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院校宿舍文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構建的現狀
民族院校目前宿舍文化的構建主要依托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開展,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學校團委、后勤產業集團每年都會舉辦宿舍文化節,各學院也有自己的宿舍文化節或文明宿舍評比。目前,全校的宿舍文化節已經形成很大規模,是我校學生活動中的精品活動。中央民族大學的宿舍文化節從2000年開始舉辦,今年已經是第14屆,從最開始單一的后勤產業集團主辦的文明宿舍評比,發展到今天由校團委、校學生處、后勤產業集團以及各院系共同舉辦的宿舍文化節,除了保留傳統的宿舍環境衛生、安全檢查之外,還以宿舍為單位組織多種活動,例如2001年的宿舍文化報評比、2004年的“宿舍聯誼活動”、“宿舍風情表演大賽”、2005年的“我型我show———宿舍大比拼”、2014年的“緣系寢室,幸福瞬間”主題攝影比賽、“家鄉情、宿舍情、民族情”主題征文比賽。這些活動從各個方面彰顯了宿舍個性文化,展示了文明宿舍風采,使同學們在展示、表演中,感受濃郁的宿舍文化。為了凸顯民族院校的民族性,2007年文明宿舍的評比中還加入了“民族團結”宿舍的評比,通過評比活動,樹立同學們正確的民族觀、價值觀。
1.2新時期下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構建模式的思考
通過對民族院校宿舍文化現狀的分析,目前宿舍文化構建的形式比較單一,沒有充分發揮宿舍的主體性,彰顯宿舍文化的途徑也主要通過各種照片的展示,很多“新媒體”形式也沒有充分利用。結合民族院校自身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本文對新時期下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構建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1)充分發揮學院、班級在宿舍文化構建中的關鍵作用。目前宿舍文化構建的載體———宿舍文化節主要由學校進行統籌組織,學院、班級往往只是被動參與,但宿舍大多由同學院同班級的成員構成,若能主動發揮學院、班級在宿舍文化構建中的作用,通過在全學院或全班樹立文明宿舍的典范,可以給學院、班級的其他宿舍帶來更好的引導作用。
(2)豐富宿舍文化表現的形式,充分尊重宿舍的主體地位。先有的宿舍文化的表現大多通過圖片、表演等形式展現,沖擊力、影響力不夠,沒有體現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
(3)利用民族院校民族性的特點,通過宿舍聯誼等方式融入民族觀教育的內容。民族院校最大的優勢就是校園文化包括宿舍文化的民族性,每個少數民族學生都是最好的民族觀教材,他們能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民族元素帶入宿舍文化,通過各民族宿舍之間的聯誼,讓民族與民族之間,不同區域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融合。
(4)利用“新媒體”手段,讓宿舍文化更具有廣泛性和時代性。在新形勢下,“新媒體”是學生普遍使用并樂于接受的傳播手段,在宿舍文化的宣傳、評選方面都可以借助QQ、微信、微博等平臺,擴大宿舍文化的影響力。綜上所述,民族院校的宿舍文化有其自身的特點,同時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門,目前民族院校已充分認識到宿舍文化的重要性,通過宿舍文化節的載體展現宿舍文化,但應該在構建宿舍文化的同時,注重手段、方式以及與價值觀教育的整合。
2民族院校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現狀
研究價值觀是人們關于什么是價值、怎樣評判價值、如何創造價值等問題的根本觀點。一般說來,價值觀主要包括人生價值觀、政治價值觀、婚戀價值觀、擇業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等,本部分內容即是以民族院校為研究對象,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特點、手段、內容等進行綜合探討。
2.1民族院校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特點
民族院校是多民族學生共同生活和學習的場所,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社會特征,基于此,民族院校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上有其自身的特點。
(1)政府和學校在價值觀教育中始終起著主導作用。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是影響中華民族的民族氣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黨和政府領導以及各高校負責人越來越認識到價值觀教育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強調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近期(2014年7月28日)由、教育部和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校訓精神研討會正說明了黨和政府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視。會議指出要把弘揚校訓精神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使校訓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精神、價值理念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作為民族院校,其校訓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高校的價值觀念。正如中央民族大學的校訓“美美與共、知行合一”,即體現了其在多民族文化并存基礎上的價值觀念,旨在強調在欣賞本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要欣賞、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相應的,在價值觀教育上就要求大學生們要本著平等互助、共同發展的精神做到兼容并蓄、交叉融合和揚長避短。
(2)學校出臺的方針政策促進價值觀教育。同樣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學校推出少數民族和漢族團結共建的“五院共建”政策,如信息工程學院和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藏學院、音樂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進行結對共建;教育學院和哈薩克語言文學系、法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院、體育學院結對共建;歷史文化學院和理學院、文傳學院、蒙古語言文學系、預科教育學院結對共建。結對院系本著“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原則進行了一系列活動,如宿舍文化節、志愿活動、主題團日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各學院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聯系,對不同院系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民族大學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價值觀教育突出以人為本。價值觀教育要突出以人為本似乎并不是創新性的提法,但是要真正實現并踐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教育方式仍需我們大力推進。我國的價值觀教育往往通過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進行,在這一過程中強調的往往是社會需要和工具價值,側重于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但這也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者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同樣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作為多民族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民族院校,中央民族大學在價值觀教育方面除卻傳統的課堂教育更注重從提升學生素質和能力以及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出發進行課程設計,通過校風、學校政策、典型民族節日和民族活動等方式進行價值觀教育,使同學們隨時隨地都在無形中接受教育,這種方式也更易為學生所接受。
