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風景園林設計生態學理念應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城市的崛起,鋼筋混凝土不斷涌入自然,人們對自然的訴求越來越多,生態環境與能源問題已經引起足夠重視。風景園林作為拯救城市綠化的重要措施,在為人們帶來短暫享受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守護城市環境。從3個角度論述風景園林與生態學理念的關系,并分析生態學理念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現代風景園林的設計理念隨著社會的發展,演化出多種形式。在風景園林設計不斷向現代先進科技靠攏的同時,也融合了生態學的理念。園林設計本就是為了觀賞,園林的價值體現在其所創造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生態學理念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為園林提供了生態平衡的重要體系,對園林效益有著巨大貢獻。加強生態學理念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隨著國家戰略的全面普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早已深入人心,園林設計不僅關注其帶來的藝術效果,更重視功能需求。
1風景園林設計需要融入生態學理念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休閑娛樂方式也更追求品質,風景園林作為服務觀賞性質的場地,自然也需要迎合大眾的口味和追求,注重園林設計,提高園林的品質。早在1969年就有著名科學家提出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融入生態學理念,進一步加強風景園林設計中的生態學應用。我國古代尚未形成生態學理念,但蘇州園林中,體現了古人的智慧與技藝水平,古代園林藝術十分注重還原自然場景,讓每一個走進蘇州園林的游客都有一種返璞歸真的體驗。風景園林是集規劃、設計和保護為一體的保護自然的措施,也是城市綠化的重要建筑,生態學理念的引入為環境保護留有一席之地,讓風景園林不再為了建造而建造,而是為了保護而設計,同時也賦予了風景園林更多的內涵,風景園林設計也承擔著協調人與自然的責任。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需要生態學理念,風景園林的本質就是還原自然。作為自然界中重要的三大體系之一,生態平衡體系是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最不能遺漏的部分。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生態學理念的加入已經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我國的現代風景園林設計與生態學理念的融合還有待完善,在設計過程中仍然有這許多問題,生態學理念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仍需要進一步探索。
2風景園林設計需要考慮到的生態學理論
2.1可持續發展觀理論
最早的可持續發展觀并不是專門用來解決生態問題,但在我國古代針對生態問題的可持續發展概念卻不少,如孟子提到的“涸澤而漁”以及漁民們世代相傳的大網口捕魚技巧,都提出了對生態可持續的擔憂。自然生態擁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動植物的殘骸滋養著土壤、水源,同時土壤水源又反哺動植物的生存。風景園林又可以分為純人工園林和半人工園林,在這2種園林設計中,都需要考慮到園林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否則風景園林建筑只能是曇花一現。
2.2生物多樣性理論
在自然界中,生物多樣性理論講述的是一定地區在一定時間的所有生物種類,在這種情況下,生物種類越多,生態環境就越穩定,越不易被破壞,生物多樣性的理論能夠有效提高風景園林的保存時間,實現風景園林的生態平衡,所以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要重視風景園林生態建設問題。
2.3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由于各地區的文化風俗以及地理環境的差異,對風景園林設計有諸多限制。風景園林設計,充分尊重當地環境的變化規律,順勢而為。只有這樣風景園林才能有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發展。
2.4互惠共生理論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互相競爭的2種生物間也可能包含著互相依存的關系,因此,互惠共生是生態系統中經常見到的一種良性生存關系,不同的物種都可以依靠另一方獲得生存利益,從而有效推動利益雙方的共同發展,這就是所謂的互惠共生關系。如將茶梅、山茶花和山蒼子放在一起能夠有效遏制霉污病。同一個園林系統中,讓各種生物之間建立互惠共生的關系,才能夠實現園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充分考慮互惠共生理念,合理應用植物間的相互關系,推動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3生態學理念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3.1保護自然的生態系統
現代風景園林承載著協調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因此,風景園林往往處在鬧市區,人流量大。在風景園林的設計過程中,基于保護生態系統的理念,仔細考察當地的原生生態系統,充分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設計出與當地原生生態系統相結合的園林藝術。既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又在原生生態系統上添加了生態鏈,使當地的生態網更加復雜,生態結構更穩定。
