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監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氣環境和水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目前,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制約我國社會的發展。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人們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來治理環境污染,而環境監測作為環境治理的靶向環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環境監測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以更好地開展環境監測,保護生態環境。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治理;監測方法
1環境監測和監測方法
環境監測是指監測部門利用監測技術設備,依照規定程序和相關法律法規來對環境質量或環境發展趨勢進行各個關鍵項的監測,并且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做出合理的分析,以全面有效地控制環境污染[1-3]。首先對現場環境進行分析并取樣調查,取樣監測水源、土壤以及大氣中的粉塵顆粒含量;然后,在一定區域內實施監控布點,監控布點必須均勻,有代表性;之后,采集各階段污染物種類、污染物含量的數據;最后,將監測采集到的數據與以往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得出當地環境污染狀況和發展形勢,為環境治理提供數據支撐。環境監測一般采用間斷性或不間斷的監測方式,測定環境中污染物的數量或濃度,分析污染物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按照監測原理,環境監測主要有三種方法,即化學法、物理法和生物法[4-6]。物理法、化學法可以直接測定污染物,環境監測更加有效,而生物法則根據某些敏感性生物反應來判定環境中污染物的種類,雖然比較直觀,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從操作形式來看,環境監測方法又分為四種。一是常規監測,又稱簡易法,主要有檢氣管法、比色分析法以及專業環境檢測器監測法。二是連續自動監測,采用一整套完善的連續監測系統對環境進行監測,該方法常用在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監測中。三是遙感監測,常常利用不同色譜相位和紅外線探測,利用氣相色譜有效分析苯、二甲苯、多環芳烴、酚類、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等有機污染物。四是生物監測法,利用生物個體、種群或群落對環境變化的反應來監測環境污染,可以直接地反映環境問題,在大氣監測和水質監測中運用較多。其中,大氣監測是通過觀察大氣中某些植物的生理反應,測定植物體內的污染物含量,估測大氣污染狀況;水質監測則是根據水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來監測。環境監測是環境治理工作開展的基礎,為遏制污染源,控制污染物,降低污染物含量,制定環境標準和環境預測預警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根據[7-8]。
2環境監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
2.1有助于確定環境治理的方向和目標
環境治理不是空喊口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生態環境部門、環境保護團體和大眾共同努力的結果。治理前,人們必須明確環境治理方向,因為盲目治理只會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環境監測不僅為環境治理提供強有力的依據,也大大降低治理難度,讓治理工作者明確要治理什么,從哪方面治理,最終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環境探測器作為環境工作的先驅設備,它可以有效地反饋污染物的源頭、污染物的組分和含量,反映污染區域的環境污染程度,以便生態環境部門有效應對。我國環境治理主要包括大氣、土壤、水三大板塊,通過監測分析,生態環境部門便可制定治理策略、環保規劃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環境監測可以為環境治理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以明確治理方向。例如,監測數據表明,顆粒物是霧霾形成的主要因素,生態環境部門要遏制顆粒物的來源,控制顆粒物的排放量,還人們碧水藍天。
2.2促進環境治理有條不紊地開展
每個城市具有各自的發展特色,有的城市以重工業為主,有的城市以旅游業為主,有的城市以輕工業為主,造成不同地區的環境污染程度、環境污染因素各不相同。所以,環境治理不能以偏概全,人們要針對不同地區環境污染情況,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環境治理不單單要明確治理方向,還要有條不紊地實施。環境監測就是對環境的“體檢”,人們通過“體檢”可以發現環境問題,將污染問題依主次、類型和特點進行分類,實現有序治理,重點清理危害大的污染物,集中處理危害較弱的污染物,以改善環境治理方法,提高環境治理效率。因此,人們要立足于環境監測,分析污染物的類型、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理方案,有序開展環境治理工作[9-11]。
2.3提高環境治理的實效性
當前,我國環境問題整體比較嚴重,環境治理缺乏系統性。在實際的治理工作中,往往是發現一項問題,開展一項治理工作,對于尚未造成嚴重影響的污染問題重視程度不夠。這樣會增加環境治理的重復性,治理效率大大降低,最終收效甚微。環境監測可以及時將污染問題反饋給生態環境部門,后者可以根據污染特點,快速做出反應,將污染扼殺在萌芽狀態。環境監測不僅可以提高環境治理的實效性,也能提高環境治理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消耗。例如,有的農民環保意識薄弱,為了節省成本,直接焚燒秸稈,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每年生態環境部門都會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甚至安排人員輪流值班,但是效果很不理想,直接原因是人員有限、監測區域范圍大。各個區域可以配置連續自動監測裝置,實時監測秸稈焚燒,一旦發現監測數據波動,馬上出動人員制止秸稈焚燒行為,提高環境治理的實時性[12-14]。
2.4為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費征收提供可靠依據
城市經濟發展要依靠重工業、輕工業、餐飲業和旅游業等的支持。它們雖然可以促進城市發展,但是也會影響城市環境。因此,在治理環境時,每個城市要制定相應的環保標準和處罰制度。其間,環境監測可以為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費征收和處罰標準制定提供相應的數據依據。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相互制約的,只有環境保護好了,才能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了降低經濟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每個項目的實施建設都必須經過生態環境部門的嚴格評估,符合要求的才能得到審批。環境監測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可以高效地為生態環境部門提供環境影響評價要素,使環評工作有理有據地進行。此外,排污費的征收標準不是隨意設置的,人們通過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種類進行合理劃分,按污染物級別征收相應費用,這些數據同樣需要通過環境監測來獲得。征收排污費可以提高企業對環境保護的認知,讓企業明白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其也可用于環境治理,改善環境。
2.5可以為公眾提供參與環境治理的平臺
環境治理不是一個部門的責任,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不能成為一句空話,需要落實到每個人的心里,需要每個人的積極參與,這樣才能真正治理環境。當前,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政府部門可以建立公眾號,適時環境監測數據,讓人們了解環境狀況和環境治理進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環境監測人員可以將每日的監測數據到公眾平臺,收集大眾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讓人們切身感受到身邊環境的變化,真正體會到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2.6可以提供破壞環境行為的量刑標準
環境的治理離不開法律與道德,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國對于破壞環境的行為絕不姑息,我國環境保護法律已將破壞環境的行為納入刑法范圍,而環境監測就為環境破壞行為判斷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以此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判決。盡管人們已經意識到環境治理迫在眉睫,但部分企業為了眼前利益,仍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使用落后設備,導致工業廢氣未經充分處理便直接排放,對空氣造成污染。一些制造行業排污設備本該每年一檢,但部分企業環保意識較差,直接忽略排污設備檢修,導致周邊土壤、水質受到污染。這都屬于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生態環境部門要運用環境監測設備測定污染物的濃度或含量,對涉污企業做出違法評定后進行相應處罰。環境監測可以監督和警示工業企業,使其增強環保意識,規范運營,重視環保設備檢修,防止發生環境污染。
3結論
環境監測是實施環境治理的有效手段,現階段,人們的環保意識明顯提高,已經意識到“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環境治理和保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環境監測作為環境治理的有力支撐,在整個環境保護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未來必須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機制,有效提升環境監測的準確性、實效性和完整性,加快環境治理進度,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
作者:沙繼文 宋鵬 單位:山東國正檢測認證有限公司 山東民通環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