2.經營者對稅務統籌存在一定的誤解。部分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固定繳納稅款的模式已經根深蒂固,他們甚至無法理解稅收籌劃的真正意義。比如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并非了解改革后的制度變化,依然按照以往的計算方法,忘記了正確的換算原則,以至于繳納稅款方面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情況,稅收統籌者與經營者的基本理念無法達成一致。同時,企業在與消費者進行等值交換的過程中,不同貨物會存在不同的換算比例,但經營者顯然并未意識到這些問題,而是按照統一的價格進行收取,也并未按照地域對貨物進行比例劃分,這樣就會很容產生稅收差價,經營者不得不去彌補,以致產生了經濟虧損。3.稅收工作者對工作認識不全面。完善稅收的統籌規劃是我國稅收形式的重要表現手段,其中稅收的籌劃者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當很多稅收統籌工作人員物法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也做不到與時俱進,只是一味沉浸于陳舊的經濟體制之中。比如部分稅收統籌人員并未適當調整資源信息,營改增實行之后,應對光租與干租業務進行明確劃分,并依據不同的繳納比例進行計算,但是很多稅收的統籌工作人員都是按照自己的計算方法,也未向經營者提供明確信息。這就要求相關部門應嚴格要求稅收統籌人員,并加大培養力度。

        (三)營改增后的稅務籌劃的策略

        1.充分利用優惠政策。首先是利用優惠政策,營改增后,國家給予試點行業的營業稅優惠政策還可以進一步實行,只有徹底改革才可以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為此,試點單位應該認真研讀相關的營改增政策,并積極探討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以便利用其為稅收籌劃工作提供更多方法依據。其次是利用差額征稅政策,按照營業稅的相關規定,納稅人可以將全部取得的價款以及價外費用進行相應抵扣,差額納稅的政策可以增加抵扣金額,從而實現節稅的目的。為此企業應盡量向稅收優惠企業靠攏,并盡早納入差額征稅的具體范圍之內,以便充分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最后是利用免稅項目的籌劃政策,國家頒布的增值稅免稅通知中明確規定了企業的籌劃空間,企業可以將零稅率以及免稅政策應用至不同的行業及領域,并取得價格優勢,提高自身的市場占有率。除此之外,作為一般納稅人企業,還應對其客戶實行進項抵扣政策,以便大幅度的提升企業的運營與盈利能力。2.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一方面是增值稅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的籌劃,在營改增實行背景下,試點地區所涉及的企業都開始該繳納增值稅,且一般納稅人承擔銷項與進項之間的差值,而小規模納稅人則實行簡易征收的辦法,將征收率乘以銷售金額,即得增值額納稅。但有關規定也指出,試點納稅人也可以利用簡易的征收辦法,且銷售金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但卻不經常發生繳稅行為的企業不屬于一般納稅人的范疇。由此,根據上述的政策,納稅人可以根據由經營規模與經營類別兩方面來進行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增值稅納稅人與營業稅納稅人之間的籌劃,法律規定混合銷售行為只繳納一種稅,但不同的稅收負擔情況也各不相同,為此,混合銷售行為的劃分可以根據銷售無差別平衡點的增值率進行展開,當實際的增值率大于平衡點時,選擇營業稅可以到達節稅目的,反之則選擇增值稅可以達到節稅目的。為此企業一個正確分析當前的經濟運行狀況,并進一步擴大增值稅或者營業稅的比重,改變企業以往的經營模式,以徹底實現節稅的目的。3.選擇正確的供應商。供應鏈中會存在多個供應商,為此試點企業不應該只是考慮價格或者其可抵扣的項目,也不能盲目相信低價格的供應商。首先,對于小規模的納稅人而言,應該選擇簡易的征稅辦法,而對于進項稅額無法抵扣的情況,則還應選擇質量可靠且價格比較低廉的供應商。其次,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在質量與價格屬于同一水平的條件下,還應盡可能的向一般納稅人采購物資,但如果小規模納稅人也可以接受一定在折扣,則也可以向小規模納稅人采購。4.在銷售行為上進行稅務籌劃。首先是勞務外包行為,試點地區應該充分利用稅收政策的優勢,并將勞務業務分包至相關的地域同行,并從中享受一定的進項稅額抵扣,實現稅收的合理化,以便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利益。對于采購試點為一般納稅人的機構,應該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標明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而對于采購試點為小規模納稅人的機構,還應在可抵扣的數額上乘以7%的征收率。其次是結算方式,試點企業可以通過延遲稅款的方式實現節稅,并在結算方法選擇的過程中獲利。稅收中對增值稅納稅人的發生時間有如下規定,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時,無論貨物是否發出,都應該在銷售款取得的當天確認稅金;而利用托收承付等方式銷售時,在發出貨物且辦好手續的當天確認稅金;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則在貨物發出的當天,及收到預收款或合同約定期限當天確認稅金等。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可以利用多種收款方式來分攤、推遲當前的稅收負擔,以便進一步優化資金格局,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最后是經營模式方案,相關法律文件明確規定,提供有形動產服務企業的稅率為17%,此時的有形動產服務則主要指的是在合同期限內將物品、設備等轉讓給他人使用,但此項物品的所有權不會發生變更。為此企業可以改變經營模式,可以將有形動產的經營租賃轉變為交通運輸行業,并將稅率由原來的17%降至11%,為企業減輕了大量的稅收負擔。除此之外,不同經營模式也會使用不同稅率,企業可以適當調整經營模式,以合理規避稅收壓力。

        三、結束語

        新的社會形勢下,營改增稅制的實行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收益,但也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稅務風險。實際運營過程中,企業只有積極應對稅務風險,并明確營改增的基本政策內容,稅務籌劃才可以得以順利實行。除此之外,隨著營改增的實行,企業的發展經營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各個企業只有不斷開源節流,并進一步規范自身的納稅行為,才可以真正做到節省企業成本,規避納稅風險問題,企業才可以真正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玲麗,李婷,范彩,王利浩.營改增后的稅務風險與稅務籌劃問題分析[J].商業故事,2015(10).

        [2]劉璽.建筑企業“營改增”之后稅務籌劃及風險應對措施探討[J].財會學習,2016(03).

        [3]姜潔,.勘察設計行業“營改增”后稅務籌劃方案研究(優先出版)[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3(12).

        [4]劉小龍.營改增后企業稅務籌劃管理的探索與建議———以上海地區營改增試點企業具體實施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04).

        [5]趙永安.建筑業“營改增”對企業稅務管理的影響與應對(優先出版)[J].財會學習,2016(06).

        [6]趙安.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和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D].山東財經大學,2014(05).

        作者:徐松 單位:川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日本v二区不卡中文字幕 | 亚洲Av一级特黄大片 | 午夜爽爽一区二区 | 夜夜爽太视频精品 |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