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議稅收籌劃在煤炭行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獲得最大的節稅效益,企業會充分利用虧損彌補政策。企業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用以后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以后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但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二是用以后年度的稅后利潤彌補;三是用盈余公積彌補。但后兩種方案較第一種方案多繳了稅款。因為都是用稅后利潤彌補的,所以企業要爭取用稅前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其主要方法有:兼并賬面有虧損的企業,將盈補虧,可以免繳企業所得稅:利用稅法允許的資產計價和攤銷方法的選擇權,以及費用列支范圍和標準的選擇權,多列稅前扣除項目和扣除金額,在允許用稅前利潤補虧的五年期限到期前繼續虧損,可延續補虧。
股利分配的稅務籌劃。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是股利分配的兩種主要方式,中國稅法明確規定,企業發放股票股利不需交納個人所得稅,但如果是現金股利,就必須按規定的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發放股票股利對公司也有益:用股票股利來代替現金股利,公司可保有大量的現金,方便公司發展,有利于公司追加投資。另外,公司發放股票股利,能使公司股票的行情保持在一個符合交易需要的范圍之內,便于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資者。
企業應稅收入的籌劃。收入總額是指企業以貨幣形式或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包括納稅人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生產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在收入確認金額中,經常存在著各種收入的抵免因素,這就給企業在保證收入總體不受較大影響的前提下,提供了稅務籌劃的空間,如各種商業折扣、銷售折讓、銷售退回,出口商品銷售中的外國運費、裝卸費、保險費、傭金等在實際發生時沖減了銷售收入;銷售中的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相當于抵減了銷售收入,這都減少了應納稅所得額,相應地減少了所得稅,前者還可減少貨物和勞務稅的計稅依據。
固定資產投資的籌劃。第一,盡可能調低企業折舊年限,降低企業資金使用成本。加大成本會減少利潤,可使所得稅減少。如果不提折舊,企業的所得稅將會增加許多。折舊可以起到減少稅負的作用,這種作用稱之為“稅收擋板”。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包括兩大類:一是直線法;一是加速折舊法雖然從固定資產的整個使用期來說,兩類不同的折舊方法的折舊總額是不變的,對收益總額也無影響,但是,加速折舊法在最初的年份計提折舊多,沖減了稅基,減少了企業應納所得稅,相當于企業在最后的年份得到了一筆無息貸款,達到了合理避稅的目的。煤炭企業普遍采用平均年限法,因此,企業可參照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標準,盡可能地調低企業折舊年限,盡可能少地交納當年所得稅,以降低企業資金使用成本。第二,做好在建工程合同、預算、轉資等工作,從源頭上控制房產稅的稅基。如年產90萬噸煤炭企業,其建筑工程投資約占總投資的18%~20%,而建筑工程中的房產投資要占51%~52%,如果企業基建期間合同、預算、結算人員對建筑工程立項要求不細,在建工程轉資時財務人員轉資工作不仔細,對待攤投資攤銷時不加以仔細分析,都會加大房產稅的稅基,多支出企業的房產稅稅款。如果合同、預算、財務等相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細節,即可每年為企業合理節約房產稅約30萬~40萬元。一是建筑工程預、結算時,嚴格區分房屋、建筑物、設備基礎、各種管道如蒸汽、壓縮空氣、給水及排水等管道、電力、電訊、電線的敷設工程等,對其中的設備基礎,尤其是室內較大型的設備基礎(如:礦山主副井絞車房、壓風機房、變電所等)應盡可能地不進入房屋總造價,可將其對應地攤入需安裝設備;日常預、結算過程中嚴禁相關人員為圖工作省心、方便,將房屋、設施、必要的設備等都攪在一起以工業區房屋性固定資產入賬。二是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時,首先對其中可不構成房屋的建筑工程盡可能地分別轉資到建筑物、線路、管路及需安裝等;其次對待攤支出的攤銷應格外地注意分析;土地征用費、采礦權價款等不要誤進待攤投資,應將其直接轉無形資產等,而不應將其攤入房屋總造價;對地質勘察、探礦許可費用等根據費用性質,將其全部攤入礦井建筑物,而不應將其全部平均攤入轉資工程,以致增加部分房產總造價。
員工工資個人所得稅的稅務籌劃。一是提高員工工資能增加個人收入,滿足其短期利益,但由于工資薪金適用超額累進稅率,從3%~45%七級超額累進工資越高,新增薪金帶給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將會遞減。但是,員工工資所得稅是以月實際收入為基礎來計稅的,這就為稅務籌劃提供了空間,如果把員工現金工資轉為福利待遇,一樣可以滿足其消費需求,又可少繳個人所得稅。例如由企業給個人提供培訓機會、企業為員工提供旅游機會、企業提供員工食宿、企業給員工提供福利設施,這樣企業就可以在稅前扣除相關費用,并抵減企業所得稅,增加了員工的實際所得。二是當員工平時工資所得納稅的適用稅率與年終獎金納稅適用稅率有差異時,可以通過改變發放、支付方式的籌劃最大限度地將員工全年大部分的收入控制在一個低稅率檔次上。總的原則是將收入平均實現,以避開高稅率,在月收入適用稅率低于年終獎適用稅率時,可以將年終獎調入月度工資中。如果月收入適用稅率高于年終獎適用稅率時,只要不使年終獎的適用稅率提高,應盡可能將各種獎金都放入年終獎一起發放,或將月度工資調入年終獎。籌劃的核心是,錯開臨界點。
稅務籌劃應注意的問題.(1)正視稅務籌劃的風險性。納稅人要進行稅務籌劃,一般需要在經濟行為發生前作出合理的計劃,有著很大的人為主觀判斷和不確定性因素,同時,稅法中某些比較模糊的地方有可能使稅務當局與納稅人的理解存在分歧,納稅人認為不違法的行為,稅務當局有可能認定為違法行為。因此納稅人在實施稅務籌劃時,要在合法的政策條件下,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充分考慮稅務籌劃的風險。(2)關注稅收法律的變化。稅務籌劃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下進行的,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法律、法規的調整與變化,原先被認為不違法甚至是合法的行為就有可能轉換成違法。企業納稅人要常常關注稅法的變動,才能夠準確判斷稅法變動的發展趨勢,適時對稅務籌劃進行調整和更改,使稅務籌劃達到預期效果。稅務籌劃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成功的稅務籌劃不僅僅可以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企業加強財務管理,改善經營方式,增強企業實力企業應在法定范圍內合理合法進行稅務籌劃,最大限度地減少納稅支出,挖掘節稅的潛力,使企業獲取節稅收益,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本文作者:楊東娥 單位:義馬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