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碳經濟生態文明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傳統工業文明的特點主要是掠奪和征服自然,帶來嚴重的損害和破壞。然而,生態文明建設可以提高人類對人地關系的反饋感知,并積極尋求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此外,建設生態文明可以促進整個社會更多地關注環境質量,為共同努力發展低碳經濟奠定思想基礎。
(二)生態文明建設可以提升低碳經濟資本效率
發展生態文明不僅反映人們關注環境建設及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也主張多樣化資源的發展性存儲,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使用。對于一種資源,低碳經濟資本投資也應該是有效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建設生態文明,有利于有關部門和企業加強節約意識,最終促進低碳經濟的資本利用效率增長。
(三)生態文明建設可以提高低碳經濟的競爭力
通過發展生態文明綜合戰略,注重技術創新將轉型為關注綠色因子。一直以來,中國主要依靠引進技術,導致積極有效的競爭力減弱和環境保護趨于不利。結合中央政府的自主創新戰略,目前我們需要大力開展低碳技術的自主研究和開發。只有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情況下,中國才能增大低碳經濟競爭力的潛力。
(四)建設生態文明可以喚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為促進低碳經濟發展,不僅是企業,金融機構也應遵循市場規律,它的職責同樣應當是建設生態文明。除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外,企業和金融機構也應當考慮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它要求企業和金融機構要實現一定的社會責任,尤其是環境責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需要增加在低碳經濟上的投資,顯然金融機構應加大對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
二、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建議
發展中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相關部門整合資源,協調工作,如共同制定開發計劃,宣傳教育的政策措施和系統安全方案等。此外,積極協調軟件和硬件的建設對實現生態文明的快速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編制《加強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和《實施方案》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生態水平對中國的文明建設是必要的,然而,我們認為,一個完整的、系統的規劃和更詳細的實施方案的實施是加強鞏固生態文明的根本。因此我們建議有關部門組織編寫《加強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和《實施方案》。
(二)充分利用媒體的大眾傳播功能加強生態文明觀宣傳
作為社會輿論的引導,媒體需要把普及生態知識、推廣生態文化為己任,成為傳播生態文明觀的主流平臺。首先,媒體需要與環保部門合作,他們可以成立通信聯合會議。第二,媒體應當積極宣傳生態文明建設意義,主要思路和實施步驟,以及達到生態文明基本要求的多種途徑。第三,媒體需要扮演生態文明建設信息交換媒介的角色。媒體應該傳達政府對建設生態文明的決策和部署,并同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反饋廣大人民的建議。
(三)充分利用社會科學學術組織探討和研發的能力
生態文明作為社會科學的重要研究領域,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學術組織應該開展生態文明研究。我們建議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大量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探討,并和相關的學術機構積極組織生態文明問題的學術研究。當實施生態文明獲得一定成就后,要逐步推廣生態文明的成果,鼓勵相關機構———學校,企業和社區能夠采納這些成果,這樣他們可以起到引導各級管理人員的決策行為,培養大眾生態意識的作用。
(四)建立政府企業合作平臺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企業合作,還要由政府部門引導。其他社會力量缺乏一定的政治和經濟資源,而政府部門則具備這個獨特的優勢,因此政府部門必然需肩負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任務。作為國民經濟的微觀結構,企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分子,盡管要追求利潤,但在社會責任的驅動下,企業要與政府部門聯合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任務。我們提出建立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平臺,使其在支持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杠桿的作用。
(五)建立生態文明綠色技術支撐體系
綠色技術著重介紹環境因素,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實現環境保護,實現企業價值。沒有綠色技術的支持,生態文明建設不可能產生理想的效果。所以我們建議建立綠色技術支撐體系下的生態文明,如綠色科技人才系統,投資體系,研發體系,市場體系和資本制度等等。
(六)建立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資本的支撐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前提。然而,雖然綠色金融的概念已經被引入中國,目前的綠色金融服務產品建設仍在起步階段,要達到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相應的金融服務力度仍舊嚴重不足。為了提高生態文明的資金支持,要建立綠色金融服務系統,包括綠色信貸項目風險識別與評估系統,分散、發行證券和綠色技術支持的制導系統;綠色產業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機構則主要針對綠色節能產業等。
(七)將生態文明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評估體系
我們建議將生態文明指標納入績效評估系統,根據政府部門的特點,評價他們對生態文明的貢獻。評估體系包括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培育生態文化,發展生態經濟,實施生態建設工程具體措施和工作成果等等。要建立嚴格的問責機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建立實施懲罰政府部門的嚴重失職行為的制度,并要獎勵那些做出了突出貢獻的部門。總之,建立生態文明指標性能評價系統可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證。
(八)加強生態文明的立法
加強立法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力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可授予其法律效力,并把所有的活動納入法制化軌道,防止肆意的行為。在立法過程中,必須堅持科學民主,在吸收專家學者參與立法程序的基礎上,擴大公民參與立法的幅度,使立法成為一個廣泛的社會參與過程,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法律法規的質量。
作者:尹鄭剛 單位:鄭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