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稅務風險內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稅法遵從度低,缺乏稅務風險意識
稅務風險意識是企業管理者及每一位員工所必備的要素,其中企業管理者應該做好帶頭作用,依法納稅、誠信納稅,遵守各項稅法制度。但在實際情況上,部分企業管理者缺乏納稅意識以及遵從意識,不按照相關的稅收政策來依法納稅,完成一位納稅人應有的義務。管理者的意識缺乏可能進一步導致了稅務風險的加深,嚴重時還會影響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例如,管理者并沒有清晰認識到日常經營中所產生的經濟業務是否與納稅相關,納稅行為的判斷等,私自通過個人賬戶來收取款項,減少收入、費用成本等,從而達到偷逃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稅款的計算、繳納單憑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及業務流程,而忽視了企業重大經濟決策與稅務的關聯,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大。此外,有關納稅行為缺乏進一步的審核與核實,違法違紀的風險也在進一步加深。目前,大部分企業打著“合理避稅”的口號,以不交稅、少繳稅的心態來展開稅收籌劃工作,但實際上該行為是基于不合法的概念上完成的。“合理”的認定與界定存在著極大的主觀性,企業管理者通過所謂合理的行為來掩飾逃稅、漏稅等實際行為,都屬于不合法的行為。對此,企業治理層與管理層對于稅收政策、稅收籌劃等認識并不深入,納稅意識淡薄等,都是影響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的主要阻礙。
稅務內控制度不健全、缺乏專業管理人員
稅務內控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稅務風險的主要內容,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稅務部門設置、人員安排來建立健全相關內控管理制度。但在實際情況上,大部分企業未將稅務內控作為一項日常經營活動,部門設置及人員安排尚未有統一的籌劃與分配。同時,稅務風險防范工作展開需要一定的稅務專業人員,結合健全的稅務核算機制來有效完成相關稅務工作。部分企業目前缺乏專門的稅務人員,對于稅收政策的解讀與傳達并沒有完全體會與理解,導致無法很好的完成各項應稅行為的判斷與核算。例如,稅法制度中視同銷售行為是屬于應稅行為,應按相關的稅法標準來完成納稅,而逾期納稅或者是未繳都需要進一步補繳稅款、滯納金的加收,嚴重時還會面臨行政、刑事處罰等風險。對于稅收政策的誤解也是造成企業不必要的稅收負擔。
稅務風險管理信息溝通不暢
在稅務管理過程中,企業各部門各自為政,稅務信息的傳達存在不暢、交流阻礙等問題,進而影響到稅務管理的效率。在大部分企業的觀念認識當中,財務部門是兼任稅務管理工作,各項稅務管理的內容均由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但落實到企業的具體經營當中時,銷售業務部門則占據主導地位,財務部門對企業的重大經濟決策的參與程度不高,無法很好融入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當中,則稅收籌劃、稅務風險評估等工作開展無法很好貼合企業的日常經營。稅務風險可能源于財務部門的賬務問題,但并不代表所有風險問題可以歸結于財務部門。相反的是,企業的銷售部門所帶來的業務模式、銷售合同、廣告宣傳等內容均是加深稅務風險的主要因素。財務部門對于已發生的稅務風險,采取的措施普遍是事后補救方式,但基于主觀判斷能力的不足與稅收意識不高等原因,進而造成更大的稅務風險,最后財務部門演變為稅務風險的罪魁禍首。
稅收征管環境引起的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產物的發展帶動著稅收征管環境的變化,稅收政策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做出調整。稅務機關可以通過大數據、互聯網等網絡技術來更快、更便捷的獲取企業的納稅信息,數據更加容易收集與分析,從而更好的為后期的稅收管理做好鋪墊。稅務風險的積累與爆發均在企業的申報資料、外部信息等渠道可證明,企業的招聘信息、公司網站、政府公開信息等信息都可以作為證據來說明企業的稅務風險爆發的原因。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度對策
提高納稅意識及稅法遵從度
正確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是企業每一位員工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要求,同時稅務風險管理中“依法納稅”更是每一位公民所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必須依據稅法制度誠信納稅、依法納稅。企業管理層與治理層可以將“誠信納稅”這一觀念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促使每一位員工清晰、準確的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從自身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同時,“合理避稅”這一觀念應該及時得到糾正與調整,治理層與管理層應該樹立正確的稅收籌劃意識,明白何謂“合法”,正確解讀國家的稅收政策與制度,方可在此基礎上展開節稅籌劃,提高稅法的遵從度。
