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生態學下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現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師來說,未來的專業發展是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在教育生態學視角之下,大學英語教師也是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自身的專業化發展決定著未來的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方向,是體現教學水準的重要標準。因此,本文將從教育生態學的視角來展開,探尋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為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一些有效的發展方向與發展途徑。
關鍵詞:教育生態學;大學教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方向與途徑
引言
作為大學的英語教師來說,時刻保持高度的專業性是確保教學質量、培養自身能力的有力保障。在生態學視角之下,它為大學英語教師提供了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實現了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什么是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最早是在1976年由勞倫斯•克雷明提出的。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的話,教育生態學就是教育學與生態學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產物,將教育學融入到自然、社會、規律環境之中,在此基礎上研究生態環境與人類生理和心理上的相互聯系與變化。作為大學英語教師來說,要實現教學生態環境、教師地位等社會因素、教學技術及教學理論等多方面生態因子的平衡發展,時刻關注教師在生理、心理、社會環境、教學環境方面的需求。所以說,只有促成了各個生態因子的不斷融合與交互,才能不斷地發揮自身所具備的潛力,繼而實現大學英語教師在教育生態學環境中專業性的可持續發展[1]。
二、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遇到的問題
1.教育生態環境不平衡
對于我國現階段的一些高校來說,有很多學校都是由以往的高等專科學校演變發展而來的,在此期間的英語教師數量是極其有限的,甚至有很多教師一邊教授英語專業課程,另一邊還在講授其他公共英語課程,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不說,英語教師的專業性也有待進一步考量。再加之一部分年輕教師雖然掌握了更為豐富的教學方式,教學環境也較為輕松,但社會閱歷少,教學經驗不足;而原有教師雖然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缺少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質量不高,使得學校面臨著嚴重的教育生態環境失衡問題。
2.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在大學英語專業目錄中,會出現許多與英語相關的專業,比如商務英語、翻譯英語、旅游英語、英語等等,看起來都是英語,但實際不然。對于不同類的英語專業來說,并沒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劃分,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明確專業的教學目標,英語教學沒有針對性,所培養出的高級人才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得不到重視,與社會所需的人才培養要求不相符合。
3.知識體系不夠完善
我國現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師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本國的培養之下完成的學習,對英語的認知與理解全部都來自于書本教材,并沒有真正融入到西方環境中體會國外的文化與歷史,對于英語專業而言也僅僅止步在國內的學習和培養之中,再加之許多的非師范學校畢業的英語教師對于心理學和教育學沒有深入的研究,使得知識體系不夠健全,欠缺課程教學的專業性。
4.學習水平停滯不前
對于大學的英語教師來說,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決不能還停留在學校所學,要在不斷的教學工作中擴充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國外訪問游學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水準的專業性。但現如今的大學英語教師由于受到多方面的社會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自己的學習效率很難得到有效的保障,更不要說外出游學增長自己的見識,英語專業性發展受到了限制[2]。
三、教育生態學視野之下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途徑
1.健全與完善大學英語教師知識構成
對于高校來說,要在教育生態學環境之下為英語教師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專業培養目標,優化英語課程安排,在學校之中樹立起“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為教師們創造出一個優越的英語教學環境。首先,要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性為主要目標,強化英語教師在聽、說、讀、寫多方面的專業能力,多組織教師去國外進行進修與學習,使英語教師進一步了解西方的文化與歷史,深處英語環境之中,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其次,要不定期的舉行各大高校英語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以教學比賽或者課程研討的方式,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相互汲取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以此來豐富英語教師的知識體系,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與專業性,方便教師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中將培養學生的實際英語應用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3]。所以說,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構成也要提高與社會和學校的協調性,處理好在外部環境之中的發展,協調整體與局部的利益獲得,在教育生態學之中完成可持續發展。
2.提升教師的主體地位
在教育生態學視角之下,大學英語教師是整個生態環境中的主體,要想保持整個教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發展,就必須要充分的發揮大學英語教師的個人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師對于物質上的需要。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都要不斷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主體地位。作為國家來說,要盡最大的可能滿足教師合理的物質需求。雖然我國現階段對于大學英語教師的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與其他的科學研究單位或者其他專業待遇來講,收入還不能滿足所需要的物質要求,使得教師從心理上就產生了很大的落差,致使很多的英語專業教學人才不愿意融入到大學之中,出現了教師匱乏的現象。所以說,國家相關的教育部門就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滿足工作和生活中的物質需求,不斷的吸引優秀的英語專業教學人才到大學之中進行教學,促使教師們在工作中增加額外學習的時間,提升自己的英語專業綜合素養,激發教學工作的積極性[4]。作為高校來說,要豐富教師們的文化教學活動,提高其主體地位,使得大學英語教師從學校和社會之中獲得一種幸福感與歸屬感。除此之外,還要給大學英語教師提供職位晉升的機會,加大對教學研究的投入,不斷的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使老師獲得成就感,為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3.建立多維的教師評價體系
在教育生態學視角之下,實現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可持續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可持續的發展前提是建立在多維的評價體系之上的。除了以往較為傳統的教師評價之外,還要將教師的自我評價、教師之間的相互評價、學院的評價等全部融入到整個評價體系之中,體現教師評價的多維性,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時刻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懲罰的力度要適當,否則會給教師造成很大的壓力,反而會起到負面作用,阻礙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性發展。學校在進行教師的職稱評定時,也要根據平時多方面的評價體系來進行,秉承著對每一個教師負責的態度,公平公正、客觀的進行職稱的評選[5]。
4.實現教師“教學研”一體化發展
“教、學、研”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存在。在教育生態學環境之下,大學英語教師要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的完善現有的知識結構,掌握最現代化教育方式,轉變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決定了整個教育科研的方向,而教育科研有進一步決定了教師學習的內容,所以說,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向學生輸出自己的畢生所學,還要利用額外的工作時間學習不同的相關知識,擴充自己專業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將自己所學轉化為不同的科研成果,在教育生態學之下完成多方面的專業性發展。
四、結語
英語教學是學生階段不可忽視的一門課程,除了關注英語本身,還要將關注視線轉向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在教育生態學視角之下,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更是要引起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面對著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就要通過健全教師的英語專業知識結構、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不斷提高主體地位、健全多維的評價體系等方式來改變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在教育生態學之下實現更好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芳.教育生態學視角下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環境因子實證研究[J].海外英語,2017(16):48-49+68.
[2]任智巍.教育生態學視閾下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方向之分析[J].職業技術,2016,15(4):9-12.
[3]于佳穎,曲曉慧.教育生態學視域下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論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5(11):67-69.
[4]曲曉慧.教育生態學視閾下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4(24):142-143.
[5]劉吉俊.教育生態學視域下地方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調查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7):6-8.
作者:王凱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