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培育生態文化提升城市生態文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全面培育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認真總結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加快構建、培育新時期的生態文化,用生態文化的思想、知識、觀念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與消費觀念,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
關鍵詞:綠色消費;生態文化;生態文明
1.培育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觀念
綠色生產方式有三層含義:一是節約生產。是指在生產活動中注意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相互協調,緊緊抓住資源節約和能源節約兩大綱目,從生產設計、生產工藝等各個環節,追求節能、省料、減污的綜合效果,追求最小的物耗和能耗。二是循環生產。就是將“資源——產品——廢物——污染物”單向流動的傳統線性生產,轉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循環生產新模式。循環生產的基本原則是“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通過生產和生活中的各種廢棄物質經過再生資源環節而進入再生產,同時實現“投入最小化、廢物資源化、環境無害化”,用最小發展成本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是再生生產。再生生產不僅是將被消耗的資源經過再生技術處理,重新變成資源如再生金屬、再生能源、再生塑料、再生紙漿等,更重要的是在消耗資源的時候,始終考慮和保持著資源本身的再生能力。真正的綠色生產方式,應該是一種可以使資源再生的生產方式。尤其是土地、水利、森林、大氣等基礎資源,有了再生生產的理念,就能保持更加良性循環的生態。培育綠色消費觀念,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培育綠色生產方式更重要,也更難做到。全球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既有生產方面的原因,也有消費方面的原因。尤其是一次性消費的廣泛出現,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作為一個城市,工業制造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噪音污染,已經引起廣泛關注。但實際上,在制造業的背后,更為繁榮的是制造業所帶動的旅游業、餐飲業、娛樂業,這些生活行業所產生的污染還沒有被足夠認識。現在通行的看法是,生活消費產生的污染在許多方面大大超過工業生產所引起的污染。生活消費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也超過工業生產廢水中的排放量。所以,我們要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樹立綠色消費理念,變革傳統消費模式,構建生態消費模式。綠色消費觀念追求消費的“生態性”,即從消費品、原材料、生產工藝、生產過程到消費過程、消費結果,都不會對消費者及環境造成傷害和破壞。綠色消費觀念強調在滿足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自覺進行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需要的適度消費。所以,培育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觀念,不是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問題。在生產方式上,加快發展綠色產業,積極推進循環經濟,培育綠色生態環境,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節能、減排、降耗和保護環境的關系,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在生活方式上,培育綠色生活習慣,養成環保、誠信、互助、合作等健康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我們要培育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態消費觀念,必須樹立三大理念:一是建立新的生態循環系統,使生產和消費對生態無害化,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使自然資源能夠不斷循環利用。二是發現或創造新的大規模的生產性能源,形成清潔化的生產。三是探尋資源再生的方式,使有限的資源增量化。我們現在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上述三大理念,才能真正做到重新塑造生產和消費理念,促進生產和消費行為的根本轉變,把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為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建立終極支撐。
2.倡導生態倫理和生態行為
建設城市生態文明,必須樹立生態倫理,規范生態行為。生態倫理又稱環境倫理,是處理人、社會與自然環境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生態倫理將倫理權利的主體擴展到人類之外的生物種類、生態系統和整個自然,從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系評價自然環境的倫理權利與作用,超越人類利益來理解人類對自然的道德義務,以人類的整體和長遠利益為根本出發點,追尋人與自然在倫理上的正確相處,使人與自然由相互對立走向和諧統一。現代生態倫理的主要內容為:人本觀。把滿足人的基本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公民的環境權利,創造平等發展環境,讓人民群眾呼吸新鮮空氣、喝上放心水、吃上安全食品,生活幸福、身體健康;平等觀。在整個宇宙系統中,自然萬物各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內在價值。所有物體不管有無生命,都應受到尊重,享受平等的權利。人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人類只有與自然萬物平等相待,才能安全地長久地在地球上繁衍和生存;和諧觀。人是自然整體中的一部分,人類必須與自然和諧統一,了解和掌握自然萬物發展、運行的規律,尊重和順應這些規律,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改善環境的關系,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協調發展與環境的關系;發展觀。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生態倫理體系中的最高原則和引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價值觀;責任觀。人有享受環境的特權,更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尤其是企業,在不斷向自然界索取物質能量、享受自然界恩賜的時候,必須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加強企業自律,承擔起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的責任。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起始于自上而下的推動,主要是由政府出臺政策和法規來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民眾的生態意識、生態道德、生態倫理、生態行為還沒有形成自覺的習慣。所以,我們必須用生態眼光引導生態行為;用生態意識培育生態行為。生態倫理不僅是一種思想和觀念,也是一種文化行為。生態倫理建設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必須體現在社會行為中。要把生態倫理建設的重點放在生態倫理的實踐上,重視培育具有良好生態倫理行為的道德主體,提高生態倫理的實踐能力,自覺學習和運用自然界的生態智慧,把提升城市生態文明的目標理想轉化為實際的生態倫理行為,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社會公眾,必須用生態倫理的實踐,培育、提升生態文明行為,最終實現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的統一、協調和平衡。