完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內控及人才體系建設
稅務風險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企業治理層與管理層應該從企業的戰略目標及內部風險控制管理要求出發,結合自身的經營特點與狀況,帶頭組織稅務風險管理小組監督與參與決策。一般情況下,稅務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以企業的生產經營為主線,分析稅務管理方式、流程等內容,貼合企業的日常經營。此外,企業治理層應該根據企業管理結構組成稅務管理部門及崗位,落實每一位稅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及相關職責,統籌負責企業的稅務風險識別、評估、監督等內容,及時發現企業潛伏的稅務風險并找出合適的應對措施。第一,隨時了解與掌握國家最新的稅收政策,整理與分析與企業密切相關的稅收政策,從而更好的、快速的落實到企業經營活動當中。第二,時刻更新與調整稅務管理流程。稅務風險管理部門應該積極參與到企業重大的經濟決策活動與業務活動當中,為不同業務部門提供有效、科學的稅務咨詢,使得業務部門與稅務部門的聯系更為融合與密切。同時,稅務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流程的調整進而更新自身的模式,更好的為業務部門服務。第三,人力資源與法務部門應加強離職人員的管理。面對核心員工的離職需求,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稅務風險的防范意識,降低因離職人員舉報涉及的稅務風險的概率。財稅制度的規范與完善。會計準則與稅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不同與差異,企業的財稅人員應該明確不同制度下的經營行為的納稅情況。對此,企業管理者應該結合自身企業的規模大小,準確解讀稅收政策,制定各項涉稅的會計事務的流程、財稅管理制度、涉稅規章制度等,從而更好的規范企業的涉稅業務與行為,如視同銷售、進項稅額轉出、發票的管理機制、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的支出的規定等,都需要財稅人員充分了解相關的稅收制度與會計準則的規定,方可準確處理每一涉稅行為。此外,稅務核算體系中還包括認真申報納稅申報表,如編制、復核、審批等程序,確保整個納稅申報過程中符合稅收制度。最后,各項納稅申報的資料,應該按照財稅制度所規定的年限保存憑證、帳薄等資料,降低因稅務風險和經營風險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加強稅務管理專業團隊建設。專業的稅務管理團隊可以讓企業減少日常的經營成本,促進企業可持續的發展。對此,企業應該招聘高素質、專業能力強的稅務人員,從而組成一支具有高水平、高標準的稅務管理團隊,提升企業整個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一般來說,最佳的方式是企業設置獨立的稅務部門及相應的崗位,落實稅務部門每一位員工的工作內容與職責,通過合理的獎懲機制、考核制度來規范稅務部門的員工行為,從而更好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此外,稅務部門的管理人員應該保持學習,隨時掌握最新的稅收政策與制度,不斷在學習中提升自身的稅務水平,全面提升自我的專業素質。
建立稅務風險管理的信息與溝通機制
上文提及到,稅務風險的產生不僅與財務部門、稅務部門有著聯系,更是離不開企業日常經營的銷售部門、業務部門等,是與企業每一生產環境緊緊相扣。對此,信息傳達與共享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不僅能加強各部門的業務聯系,方便稅務信息更好下達每一部門中,管理層能與各部門做好相關的信息溝通與反饋,從而更好做出經濟決策。此外,在信息傳達與溝通過程中,若出現稅務風險問題,稅務部門及財務部門可以及時聯系相關的業務部門,根據報告的內容做出成因分析,并提出合適的解決措施。稅務部門還可以在日常經營中做好風險識別、評估、監督等工作,最大化的降低稅務風險在企業發生的可能性,并向企業的其他部門提供有效的稅務咨詢服務。
結束語
稅務風險防范已經成為企業日常經營的重要內容,其中稅務風險防范主要從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出發,從根本上提升企業每一位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正確解讀稅收政策,在“合法”的基礎上節稅籌劃,誠信納稅,從而提升稅法的遵從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稅務風險管理的信息溝通機制,確保稅務信息暢通的傳達與反饋,促進企業朝著一個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與進步。
作者:侯雯 單位:晉中學院財務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