(4)價值觀教育方式多樣化。正如上文所提及,民族院校由于自身特殊的校情,其進行價值觀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樣化的。除卻如同一般高校開設的“兩課”(即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外,民族院校還結合自身學校特色,開設《中國民族理論》課、根據不同民族特點舉辦民族節日、邀請專家講座、組織課外參觀訪問以及社會實踐等方式對同學們進行潛移默化的價值觀教育。
2.2民族院校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手段
我國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是黨和政府歷來重視的問題,2004年中央曾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文件強調,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這是進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動力和標準。加強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首先要將其擺在重要的位置,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下文將以民族院校的代表中央民族大學為例,探討民族院校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方面所采取的手段。
(1)開設“兩課”和民族理論課。“兩課”能夠引導和幫助當代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廣大學生形成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以及符合時代需要的社會觀念、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雖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兩課”是全面系統地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陣地,其作用不可忽視。中國民族理論課是民族大學在價值觀教育中所特有的課程,它是在民族研究學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門學科,學習民族理論課,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的民族問題,指導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的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對于指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價值觀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結合學校特色,舉辦多彩民族節日等校園文化活動。民族大學是多民族學子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多姿多彩的各民族節日也是其最大特色之一。如古爾邦節,它是穆斯林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在伊斯蘭歷每年十二月十日舉行,以舉行會禮(穆斯林們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場所舉行盛大的儀式和慶祝活動)、宰殺牛羊、聚餐為主要內容。藏歷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傳統節日,寺僧和俗人一樣也歡慶新春佳節,較為重要的習俗為“古圖”習俗和驅逐惡魔的習俗。再如三月三,是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除漢族外,壯族、侗族、瑤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也會在三月三當天根據各民族的風俗舉行多彩的慶祝活動。各民族節日在民族院校是一大盛宴,同學們通過親身參加這些特色活動,必然會增進其對少數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了解,促進他們與少數民族同學和諧相處,這在無形之中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3)注重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滲透作用。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財富,是使教育轉化為大學生內在價值觀的基礎,是檢驗自身價值正確與否的試金石,因此,社會實踐也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中你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民族院校的社會實踐更加注重對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歷史的社會調查,讓很多民族地區的學生對于本民族、本地區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別的民族對于其他少數民族有更直觀的認識,在實踐活動當中,自然融入了民族團結、民族融合的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價值觀。
2.3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的特點和局限
2.3.1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的特點民族院校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民族構成復雜,據國家民委統計,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比例占學生總數的65%,且大多來自偏遠民族地區,價值觀教育面對群體的特殊性,使得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有以下特點:
(1)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民族地域特點產生各少數民族學生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民族院校的學生來自全國不同的民族區域,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之間、少數民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之間,存在各種不同的風俗習慣、文化背景、心理特征,造成民族院校的學生之間在心理、行為表現、生活習慣上的巨大差異,成為價值觀教育必須考慮的內容之一。
(2)民族宗教信仰對少數民族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影響。我國少數民族大多都有民族宗教信仰,一些宗教信仰對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和行為規范都有較大的影響,并滲透到他們的行為和意識中。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民族宗教信仰的沖擊,這種沖擊是一把雙刃劍,會產生積極影響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3)民族觀教育是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民族院校有著多元民族文化的背后,民族的群體事件是最大問題之一,因此民族觀教育是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只有了解才能理解。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民族理論課是學校一直堅持的思想政治課之一,讓各民族的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了解國家的民族政策,從而更好的樹立正確的民族觀。