3.2實現園林資源的重復利用,避免浪費
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往往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設計概念,注重風景園林的植物種植層次、動植物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園林設計,具體表現在風景園林對資源的利用與處理上。如日本十勝川千禧森林園,該園林在設計之初便將低碳原則放在首位,大量采用可再生材料建設園林,減少園林的碳排放量,森林園內綠樹成蔭、尊重與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園林內的山水布局順應自然,實現了自然生態的系統循環。
3.3設計與選擇材料
3.3.1植被的選擇。風景園林之所以稱之為“風景”,是因為園林里隨處可見的都是花草樹木,仿佛走進自然中,也因此,風景園林建設中十分注重園林植被的選擇。現代風景園林中選擇植被,首先,為了突出風景園林的生態理念服務,其次,風景園林的植被覆蓋率普遍都很高,對促進園林內的植物生態有著很大的影響。基于這些原理,風景在選擇植物材料時,一般都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進行挑選,同時還要注意其他一些因素對植被材料的特殊要求,如空氣污染程度較高的地區,應選擇栽種對污染氣體有抗性的植被,干旱地區要選擇抗旱的植物材料。
3.3.2土壤設計。風景園林中植物材料的選擇決定了風景園林的生態作用,而風景園林的土壤設計決定了園林內植物的生存,環環相扣。在現代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對土壤的設計也十分常見且重要。考慮到生態學理念,風景園林對土壤的要求主要包括2個方面: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在風景園林的設計初期,分析選址地的土壤,并結合園林植被對土壤的要求人工改變土壤成分。如受工業污染嚴重的地區,給予一些適當的化學成分中和土壤,或針對土壤污染物,選擇種植可以降解土壤污染物的植物材料。蚯蚓和微生物是增加土壤松軟程度和肥力的重要力量,通過這種方式改變土壤的成分,實質上是利用了生物多樣性的原理,同時也驗證了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3.4還原自然的植物群落
現代風景園林在設計過程中,還會考慮植物相克的問題。所以,在現代園林的設計中往往會有一個模擬環節,通過模擬設計植被的栽種情況,分析植被群落,調整風景園林。如一些當地的本土植物成活率高于引入的植物材料,可以加強風景園林的生態修復能力,或者常綠樹種與常落葉植物材料不怕病蟲害的侵襲,可以增加園林的生態穩定性,樹下種草能夠充分利用光能,提高風景園林的植被覆蓋率。在風景園林的設計過程中,在生態問題角度上思考這些問題,有利于提高園林設計的品質。
3.5風景園林的空間營造
風景園林在空間的設計上,也遵循自然特點,具體表現在風景園林中的四季變化中。
4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生態學應用的原則
生態學重視的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利用生態學設計現代風景園林時,也應遵循一定的原則,注意生態形式的合理性,讓人與自然可以真正地適應。另外,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應首先遵循鄉土性的原則,在設計時,注意保護地方性物種,不僅可以有效實現現代風景園林生態化設計的目標,同時也可以真正地凸顯地方特色,有效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除此之外,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不可忽視高效性原則,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園林建設過程中的人力、物力損耗,本著高效性的原則,全面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從而更好地呈現風景園林的設計效果,充分地體現舒適性和健康性,給現代人提供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
5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風景園林作為城市綠化的使者,對城市的水土保養、生態的協調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逐漸生態化已是大勢所趨。目前我國園林建設在生態上的建設效果喜人,未來需要不驕不躁,繼續潛心研究生態理念與園林建設的實際應用,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園林在生態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銀慧.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生態學理念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9(12):51-52.
[2]陳連波,張國軍.淺談生態位理論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J].山東林業科技,2018(02):25-26.
[3]彭松.生態學視野下的風景園林設計[J].中外企業家,2017(03):11-12.
作者:任曉慧 單位:浙江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