3.健全環境文化制度和服務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把這項工作當作大事抓緊抓實抓好,必須重視健全環境文化制度和服務體系。生態環境問題,從空間上來說,是全世界的問題,全中國的問題,全省的問題。從時間上來說,它是工業革命以來逐步積累起來的問題。從環境狀況來說,有些環境、資源,一旦被破壞、被消耗,永遠無法恢復。所以,建設城市生態文明,關鍵是要有制度的保證。首先是國家戰略規劃制度。把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納入國民經濟規劃與宏觀發展決策中,從長遠的生態目標來確立發展模式,規劃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發展步驟和發展速度。從民族的、人類的根本利益與永續利益來計劃環境資源的開發與使用。其次是環境法規制度。保護環境和資源,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隨著法制的完善、法治的健全,最根本的保護還是要落實到法規制度上。對屢教不改的污染企業,對瘋狂掠奪資源、破壞環境的單位與個人,對轉嫁污染危機和治污成本的行為,在立法上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和刑事處罰力度。再次是生態教育制度。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全民生態文明教育,把關于生態文明的知識、理念、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灌輸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把生態文明教育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動密切結合起來,以生態道德規范約束和評價人與自然關系的一切活動。最終形成生態文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參與生態文明的建設,自覺承擔生態保護的責任。最后是生態考核制度。要盡快制定科學的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生態文明建設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總體評價;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黨的建設的平行考量;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及主要負責人的政績考核。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四條是最根本的要求。國家戰略規劃制度主要是使我們對環境和資源心中有底,心中有數,使我們對環境和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僅要遵守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僅僅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且要遵守自然的規律、環境的規律,為了長遠的利益。法規制度是對環境和資源最切實的保護,以往的法律體系關注的是人的經濟性權利、政治性權利,環境法規制度關注人的環境性權利,均衡環境生態的壓力與經濟增長的動力及其所引發的利益沖突。教育制度是要保證通過教育,形成生態文明的意識形態與道德價值觀,因為人們的意識形態與道德價值觀念,決定人們對環境、資源的態度與行為。考核制度,則為各級黨政干部尤其是行政首長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評價標準和責任目標。在制度還不健全、不完善的社會環境中,在制度文明發育還不充分的文化氛圍下,對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考核制度不但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更嚴格一些。在環境服務體系的建設方面,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設立專門服務機構。改變傳統行政體制下重疊交叉的管理體制,設立環境與生態的專門服務機構,建立環境與生態的大部門體制,整合服務機構職能,明確服務范圍與權限,為環境與生態提供全面的服務。第二,建立健全三大體系。即環境與生態的法律法規體系、科學完善的環境標準體系、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與考核體系。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環境技術、管理理念和法律框架,加快制定和完善環境與生態的法規和標準,充分發揮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經濟政策,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優良制度環境。第三,建立科學、完備的信息網絡。加快發展環境與生態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大力推進環境與生態的信息網絡化建設,全面準確反映生態文明建設的狀態、問題、規律、成果、經驗與趨向,提高環境與生態的科學管理水平,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的運行方式、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深刻的變革。第四,提高治理環境與生態的科技水平。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對重大決策的支撐作用,加速核心部門的生態創新,促進環境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形成科技創新與科學決策機制,以技術創新帶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促進生態環境自身的生產能力、自凈能力、自組織能力和穩定反應能力的提高。第五,推進公眾意識和公眾參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環境與生態,固然取決于政府部門及其“綠色行政”,但廣大社會公眾的環境意識與參與意識也十分重要。要進一步強化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擴大公眾環境權益,重視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的文化氛圍。第六,重視和加強生態文化建設。以文化創新為先導,以生態文化為支撐,使生態文化廣泛滲透到社會、經濟、科技、法律、政治以及倫理等領域,為經濟社會的生態化發展提供智力與精神支持。
作者:孫曉剛 單位:中共延安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