2.3.2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的現狀縱觀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的現狀和手段,在探索價值觀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民族院校結合自身特點,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以下一些局限性:
(1)價值觀教育方式方法單一。當前大多數高校存在價值觀教育方式單一化的問題,很多高校“兩課”就是形式課,采取大課堂的授課方式,通過教師、教材以知識傳授和考試的形式進行自上而下的知識灌輸,毫無創新性,多年來幾乎千篇一律,這種授課方式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基本沒有互動,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在作為價值觀教育主要方式的德育課上,仍然是教師“我說你聽,照本宣科”,學生“置若罔聞,我行我素”。因此這一方式收效甚微。根據我們所做的調查問卷數據分析也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于大學期間開設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課程不是很滿意,普遍認為形式較為單一、效果不大且課時太多、耗時長。
(2)價值觀教育的內容不夠完善。其一,價值觀教育的理念轉變滯后于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念的轉變,一直以來,價值觀的話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價值觀的教育也相對比較保守,因而價值觀教育的理念也就相對落后于教育界的改個實踐,缺少大膽探索和創新的勇氣。“甚至有一種矛盾心態,一方面對主流話語應該隨著社會變革而改變表示贊同與肯定,希望有更積極的觀念與意識;另一方面又對價值觀教育的改革表示懷疑與否定。”而新時代的大學生,特別是90后的大學生,他們思想開放,思維敏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這就使得價值觀教育理念與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相距愈來愈遠。其二,價值觀教育內容缺乏貼近現實的特征。當前價值觀教育旨在樹立崇高的價值理想,然而價值觀教育的基礎在于符合人的本性,滿足個人的需要和利益。在我國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中對人性的基本估計過高,對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好公民還是道德圣人選擇不當,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往往存在過分強調個人義務而忽視個人權利的問題,因此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脫離了社會現實和高校學生的實際。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個永恒課題,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把他們培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生力軍是高校教育者的目標。雖然當前的價值觀教育仍然存在諸多待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有很多,從對價值觀教育地位的認識到價值觀教育的內容、途徑、方式方法等,其中既有主觀認識對策也有時間對策,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將這些策略運用到實踐中去,如何在現有對策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這仍是教育者們應該深切思考和研究的課題。根據我們在中央民族大學各院系做的調查問卷來看,認為價值觀教育的手段單一,缺乏活力,是同學們的普遍共識,尤其是現在的大學生已經為90后,對于價值觀和價值觀教育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以思想政治教育課形式的價值觀顯形教育手段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對價值觀教育的要求,反而通過多手段、多渠道把價值觀教育融入到日常的隱形教育當中,可能會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3宿舍文化建構對民族院校大學生價值觀塑造的作用
在民族院校中,價值觀教育十分重要,但教育方式有自身的局限性,而宿舍文化又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兩者恰好相互補充,發揮宿舍文化建構在民族院校大學生價值觀塑造中的作用。
3.1宿舍文化建構是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的前沿陣地
每個大學生首先熟悉的環境就是宿舍,大學生活中活動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宿舍。充分利用宿舍作為大學生正確價值觀樹立的教育基地,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3.2宿舍文化建構是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隱形手段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是培養學生價值觀的主要顯性教育手段,但存在形式單一,內容刻板的缺點,難以引起90后大學生的共鳴。如果把價值觀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到大學生宿舍的日常生活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宿舍文化活動,或以價值觀教育為主體開展宿舍文化節活動,更能在無形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3宿舍文化建構能夠豐富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和模式
宿舍文化本身具有時代性、超前性、多樣性等特點,能夠依托宿舍為單位,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發揮宿舍每個成員的個性,同時又團結宿舍每一位成員的共性。而宿舍文化又具有教育導向、規范約束等功能,在宿舍內部開展價值觀教育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宿舍文化的優點,豐富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和模式。
3.4宿舍文化建構能使民族院校價值觀教育更具有廣泛性
宿舍是校園中學生停留時間最多、最長的場所,他們在這里學習、生活、娛樂,宿舍文化能夠激發宿舍每個個體成員對宿舍群體組織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宿舍一員的使命感、自豪感、歸屬感,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內聚力和群體意識,從而是個體的整體目標合成為宿舍的整體目標。以宿舍為單位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便可把宿舍成員全部吸引進來,使他們在結伴、交往和協作中凝聚成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整體,從而達到對整個宿舍成員價值觀的塑造。由此可見,宿舍文化在大學生價值觀塑造中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學校或各院系、各班級的有效組織,發揮宿舍作為學校最基礎單位的作用,重視宿舍文化的構建,從新生入學開始營造積極、和諧的宿舍關系,對維護民族院校的校園穩定、民族和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趙逸妍 單位: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